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石色

端砚的石色与石品,是鉴别端砚坑口的重要依据。端砚不同的坑口石色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坑口,其矿脉走向不同或者同一矿脉不同时代开采的区域,石色也有差异。

端砚石色 | 天青

同一坑口矿脉走向不同的差异,在老坑的大西洞与水归洞就有很明显的表现。前者石色偏篮,有大片天青,后者石质偏紫红。


同一矿脉不同时期开采的区域石色差异也较大,表现在坑仔与麻子坑上。坑仔岩与麻子坑的几个矿脉,从清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石色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清代鉴别坑口的观点,如果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来判断坑口的话,则会出现错误。因此,端砚老砚断代时,坑口的石色是一个辅助的判断标准。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的天青石品,将端砚的石色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天青有两类,一类天青,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看到的主色系都是天青色,变化不是特别明显。例如古塔岩的天青、一些朝天岩的天青就是这样的。也有老坑的天青,任何环境下看主色调都是天青色,变化不明显,如下图这方。

端砚石色 | 天青

下图这方老麻子坑的天青也是这样,不同环境下,石色会有一定变化,但变化不明显。

端砚石色 | 天青

另一类天青,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石色有变化。比如在室内光线、室外阳光下,白色灯光下、暖色灯光下,都会不一样。下图这方老坑端砚,在强烈的阳光下呈现偏红的石色。

端砚石色 | 天青

弱一点的阳光下能看到研堂泛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室内自然光下能看到砚堂是大片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偏白光的情况下,湿水图下除有大片天青外,还能看到绚丽的石品。

端砚石色 | 天青

下图这方清代的老坑端砚,石色变化也相当丰富。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明媚的阳光下,最适合欣赏湿水情况下的端砚石色。从视觉上讲,但凡在湿水、干图、室内、室外光线下,石色有丰富变化的端砚,大多石质滋润,是非常好的砚。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端砚石色 | 天青

由于端砚石色有丰富的变化,所以许多好砚想准确地拍出它的石色是一门学问,这也是很多端砚不能仅靠随意拍一张照片来判断其坑口的原因。因为在不同环境和光线下,它所呈现的色泽往往不同。只有实物接触多了,并且深谙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规律,才能通过多个维度对端砚坑口作出正确判断。


关于端砚天青石色

端砚各坑口天青皆有不同。老坑的天青,石色青灰微带紫蓝。坑仔岩的天青,石色青紫或青篮中略带红。麻子坑的天青,如果是老麻子坑,石色青紫略带蓝。后期的麻子坑,天青石色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古塔岩或沙浦坑的天青,石色虽然泛青,但比较呆板,变化不大或没什么变化。


考虑到图片拍照偏色的问题,学习鉴别不同坑口的天青,还是要上手看各类实物,通过观察实物,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果依靠图片,容易因偏色及视觉角度的问题,出现偏差。在近代,先有八十年代出现的天青坑仔来冒充老坑的,后有石色类似上三坑的沙浦诸坑来冒充老的上三坑的,所以我们在鉴别端砚的时候更需要用标准器来学习判别。


要了解更多文房类文章,可查询微信公众号“一鉴斋之文人生活”及“一鉴斋”新浪博客、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