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每次团建过后都有很多人离职?

团建小达人


团建总是离不来吃饭,吃饭就离不开喝酒。喝酒总会出现一些问题

很多人喝着喝着就会原形毕露,变得跟在办公室里完全不一样。吃饭也会爆出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比如说你跟财务的人一起吃饭喝酒,难免酒上头说漏嘴公司的现金不理想,快要倒闭了,这个时候不走你还有等什么时候走;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敬酒没有敬好,有些小心眼子的领导在后期的工作中你就等着吃钉子吧!

这是从小的方面说,从大的方面说,企业的团建可以显示出一个公司老板的格局眼界,格局有多大企业发展就有多大,有的企业想要高团建,时间会安排在周日,(不占用工作时间,后期也不补休),不去扣你工资,去了不好意思也没有加班费,吃饭AA,这样的公司你不离职等过年啊!


共享人才


好朋友上个月才发了一个朋友圈,团建感动流汗流泪,一群人抱头痛哭的照片,团建结束后还跟我说这次跳槽跳对了,下定决心好好干,公司氛围好,有动力有激情,前两天竟然说辞职了。

问她什么原因?跟我说团建当时管用,回到公司好了没一周,同事们原形毕露还是老模样,松散的松散,推脱责任一流功夫,自己刚进去没转正,就被同事背后捅了一刀。一气之下,朋友辞职了。

团队建设能起到什么效果?能够让同事放下工作在一起放松,就已经很不错的作用了。但公司管理者的目的可不止是想让员工放松一下这么简单。传播企业价值观、增强员工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或许是大部分企业做团队建设的目标。

不过从员工反馈的情况来看,传统的团建方式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的工作,是酒桌上的相互恭维,是只讲奉献精神的口号和空有大道理的一套理论。

你们是否也有同感呢?


闪亮金星


团建过后,员工离职的情况确实存在,或者说经历过公司的团建,反而坚定了一些员工想要离职的心。


团建,原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但现在很多企业为了团建而团建,团建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


关于团建的形式,我询问了人力资源群的HR们,通过HR们的描述,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01

五花八门的团建形式


现在很多企业的团建形式就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团队成员吃吃喝喝,爬爬山,拍拍照,发个朋友圈完事。


还有一些非常规的,挑了一些HR们遇到的团建形式,看下你遇到过几种?


(1)38度高温穿越无人区


某公司今年八月中旬,三伏天最热的时候,组织团队成员徒步穿越无人区。如果不去,就视为自动离职。


特别想问下这家企业的老板,您是在拍电影《无人区》?


(2)野外生存训练


某公司组织团队成员做野外生存训练,放到荒凉的地方体验原始生活,钻木取火,河里抓鱼,而且不提供相关物质。


我估计这家企业的老板非常喜欢看韩国综艺节目《丛林法则》,所以想体验下。


(3)个人演说家


某公司组织团建,选了家农家乐聚餐, 但是老板一个劲的说个人的光辉历史,到了饭点也不给饭吃,员工只能坐着听老板继续夸夸其谈。


以上三类团建形式,如果你遇到了,你会怎么做?



02

团建折腾人啊


遇到奇葩的团建形式,分分钟钟想离职啊,比如说上面的高温天穿越无人区,高温又无人区,那么危险,命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就拿常规的团建来说,有些企业是强制必须得去,有些企业明面上没说强制,但是你能拒绝几次?拒绝个几次以后,估计领导就找你来谈话了。


一星期上班五天,你原本想着周末好好休息下或者周末多陪陪家人,特别是孩子。好了,现在周末宝贵时间还要献给公司,有几个员工愿意呢?


再说要吃吃喝喝,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更舒服啊。团建中,有不同层级的领导,有老板,约束、拘谨,能吃好玩好嘛?


在工作环境中,你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就是角色关系,比如你和领导,就是上司与下属的角色关系,工作环境会约束人的性格。


一旦到了团建,总归会聚餐,喝点小酒吧,一喝多就暴露了性格,所谓酒品见人品。


你也许会发现,某同事、某领导原来是那种让你鄙视的人。



结语


一方面遇到奇葩的团建,保命要紧,走位上策。


另外一方面常规的团建多了,谁愿意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再加上团建会暴露很多人私下的性格,这些都会让一些原本想着要不要离职的人,坚定离职的决定。


我是若拉,致力于职场高效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记得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职场中升职加薪!

林若拉


题主的感觉是对的,年会就是最大的团建,离职的人也会比平常的人多。公司每次年会过完后,不少人都会筹谋着时机离职,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朋友在一家跨境电商的公司上班,每年一到年会前的2个月,部门里就有人积极组织部门的年会活动,而且部门节目还要经过公司的选拔才能进年会现场。

每个部门里对这些占用下班时间排练的活动,总有一些特别乐意的,也有特别不愿意的。朋友上年就被坑过一次,今年打死也不参加。最后,在被组织的同事威逼利诱之下,不惜提出辞职,才打消了同事的念头。

在这个拉扯的过程中,多少能感受到,有时这些所谓的“团建”是隐形地在控制人去做一些于自己不利,而他人得利的事情。事后反应过来,都会觉得糟心。

公司团建的目的是在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员工之间增进感情有利于工作的协作,同时也是打着人文关怀、给员工减压的理念。但对于员工来讲,团建有时是适得其反的才会招致团建后的离职现象:

1.没真正的休息,占用非工作时间

小林总是跟我抱怨说,她公司部门领导总是很喜欢在周末组织出去爬山,美名其曰健康团建,而且还要点名。本来工作日就已经够忙了,周末还得花时间“加班”陪领导团建,真的快受不了了。

如果团建都是占用员工的下班时间,肯定会怨声载道的,若是小林公司改在工作日团建或许还能稍微缓和员工们的情绪。毕竟占用非工作时间,对员工来说是被强迫的,这样的情绪久了,离职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2.强制要求参加,团建内容很没劲

公司团建基本上都是强制要求参加的,出发点是想创造员工在工作以外的情感连接和交流的环境。但同事们相处久了,玩在一起的圈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平常也少不了联络感情。像是之前部门出游两天一夜,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对员工来讲则是毫无吸引力。

所以,当团建成为员工不能拒绝的一个项目,且项目枯燥无聊的时候,团建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3.领导打鸡血,承诺没落实到位

团建一般都是有目的的,有的目的比较轻松,有的目的比较“虚伪”。领导总会出现在团建的最高潮,给你画大饼、灌鸡汤,当下的氛围会让你误以为公司要取得巨大的成就,转眼回到岗位上工作时,才发现那是让你心甘情愿加班卖力的烟雾弹。

所以,当你这种把戏看多了,自然而然就看清领导和老板的人品,没有兑现该给的承诺,就妄想通过团建续命,这种公司是不值得呆下去的。

总结

总的来说,团建就是给员工的福利和关怀,不要占用非工作时间,最好的调和方式是一半一半,员工至少心里是平衡的。

然后,自愿性和多元化也很重要,不要一句“不参加扣考勤”的强制命令,而是可以用多样化的团建形式让员工参与度变高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是,团建的时间给员工而不是给领导,打鸡血画饼的同时薪酬待遇得跟上才是最实际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阿花羊,欢迎关注我,分享职场经验,与你共同探索你我所在的世界。

阿花羊


小公司,整个公司加上领导就7个人,3个老板级别,1个领导级别。大老板说现在业务不繁忙,每周五下午提前一小时下班给我们团建。第一次大家都挺积极的,各种说去哪,但是大家会的都不一样,参加的还有个小领导级别的人,尤其是他是70年代的(不是贬义),和我们90有代沟,我们想玩的,他不喜欢,就喜欢流汗运动。现在我们3个人一提起团建就心生反感,因为就是小领导自己的独角戏,我们都是配角,各种陪他演,还要延迟下班时间,是真的超级的累。


筱旅


我以前一个公司,每次团建都是魔鬼搞法,平时办公室坐着,突然拉出去,又是爬山,又是耐力训练,一天下来累死,奇葩是第二天还要分享,首先一首诗,感谢老板,感谢父母,什么,这样的分享每天一个小时,一直持续到下次团建。搞下来再开始一天的工作,累死。钱还是那么多钱,搞了那么多,不走累死自己吗


周云剑


谢谢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感觉每次团建过后,都有很多人离职呢?

团建是好事,很多员工其实都喜欢搞团建活动,至于团建活动后有很多人员离职,我所组织的团建活动中,几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但是我刚入职场时,公司有派我参加魔鬼周培训,结训回来后心里其实是很反感的,但碍于需要这份工作,我没有离职,但至此有关类似活动我心里就特别的排斥。

01.说是团建,其实更多的是超负荷体能运动。

现实工作中,很多内地企业,更多的是私人企业,私人企业中处理急速扩张阶段,企业规模属于半大不小的企业,很多老板就喜欢搞魔鬼训练这类活动,总认为通过这样的培训,公司的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好像就真如他想的一样得到改变,大家经过培训就能够像一名战士一样对公司具有超强的团队荣誉感与使命感,通过培训后,大家就能够与公司生死共存亡般。

殊不知,但凡参加过类似团建回来的员工,大家是不愿意再去参加第二次了,老板想要的想法也并未实现。

02.大家认为团建过程中自尊受到侵犯,人格未受到尊重。

其实很多公司对团建活动开展方式出现理解偏差,打着团建的晃子,却做着类似魔鬼训练或者地狱周之类超负荷运动。

参加这样的运动,对于现在职场中很少锻炼的人来说,可能就真的是面临着魔鬼般的恐惧,生活在地狱般的无助。没有完成教官下达的各种任务,或者团队人员未达目标,大家必须接受超负荷的惩罚等,让大家内心深处反感,乃至于发自内心的抵触。

03.内心审视自己,审视公司,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必要。

在户外团建活动中,因参加人员参差不齐,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比如女性生理期、高血压等不适合的人群,应该及时予以调整或者取消参加,保障参与人员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

而在团建过程中,大家碍于脸面、老板的虎视眈眈,当时可能不便于发火或者直接拂袖而去,但回去后大家都会思考跟着这样魔障的老板是否有必要,大家还能经受几次这样的团建活动。油然大家对这种方式不认同或者反感的人,自然而然就会选择离开。

延伸阅读:

其实我们大家生活的环境过于舒适安逸,单位想通过一两次这样的团建活动达到某种目的,其实已经不可能完成了。除开大家心里更愿意选择舒适的工作环境外,就业环境的宽松也是大家出现这样念头的关键。

上段时间我们公司也组织了团建活动,我们安排的活动更多的是在意趣味性,相当于教官领着一大群大孩子一起玩耍。这才是现在更多职场人员所喜爱并乐于接受的,对于魔鬼训练或者地狱周,更适合于2000年前后的沿海城市吧。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告诉我。

如果大家认同我的观点,请大家【关注】我吧。我专注于职场领域,我将持续提供最新职场资讯,谢谢!


阿良姜


大概,是因为终于把内心那根想走的弦给拉断了吧。

.

某单位,一把手为人不错,基本不为难任何人,工作量也不是很大,考勤也不是很严。总之,整体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工作起来也许身体受点累,但至少心是不累的。

这单位从来不搞团建,大家干完事就回家,周末则全属于自己,想干啥就干啥。

这单位离职的人很少,团队非常稳定,大都是工作七八年、十年以上的。

.

突然,一把手换人,来个空降兵

“空兵”上任以后,搞了许多让人看不懂的操作。总之,正事没有,歪事一堆。

这个时候,持观望态度的一些人,便内心有些打鼓了,对“空兵”、对单位的前途,都产生了茫然感。

.

有一天,“空兵”通知去团建:全员八达岭,回市区后全员吃饭。不参加的人,以旷工论处。

在“旷工”的胁迫下,众人迎着寒风,坐上了去八达岭的中巴。到了地方,又顶着寒风和冰冷的小雨,爬到顶端,又在“不到长城非好汉”处合影。

又冷又饿的众人,面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长城,顶着刺人的寒风雨雪,心里只有“日了狗”三个字。

好不容易下了长城,回了市区,又被强制要求去吃饭。此时已经是下午7点,有些单亲父母着急回家接孩子,但是不被批准,要求“必须参加集体活动”。

至少饭桌上,各位读者可以想见完全成了“空兵”的个人表演舞台,以及众人的“表忠大会”。

场面一度失控,令人无语凝噎。

.

团建事件过后,超过一半的人开始积极找工作,并很快离开。这个本来人员构成极为稳固的单位,从此开始变成真正的“流水似的兵场”。

令人遗憾的是,离开的基本都是能干的,甚至一多半是支柱型人才。掌握着这单位的核心业务。可以想见,这单位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是很不好过。

.

无谓的团建行动,最大的作用是消耗人心

如果搞团建的目的是想要立威、想在众人面前刷存在感,顺便观察哪个更忠心,那只能说,这团建的发起者明显不够了解人性和人心。

真正有能力的人,根本不在意什么威不威的,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如果这“团建发起者”的行为看起来明显有点可笑,那只会让真正的人才走得更快。

更不要提搞团建却占据员工的个人时间,并以种种威胁手段,胁迫员工参加,团建期间又搞些秀智商的事,如表忠心之类,只会让人觉得这单位没前途、欠火候,“以后工作就随便应付应付算了”。

.

真正的人心凝聚、效率增强,并不在于团建活动

对于搞团建,员工怨声载道的原因,无非是占用了自己的时间,还要被逼迫着去干一些违心的事,感觉像被额外强奸了一样。

但单位其实付出也挺大,搞一次团建,各种费用并不在少数。如果计入员工工时,那将是多么大的一笔支出。

单位花这些钱,无非是想让员工通过集体活动,变得更加团结一些(以后别互相坑)、对单位更有信任感一些(对领导尊重一些)、对工作更热爱一些(不要再磨洋工)。

可是,单位没想到的是(也许想到了,但装着不知),对于各种违反人性的团建,员工当场就在心中咒骂,恨不得马上收拾东西走人,离这家不知所谓的单位远一点;

而团建结束以后,大家又都回到了以后,该互坑的接着坑,该骂领导的照样骂,该磨洋工的照样磨——甚至因为在团建中受了罪,而变本加厉了。

其实,单位想要员工更好地工作、让员工对领导更爱戴、员工互相之间别打架,有个比团建更简单的办法——对员工好点。比如:

  • 为员工营造轻松的氛围
  • 不要去有意为难人家
  • 多培养一些人
  • 该发人家的钱全数发了
  • 少任用一些奸诈小人
  • 干事公平一点

仅此,足矣。


    也许杂谈


    不是团建的错,是在排资论辈上急于求成的错。

    人们都不傻,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方式哪怕打着“游戏”的旗号也不香了。反而这点不得其法的“立威”激发着隐而不发的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有能而无位者加快行动步伐而破坏团结。俗话说得好:“面子是别人给的,脸却是自己丢的”,在不确定心悦诚服之前,不宜用强压,自讲自笑的笑话并不好笑。

    我组织过团建,也配合过别人组织的团建,更加懂得在团建中观察人心与势力对比。有些团建很成功,因为它确实是个与众同乐的游戏,里面没有排资论辈、不拉帮结派地优待组织里本已养尊处优的人。而失败的那些,错在“上礼为之莫之应,人皆攘臂而扔之”。我承认领导也有个人感情,急于扶植自己的亲信,团建似乎是个简单方便的试探手段,却并不十分有效。即使我是那个亲信的时候,也没赞同过这个手段。我知道“人心如秤,不平则倾”的道理,争取认同要靠真才实干、一马当先甚至自我牺牲,唯一不能靠强权强压取现成之福。后来作为观众看戏,看到其它被扶植对象沾沾自喜,自以为得计,心里已然判断这个集体决无真正的团结而另觅去向。

    人最愚蠢莫过于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若团建加深成见与隔核,它是一种离心力,与本来的目的背道而弛。



    青葱光明草


    为什么感觉每次团建过后都有很多人离职。我的答案是:这只能说明你的团建选择并不是很好。

    第一点:什么样的人喜欢团建

    最喜欢团建的人是公司的领导或者小头目,反正只要下面管了人的都喜欢团建

    。团建的目的从表面上来看,是让员工之间互相熟悉,增强大家的凝聚力,让大家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熟悉更能够协助合作,其实从内在来讲,所谓团建就是领导想要借团建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个美容院的工作的女美容师,年龄大概20多岁,他们公司里面这种年龄的小伙子和女生非常的多,他们领导为了集中管理他们,经常让他们团建,为了让他们能够有团队凝聚力,为了能够听话,团建活动的安排都非常用心。

    他们的团建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在密闭的房间里面,大家合伙找出路,有从高处往后倒,让同伴可以接住自己,有军队里面的那种负重行走,有军队里面的障碍训练,还有在太阳底下暴晒的站军姿等活动。

    我当时觉得他们团建肯定很开心,因为是公司自己组织,公司出钱让他们出去玩,于是我问她是不是每次团建活动觉得很开心,她说还行,刚开始参加还是挺有新奇感的,但是时间多了觉得又累又无聊,而且每次非要完成这个活动,有的时候在太阳底下晒是很无聊的一件事情,很多类似站军姿,左右转,小跑步之类的为了省钱而进行的团建让这些人异常烦闷。

    团建活动基本上就是领导在员工中树立信心,年轻人比较多的公司,领导怕不好管理,所以才会采用这种形式,认为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彼此的相处可以产生一定的感情,避免年轻人频繁跳槽,希望通过这种活动能留住这些员工。比如说同事之间经常一起出去玩,自然关系会好一点。作为领导他不可能和每个员工都单独出去一次,一年365天,如果你公司里面有100个员工,每个人单独出去玩,领导会累死的。团建就不一样,批量出去玩,一两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第二点:哪种类型的团建活动比较多

    很多团建活动既然是为了凝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公司更有凝聚力,同时为了让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人选择的团建活动是偏军事化的团建活动,比如说最无聊的就是在太阳底下暴晒站军姿这种,有点意思的就是军队的野营或者是负重跑步或者一些徒手攀越障碍物这种。

    基本上请来的团建活动的专家也会建议这些类型,大家都认为军事化的管理会让整个团队更加紧密更加的有凝聚力。

    第三点:员工为什么不喜欢团建活动

    一般员工都不太喜欢团建活动,如果一个公司每周都开展团建活动,可能这个员工过了一个月就会辞职到另外一家公司去了,原因很简单:员工是来公司上班的,不是来公司团建的,除了上班以外的事情,他有时候根本就不想管,他也不想和这些同事建立什么密切的合作关系,也不想和领导建立密切的私人关系,他来赚钱的。对于团建活动,他觉得这种事情纯粹浪费自己的周末时间。

    员工对团建活动不喜欢的另外一个原因:很多团建活动都会耗费大量的体力,比如像军队的负重跑步,站军姿,各种的攀爬,障碍跑之类,本身体育神经很发达的人,他可能会很喜欢这种运动,但是很多上班族对于这种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非常的不感冒,运动一次回去累半周,实在是腿疼腰酸,他觉得参加团建活动真的是太可怕了。

    第四点:如何在不使用团建活动的方式下也能凝聚员工

    办企业为的是把事情做好,员工之间有没有凝聚力,其实不是很重要,只要在一个企业里面激励制度非常明确,赏罚分明,那么员工自然很有干劲,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努力奋斗,并不是为了集体而努力奋斗,毕竟你不是入伍当兵,只是过来找一份工作赚钱吃饭而已。

    如何在不使用团建互动的情况下,也能凝聚员工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家经常性聚餐唱歌,吃饭聚餐唱歌这种大家都会,不用花很大的体力,也是一种休息消遣的方式,这种团建活动大家都愿意参加,比起那种站军姿、跑步负重来说,这是非常直接有效的团建活动,而且也能让大家彼此之间能够互相了解的方式。

    总结:团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凝聚员工,不开展军事化团建活动,转变为吃饭聊天,喝酒聚会的团建活动,大家会更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