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德化房價

“瘋狂”的德化房價


高企的房價,與德化,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看慣了樓市潮起潮落的德化人,內心深處都多了幾分淡定與從容。


直到今天,關於房地產的話題依舊佔領了老百姓的茶餘飯後,成為人們樂此不疲的談資。


當房地產從方方面面嵌入人們的生活,它就是經久不衰的話題。


“瘋狂”的德化房價

買不起房,

還不起房貸


“喂,你好。”


“你好。”


“是黃先生嗎?我是潯北路的中介小劉,你上次看的房……”


僅僅是給房產中介留了個電話,過去的一週,類似的開場白就不曾斷過。


一向做事果斷的黃全升沒有想到,這一次也會讓自己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


黃全升今年30出頭,在本地一家電商企業上班。


“瘋狂”的德化房價

萬家燈火,住有所居是重要期盼 | 滻溪


他和妻子都來自偏遠鄉鎮,父母也都在農村。夫妻倆婚後一直在租房生活,即使租住的房子位置不大理想,但每月四五百元的房租及水、電費是他們能夠輕鬆應付的一筆花銷。


隨著兩個孩子的出生並漸漸長大,作為一家之主的黃全升開始重新審視三口之家的蝸居生活。


租更大的房還是買三居室?深思熟慮之後,買房成為夫妻倆的一致意見。


在中介的介紹下,一套位於老城區的96㎡小區房深得夫妻倆的心,周邊的交通、教育、商業等設施都較為完善,同時對戶型、面積也都頗為滿意。


但103萬的售價讓他們倍感壓力。除去25%的首付款後以貸款30年計算,每月揹負的等額本息房貸需要4099.86元。


事實上,德化不止一個“黃全升”。


幾天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百德·東城美居申購入圍家庭購房資格核查結果進行公示。公示信息稱,多個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900戶申購入圍家庭的購房資格進行了聯合審查,其中有874戶家庭具備購房資格。


百德·東城美居是德化新建的一個限價房小區,位於城東新區三期,共有限價商品房430套,套房建築面積在101-126平方米之間,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為3800元/㎡。


與商品房高企的房價相比,哪怕區位較為偏遠,但3800元/平方米的售價更是吸引了10165戶家庭報名。


因為人們心裡清楚,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價格在德化城區恐怕只存在於近十年前。


德化縣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縣總戶數為100295戶。也就是說,在滿足申購條件之後,每10戶家庭就有1戶報名。


報名火爆的背後,可以窺見的是人們熱切的住房需求,也可以反觀房價的冰冷。


進程務工人員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泉,德化一直在推進進城務工安居工程,切實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2013年11月,《德化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制定出臺,符合進城務工年限等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可以申請以優惠的價格購買住房。


2017年,德化又採取“限房價、競地價”拍賣方式,降低進城務工人員購房條件,取消購房對象在城關務工年限及所在企業納稅等條件要求。


《方案》實施六年多來,德化已先後在城東新區、寶美工業項目區(二期)等地建設了5個進城務工安居工程項目。


今年,第6個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萬德•富貴世家項目將動工建設,擬建住房套數共708套,可供2266人居住。


“瘋狂”的德化房價

房價和樓盤高度一樣,

越來越高


德化的房地產行業起步相對較晚。


改革開放之後,德化的住房開始緩慢呈現出商品化的趨勢。


1984年6月,5幢單元式樓房在雙魚新村動工建設。這是德化最早的集資房建設試點,由住建部門牽頭組織,建築面積6068平方米。


集資建成的房屋有普裝,也有毛坯;住宅造型有盒式,也有點式;有單元房,也有單梯單戶。


個人集資的住宅擁有房產所有權,同時享有買賣、繼承、贈送、出租等權利。


當時的一些單位,如木具廠、水泥廠、鐵廠等也共同集資建造住宅。


集資建房,或許可以被視作德化住房商品化的開端。


但在這個年代,商品房遠不是絕大多數普通百姓所能企及的。


那時的人們都不曾意識到,自己往後數十年的生活,將與房子無比緊密聯繫在一起。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近十年來,德化房地產業發展的腳步在迅速加快,一組數據便可知其一二。


“瘋狂”的德化房價

房價越來越高,和樓盤的建築高度一樣 | 滻溪


2013年,是德化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節點。


這一年,德化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7.38萬平方米,增長97.7%,增幅位居全市第4位;商品房銷售額15.88億元,增長100.7%;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9.34億元,增長26%,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為55.6%。


此外,當年全縣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0.38億元,增長280%。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德化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從5.36億元一舉邁入20億級行列。


此後兩年,德化的房地產投資額保持了8%以上的快速增長。


在經歷2016年的低谷之後,這一數字再次回到20億級,2019年更是達到36.92億的新高點。


碧桂園、陽光城等知名房企的紛紛落子,也從側面反映了德化樓市的火熱。


站在城區高點遠眺,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來。近些年,德化城建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清晰可見的是城區遍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可房價和樓盤的高度一樣,越來越高。


這十年,是德化城市品位迅速提升的十年,也是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十年,更是房價不斷上漲的十年。


“瘋狂”的德化房價

司空見慣,

萬字頭很正常


前段時間,蘇雅麗網購的衣服終於發貨了。


熟睡中的她沒有接到快遞員打來的電話,隨後在給她發來短信中,快遞員說包裹放樓下的房屋中介店面裡了。


樓下哪有房屋中介的店啊?一臉懵的她下樓之後才發現,果真新開了一家。


井噴的樓盤,讓房屋買賣成為常態,與之而來的是德化房屋中介市場的迅速擴大和加速發展。


在縣城裡擁有安身之處,就是萬家之中懷抱的一方燈火。


“大城關”戰略深入實施的三十多年來,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區,造就了以陶瓷為代表的產業繁榮。


走在有德化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上,全縣超七成以上的常住人口在城區奮鬥打拼。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為他們追求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房價也在陡然走高。


作為彼時最早的住宅小區之一,2006年德化一樓盤2000元/平方米的售價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錘頭頓足的人們後悔早些年沒有先下手為強。恍然回望,那會一套房的總價在今天甚至買不了一個車位。


“瘋狂”的德化房價

數據或許不盡準確,但仍能從中得到體現 | 滻溪


加之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和棚改,一方面使一群拆遷戶腰包陡然鼓起,另一方面也在短期內推高房價。


近十年的房價近乎可以用“瘋狂”形容,普通百姓從驚愕到恐慌,再到如今的戲謔、調侃,見慣了樓起樓塌的德化人,早已對此處變不驚。


也正是在這時候,房子作為解決人們住房剛需的功能被弱化了,開始作為一種“奢侈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如今,萬字頭的單價早已見怪不怪,“房價高”已經成為某種“共識”。德化城區一些地段好的房子,售價甚至足以比肩泉州市區。


“瘋狂”的德化房價

老城太貴,

住城東新區


房價在新老城區逐漸分化成兩級,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沒有動輒上萬的城東新區。


城東新區是德化舉全縣之力建設的綜合性城市新區,集工業、居住、商貿、文娛為一體。


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的新樓盤扎堆入市,至少一半以上位於城東新區。


截至目前,城東新區已建面積超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數百家,吸引數萬人在此就業、定居,“相當於再造了個老城區”。


在新時期“東進南拓”的“大城關”戰略牽引下,近兩年德化城區掛牌出讓的地塊主要集中在城東新區及城南板塊。


3月3日,在德化縣行政服務中心舉行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活動上,德化G2019-01號地塊因未達保留價而流拍。


G2019-01號地塊位於城東新區,是今年德化出讓的首幅商住地塊。


限房價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調控舉措之一。


G2019-01號地塊建成後住宅部分毛坯最高銷售均價為人民幣8285元/平方米,住宅部分精裝修最高銷售均價為10285元/平方米。


這也是德化近半年來第四幅首輪出讓中遭遇流拍的地塊。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未來又會出現哪些變化,誰也說不準。


人們一邊抱怨著房價高昂,一邊又隨時等待開盤,拼命擠上最後一班車。


對大多數人而言,高昂的房價帶來的影響現實而具體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深刻地重塑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維觀念。


回溯最近十年的百姓生活,房子成為無法剝離的一部分。


換個角度看,房地產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普通德化人的生活史。


本文由「滻溪深度」出品©

文中黃全升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