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線丨首次特別峰會全球關注,G20:我就是從危機中一路走來

3月26日,二十國集團(G20)將首次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領導人特別峰會。

在新冠疫情全球多點暴發的當下,今年的G20峰會將是非同尋常的一屆。

G20作為危機應對的重要平臺,此刻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對應對疫情蔓延、破局世界經濟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G20機制:在一次次危機中尋求全球性解決方案

全球風起雲湧的格局變動和一次次的危機挑戰中,G20迎來了它的第21年。這些年間,G20機制有著許多“蛻變”。

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再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發,G20的每一次“升級”或變化都與彼時全球面臨的重大危機事件息息相關。

时间线丨首次特别峰会全球关注,G20:我就是从危机中一路走来

G20機制建立的初衷,是為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影響提供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G20機制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美國牽頭的七國集團(G7)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奠定了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雛形。

2008年,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與此同時,G20也迎來了一項重要轉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升級為領導人峰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海冰指出,會議級別的升級,標誌著G20機制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也預示著世界經濟格局的實質性開始變革。

迄今為止,G20已舉行了15次峰會,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及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作出重要貢獻。

G20峰會的議程和議題設置一直處於擴大的趨勢,經過不斷擴展,如今已經囊括了金融、貿易、投資、發展、難民、氣候變化、反腐敗等幾乎所有的全球經濟治理議題。G20機制本身也從危機應對為主的機制,轉型成為長效經濟治理和短期危機應對兼備的機制。

除了不斷豐富的議題,在2008~2020年這十餘年裡,G20機制逐漸成長,會議機制和外圍機制也得到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張海冰指出,會議機制方面,更多的部長級會議加入,相關的專業工作組得以建立。而外圍機制的建立,則增強了G20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时间线丨首次特别峰会全球关注,G20:我就是从危机中一路走来

那麼,面對全球範圍內的各種危機,G20龐大的機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其優勢主要體現在“非正式”的機制所帶來的靈活性上。

二十國集團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黃茂興指出,一旦全球局勢發生重大變化,非正式的機制也更容易修正或重新達成協議,這種靈活性和快速反應的特點,正是 G20 機制能夠在全球危機應對中受到各國推崇的原因。從目前的各方需求和觀點來看,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這種 “非正式”的定位是 G20 未來機制化所需要堅持的。

全球各界對本屆G20峰會有哪些期待?

萬眾矚目下,全球各界都對本次G20峰會抱有極大的期許,這些期許主要集中在“共同抗擊疫情”和“應對經濟危機”兩個方面。

在共抗疫情方面,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26日表示,中方期待並相信這次特別峰會一定會就攜手應對疫情、穩定世界經濟達成重要共識,傳遞出加強團結、深化合作、密切協調的積極信號。

計劃參會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在加速發展,解決關鍵防護設備不足問題,需要全球層面政治承諾和政治協調。同時,他呼籲二十國集團共同努力增加產量,避免實施出口禁令,確保公平分配。

在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方面,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我們期待各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採取必要的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政策,推動市場開放,確保全球供應鏈的開放、穩定、安全和順暢運行,為提振市場信心發揮建設性作用。

計劃參會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G20領導人緊急發起一個總額達數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把疫情所造成的經濟社會衝擊降低到最低限度。

(實習生馬帥莎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