从石牌村跨过黄埔大道到珠江新城要几十年

什么是广州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增城到芳村,不是从化到南沙。而是石牌村出租屋到珠江新城,仅仅隔了一条宽60米的黄埔大道。

走过这条60米的黄埔大道要多久?可能要一代人,二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


上海昆山双城记


一位朋友的故事,她从广州跳槽到上海某金融机构做行政类工作,夫妻一起的年薪过50万,在中国算是精英级吧,但在上海滩的话,就是渣渣灰了。看着娃一天一天的长大,要读书了,面对动辄700万以上的房价,连陆家嘴工作的精英也仰天长叹,压根就不可能买得起。


她能买的极限是400万的房子,也就是4万左右一平,有两条路选择,一是苟且退回广州,另一个是去昆山买房上海上班,每天双城记。

我说,你都30多岁了,也知道广州的金融机构总部加起来都没两只手掌的手指数,人家大把小鲜肉可以选,不可能请一个有娃的大妈,如果收入急剧下降,那个200多万的房贷你还能承受吗?


于是她买了昆山,4万一平。


昆山居住上海上班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好比新塘到广州上班一样,昆山更远一点,距离陆家嘴有50公里,新塘离天河30公里。随着轻轨的开通,昆山到上海的时间只需要20分钟,每天双城记的打工仔就越来越多了。


不由得感叹,大上海就是大上海,把年收入50万的家庭都迫到住上海新塘了,真是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公司9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每晚会提前买好第二天的票,一般买8点01分的这趟。早上7点45左右准时从家里出发,10分钟内到高铁站,然后直接进站上车。昆山高铁到上海只要20分钟,下车8点20左右,然后直接出站乘坐地铁到公司,一般下地铁都是在8点40分之前,剩余20多分钟还能买杯星巴克再等个电梯。

知道我为什么说新塘重要了吧,新塘的轻轨站可以15分钟到东站,每天坐着过亿的车子接送上班,完全秒杀什么知识城朱村了,毕竟坐驾比他们贵。


听完朋友的故事,我想了想觉得不对劲,什么时候开始广州已沦落到成为北上深的备胎了?不过这是事实。现在不能再怀缅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了,那个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年代。看看现在,杭州的上市公司数量都已经超过广州了。


人往高处走是为了后代


可能你会问,几十万年收入为什么有好好的广州精英不做,要去上海做一名屌丝?


如果是一个没什么人生经历的刚毕业小编写的公众号,会和你说广州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人生除了拼博赶路,不要忘了路上两旁的风光,还记得那碗文明路的百花甜品和上下九的云吞面吗?

坦白和大家说一个业内秘密,那些朋友圈鸡汤文都是那些在校的文科大学生量产的,一篇稿费300,听完是不是很刺激?一个屁都不懂的学生写东西教我们爸妈做人,老人家看完还天天发到朋友圈和亲戚聊天群,再发个家和万事兴的烟花表情。


这种刺激感,就像我和你说那些教你一百几十万如何投资的小编,月薪是税前7000,租在石牌村住一样。


哦,不要侮辱石牌村,现在是很高级的城中村了,一般低收入的都住到人和了。


说回来,为什么每天双城记还要留在上海,就是为了下一代能离陆家嘴近一点,可能一代人的努力只能从湖南走到昆山,但下一代的起点就近了,可以从昆山走到虹桥了。


同样,一个没有家族6个钱包的人,在广州能从珠三角乡镇地方一步走到珠江新城吗?不太可能,成功率有1%吧。第一代能考上大学结婚定居广州,买一套萝岗三房就不错了,然后第二代继续接力从萝岗搬到黄埔,就这样生生不息,一代接一代往核心地区靠拢。


全国最精英的几千万人就挤向那几个一线城市的破地占坑,能不贵吗?


这就是城市化进程下的人口流动,每个人都想逃离落后文明的地区,攀进核心都市,在核心地区为下一代留下一点点扎根的土地。


华人都爱囤房子


在全世界的核心城市看,房价都是高不可攀的,除非像日本一样,所有人都热衷上佛系,沉迷于诗和远方。这种现象应该不会发生在华人社会。


如果放眼全球华人聚居的重点城市,看看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新加坡,温哥华,你会发现,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房价都是很贵的,因为这个民族勤劳,只会一心想着挣钱和传承给后代。比如老外在周末都去礼拜和户外游了,街上只剩下华人在开店。


我们的民族信仰中压根就不会崇拜诗和远方,都是努力在的自已有生之年积累更多的土地,然后传承给下一代。这是五千年农业文明植根下来小农文化,好像我家乡的老人,一辈子围绕的中心就是生娃和买地建房子,想回来,其实我干的事也是差不多,好像到了一定年纪就自然会想囤土地给下一代一样。


看起来轻易而举,实则每个人都在用尽全力


说一线城市房价贵的,是站在一无所有的打工仔角度看的,他忘了买房人的背后是积聚了多少代人的财富,或买房人本身就是千分之一的逆天成功人士,很可能那个在售楼部签约的秃头四眼格仔衫男,就是去年帮微信赚了几个亿的项目负责人呢。看上去别人买房轻而易举,但每个亲身经历的人都知道不轻松,辛苦向亲戚朋友四处借钱,每天省吃俭用的生活外人是看不到的。


说回上海的退居昆山的朋友,为什么她不直接退回广州过安逸生活?


那肯定是为了下一步能在更好的地方扎根下去了,坚持下去,说不定下一代人就能扎根到陆家嘴呢。

能在上海混为什么要退回广州。就像现在在CBA虐菜的林书豪一样,能在NBA打为什么要退居到CBA,现在的他可能不是最开心的,只是实在在NBA打不下去而已。


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永远只会追求更高的挑战,就好像从广州退回珠三角乡镇,最后大部分人都会后悔一样。


让后代有更好的生长环境,让后代有更多的土地,这些看起来很土的农村思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


正因如此,一线城市房价就是这么不合理,还会不合理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