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本輪疫情下的股市將去往何方?


以史為鑑,本輪疫情下的股市將去往何方?


大家好,我是飛哥。


首先抱歉,讓各位久等了,外圍現在是一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飛哥目前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收集更全面、更客觀的信息,來預見這場可能到來的危機。


眼下值得注意的是,外圍疫情發展的不可測,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金融系統因流動性缺失引發動盪,已然爆發的金融危機。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疫情,不能也不要用那種疫情過去了,一切都會好的視角來看待當前的問題。




1、為什麼本輪疫情會有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力?


截至2020年3月22日,國內因新冠疫情累計死亡人數3267人,現存確診5849人。海外累計死亡人數9726人,現存確診192744人。海外現存確診人數依舊以每天10%的速度在增長。


週末看了全國各省援鄂醫療人員回鄉的視頻,看的飛哥熱淚盈眶。我深切的為我們這個民族感到驕傲,每一次危機,中華民族都會擰成一股繩,不僅僅是全國人民,更包括海外華人,是你們在祖國有難之機千方百計為國出力。


在疫情面前,我們14億人展現了無比的自律,強大的組織能力。我們應該感到無比的驕傲。


說回正題:為什麼本輪疫情會有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力?


1、新冠疫情的致病性和傳染性被嚴重輕視


科幻小說《三體》有句名言: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據WHO介紹,新冠病毒的傳染性R0=5,也就是說在不加控制的情況下,一個新冠病毒輕症感染者可以傳播給5個人,傳染性超過SARS疫情。


而歐美一票國家對新冠疫情的不重視,對天朝三個月抗疫經驗的不理會,直接導致了當前的局面。


同時,當前資本主義世界被打著皿煮旗號的民粹主義綁架,川普總統時至今日都沒有全力動員聯邦政府的力量進行抗疫。一副“我連任不了,你們就都死吧"的做派。


嚴格限制人員流動+抓緊收治輕症患者是快速遏制新冠疫情的法寶。


然而說了你們能聽嗎?天朝派駐意大利的醫療專家在公開演講中強調,意大利目前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遠遠不夠。


在美國紐約,因新冠疫情造成的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稀缺,以至於各類槍支彈藥供不應求。是的,各類搶劫流血事件正在發生。


2、新冠疫情或將持續2020年前三季度,對於第三產業為主的國家和出口資源、販賣勞動力的國家將是巨大打擊


根據券商統計,考慮到目前世界各國對新冠疫情的措施,根據各國醫學專家及SIR模型測算,各國新增確診人數有望在兩到三週的時間內達到高點,但是真正將累計確診患者消化或將至2020年三季度。


以史為鑑,本輪疫情下的股市將去往何方?

(長江證券研究所,wind)


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佔比過高,服務業是需要人與人接觸才能創造價值的,若發達國家限制人員流動,那麼可以預見其經濟將一落千丈。但是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嚴峻形勢,不限制人員流動可能長期無法控制,發達國家就這樣陷入一個可能“人財兩空”的通縮危機。


正是因為有了通縮預期,沙特和俄羅斯才會拼了老命的降價擴產,連避險資產的黃金也不能倖免。縱觀經濟史,黃金在流動性危機、通縮預期、經濟衰退預期下會失去避險功能。

而對於除了中國之外的發展中國家,大部分都是靠出口資源、販賣勞動力來換取其他商品的。發達國家通縮意味著需求大幅減少,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暴跌,勞務需求銳減。可以看到現在不管是賣資源還是買勞動力的國家匯率都是跳水式貶值。例舉幾個國家:俄羅斯、澳大利亞、烏克蘭等等。

今年截至3月20日,人民幣匯率貶值1.4%,美元指數漲5.2%,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跌13.4%。可以看出通縮預期對一眾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一國匯率貶值,對應的一國貨幣在國際上的購買力就會極具下降,這對於連一些生活必需品都需要進口的國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資源詛咒“再次應驗。


3、新冠疫情是壓垮美股11年脆弱槓桿牛的最後一根稻草


盛極而衰本是發展規律,而我們的川總偏偏不信邪,千方百計刺激經濟。一而再,再而三的給美股這頭病牛打興奮劑,營造一種美股一直漲的科幻牛。


美股主動基金大幅跑輸被動基金,美股ETF發行火熱,截至目前,美股ETF已持有美股近三成市值。ETF本身就是漲跌的放大器。漲時大幅流入,跌時大幅流出。


3月20日,萬億資管巨頭貝萊德和先鋒領航集團提升了部分債券ETF的贖回費率,為了不讓贖回ETF已經開始在贖回費上動手腳了。這樣看來美國債基的流動性也已經到了非常緊張的時刻。


2、以史為鑑,上輪危機美股反彈了多少


週五晚美股的再次下跌,沖淡了白天A股尤其是港股反彈5%的喜悅。


行情走勢證明A股的走勢仍未能擺脫美股的流動性掣肘。


那麼回顧上輪危機美股反彈的節奏,對A股走勢就有著相當的意義。


2008年的金融危機暴跌始於9月15日的雷曼公司破產,此後的三次最大單日跌幅,分別有國會、美聯儲和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身影。


和這次不同的是,2007年10月道指14000點見頂。在暴跌開啟時道指11500點,已經有所調整。本次直接從歷史新高29000+開始,自然跌得更快,更猛。


以史為鑑,本輪疫情下的股市將去往何方?


而回顧下本輪疫情爆發以來,美聯儲的經濟刺激政策:


3月3日,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幾點,基準利率降至1-1.25%;道指跌2.94%


3月15日,美聯儲再次意外降息100個幾點,基準利率降至0-0.25%,同時啟動量化寬鬆,將債券持有規模增加到7000億;道指暴跌12.94%。


3月17日,特朗普和財政部長姆努欽宣佈了一項超過100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包括直接向美國公民沒人發放1000美元。財政部還向美聯儲提供100億美元的信貸保護,恢復商業票據融資機制,推動信貸流向居民家庭和企業。道指漲了5%後跌6.29%。


2008年9月開始的股市暴跌,到2009年3月觸底,跌幅超50%。


而本輪股指從29568點開啟暴跌,截至目前最低點跌了36%。


再來看下08年10月27日短期暴跌見底後的兩輪反彈,第一輪漲幅18%,其中第一日漲幅10.88%;第二輪漲幅20%,是在繼續下跌創新低後的反彈。


2008年11月,全球流動性危機緩解,股市停止暴跌,美元見頂,黃金見底。


以史為鑑,本輪疫情下的股市將去往何方?


飛哥判斷,美股在慢慢將受疫情影響造成的經濟基本面惡化price in,同時政策利好將改善美股的流動性,在下跌動能釋放後,將迎來周級別的震盪期。


這對A股來說,無疑算個隱形利好。


最後,關於美國這場天災人禍說兩句。橋水基金達里奧《債務危機》中寫到:在所有的金融危機中,個性品質、個人能力和團隊協同能力是決定危機結果的重要因素。


2008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本科期間就對“大蕭條”感興趣,在其整個學術生涯都傾盡全力研究“大蕭條”及後面“日本失落的十年”,已在無形中為下一次蕭條儲備了理論知識和工具。


時任財政部部長保爾森,之前在高盛工作了30年,帶領高盛從一個老牌的合夥制公司向現代上市公司轉型。保爾森熟知華爾街金融企業的運作模式和CEO們的所思所想,這一點在其後救助各類金融企業的時候發揮重大作用。保爾森是個溝通能力極強的人,在他整本傳記中就是“今天給誰打電話、明天去說服誰”,這種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整個危機處理中極其重要。


而反觀眼前的這幫人,置民眾於水火只想連任的總統、一副不關我事我盡力了的美聯儲主席、民粹主義高漲的社會。


只能說一句,天佑我華。


3、立足基本面,新冠疫情對國內經濟影響有點大


3月16日發佈的1-2月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固投、消費、出口增速均出現了15%-25%的負增長,失業率則有所上升,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已明顯超過5.5%的政府預期目標。


據估算,疫情對1-2月消費造成的損失達到1.38萬億人民幣,佔全年GDP的1.2%。


而目前,國內經濟反彈最大挑戰在出口領域,全球疫情繼續呈指數級發展,德國開始關閉邊境,估計更多國家會採取“封城”“鎖國”政策。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將嚴重下跌,進入負增長區間。


1-2月經濟數據相當真實,3月數據有望較1-2月明顯改善,但一季度整體正增長的難度較大。如果一季度實際GDP增速為負,中性預期GDP翻番需要2-4季度平均增速8%左右,可能難以實現。


如果弱化增長目標、穩就業優先,則大幅刺激基建、放鬆地產的必要性下降,激活消費有望成為經濟政策的重要考量,財政政策可能將部分財政資金直接轉換為居民購買力。這也是ZF目前在做的。


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出口中短期都指望不上,未來經濟增長將主要依靠內需和投資形成的貢獻。


今年經濟增速很難達標,是個壞消息。而好消息是A股市場的流動性和槓桿率均問題不大。


關於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關注兩個指標:銀行間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在3月20日也就是週五,這兩個指標雙雙跌破1%。官家說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合理充裕是謙虛了。


同時近期MLF和LPR利率調降均低於市場預期。央媽持箭引而不發。市場不免在猜想,目前的經濟狀況並沒有想象中的悲觀。


同時,今日罕見召開一行兩會+一局會議,重申A股當前已處於歷史低位,槓桿率較2015年已下降了80%。暗話就是,大家沒必要恐慌,現在政策面鼓勵上漲。


4、A股可能迎來短期反彈

飛哥的觀點是A股可能會迎來短期反彈行情。行情延續性評判指標:一是美元指數開始下跌;二是北向資金不再流出;三是外圍市場繼續大漲。


中期來看,美股在新增確診人數出現拐點之前仍將是震盪下跌趨勢,而A股受益於兩低一高(低槓桿率、低估值、高流動性),會相應的抗跌一些。


這可能是一次經濟大衰退的前夕,那麼這次反彈將會是最後跑路的機會。


這也可能又是一次3000點以下的買點,但是你要非常清楚自己在買什麼,自己的盈利目標,短線、中線還是長線。因為現在這個位置不確定性太大,市場噪音太多,最怕的是既要、又要、且要、還要的投資。


要麼立足長期,尋找長期業績優秀、目前估值性價比凸顯的公司,按年持有必有厚報。


要麼輕倉追求確定性,待市場走出疫情陰霾和經濟危機的預期,再來玩耍。


最後,基於國內基本面的分析,重點關注的還是貼近內需、遠離出口的行業。


首選物流快遞和5G相關,其次是必選消費(如油鹽醬醋紙等生活用品),當然之前說過的水泥還是看好的。


今天這篇文章是飛哥花了兩天時間收集了多方資料完成的,在這個不確定性較大的市場環境中,希望能帶給大家以啟示。


歡迎關注我,擇股躺贏,上班族炒股必備號。最後求點下右下角的”在看“。


2020年3月22日於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