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近日網上有這樣一篇報道:江蘇揚州一女子發帖曝稱,自己幼年曾慘遭兩鄰居多次輪番性侵,當時母親獲知情況後忍辱負重,為了名生將此時“捂”住。後因母親與其中一家吵架時被激怒,遂將此事全盤托出並報警,警方調查無事實依據不予立案。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先不論這件事的真假與否,單純從女子的文章來分析。女子受到的傷害不僅來自施暴者,還有一部分來自她的母親。她母親由於缺乏法律意識,對女兒受到的傷害採取“捂住”的做法,還有二十年後,又因吵架,再次揭開女兒的傷疤。對於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我們也不能做過多的批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孩子遭受此類傷害呢?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首先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教會孩子認識身體,學會辨認自己是男孩女孩。通過遊戲的形式,講解各個部位的用途。告訴他們男生女生的區別,哪些屬於隱私部位,要有保護意識,隱私部位別人是不能碰的。家長也要做好榜樣,不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要帶孩子去不符合孩子性別的澡堂洗澡,不要拿孩子的隱私部位開玩笑等。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還要教會孩子做一些預防措施。

不要隨便吃喝陌生人的食品和飲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不要一個人走在偏僻的道路,獨自在家不能給陌生的或是不熟悉的人開門。任何人碰觸你的隱私,只要不是醫生和家長的檢查和清潔需要,要果斷制止,及時反抗尋求幫助,而且一定要和家長說。

家長也應該做到早知道,早干預,做到防患於未然。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孩子年齡太小不知道說的時候,家長應從這幾方面觀察瞭解:

  1. 孩子突然發生性格改變。本來特別安靜卻變的喜歡好鬥,之前頑皮現在喜歡獨處,孤僻等
  2. 突然出現帶有性特徵的行為。想要觸摸自己或是別人的隱私部位等,這是為了想讓自己遭受的侵害正常化,或是接觸過色情資料的信號。
  3. 突然出現恐懼感。特別害怕某個人或是某個地方等。
  4. 飲食沒規律,失眠。
  5. 畫的畫都是關於鬥爭類的,強者欺負弱者,弱者害怕恐懼得不到幫助等。
  6. 從生理上觀察。隱私部位出現疼痛,瘀傷,尿頻排尿困難,有分泌物等。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如果孩子受到了性侵害,家長除了選擇報警,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理解和接納孩子的任何情緒表現和異常行為。
  2. 不要急於去安慰,在孩子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要強制去陪伴。
  3.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他自己去面對和處理。
  4. 真誠的傳遞出我們依然愛她、信任她、理解她。幫助她修復“自我認知”“自我價值感”,告訴她這不是她的錯,讓她“接納自己”,堅信自己可以獲得尊重和關愛,對她的勇氣進行鼓勵和肯定。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對於孩子受到性侵害,家長應如何預防和彌補

結語: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受到侵犯的第一時間做出行動,最大程度的減少對自己帶來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