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雲,美團雲,甲骨文雲,谷歌雲,誰是下一個倒下的(下)

原題:蘇寧雲,美團雲,甲骨文雲,谷歌雲,誰是下一個倒下的(下)---公有云市場深度分析

飛總的讚賞賬號 飛總聊IT


蘇寧雲,美團雲,甲骨文雲,谷歌雲,誰是下一個倒下的(下)


上回說到亞馬遜雲的優勢。但是互聯網企業很喜歡的雲,不代表傳統企業喜歡。微軟的Azure,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既貴又沒亞馬遜好用的雲。但是信任一點真心的講,是微軟的強項。


微軟服務企業很多年,全球500強不知道有多少是微軟忠實的客戶,每天都給微軟付多少錢。而微軟在軟件時代,我說的是巴爾默時代,而非蓋茨時代,就開始了和全球500強共同發展。


這種信任的建立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也不是一年兩年,在雲時代,如果哪個企業的雲最值得那些全球500強的企業去信任,它們的選項應該是:微軟雲,IBM雲,甲骨文雲,SAP雲等等。


然而我們知道,除了微軟,IBM,甲骨文什麼的都沒把雲這個生意做成功。至於SAP早就放棄了自己的公有云,而是把自己產品搭在其他公有云上了。


為什麼微軟可以做成功,而其他企業做不成功呢?在我看來微軟這個輕資產的企業做成功了雲,有那麼幾個很重要的原因。


首先是微軟對必應搜索引擎的不惜血本的砸錢。在做必應搜索引擎之前,微軟並不知道什麼是數據中心,什麼是在線服務,微軟更不知道為了建設在線服務需要什麼樣的基礎架構。


必應搜索引擎自己有沒有給微軟賺到錢,我想這不是問題的重點。問題的重點在於微軟從此掌握了整個數據中心從硬件到軟件的建設能力,微軟也同時掌握瞭如何提供大規模在線服務的能力。沒有巴爾默的死命砸錢做必應,微軟做不出雲來。


其次是微軟做雲的決心。我還在微軟的時候,可能是2011年還是2012年,在微軟一年一度的員工大會上,公司高層表達了這樣一件事情。做Box的生意利潤率很高,很賺錢。但是微軟來若干年就是雲市場,所以微軟的Box再賺錢,我們也需要戰略轉型,把Box的開發的資源挪去做雲。換句話說,微軟決定放棄未來若干年內觸手可得的利潤,砸錢去做雲。


在這件事情上,反面例子是IBM和Oracle。IBM典型的忽悠概念又捨不得到手的好賺的錢。而Oracle等到終於下定決心要砸錢的時候已經是來不及了。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微軟高層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學習亞馬遜,內部產品如果需要數據中心的,都必須遷移到Azure上來,只能用微軟自己的雲,不能搭建其他機器。


這一點可以說非常的重要。自己都不敢用自己的產品的,客戶為什麼能夠來用自己的產品呢?微軟這種強力的行為,實際上很好的錘鍊了Azure的產品質量,從而為外部穩定服務提供了基礎。


當然,我們應該說,Office365成功的轉化了老Office的存量客戶,為微軟雲的起點增加了一個巨大的砝碼。但是無論如何,雲能夠做起來,是因為微軟練兵有技術積累,捨得放棄垂手可得的近期好賺的錢,並且強迫全公司都去用自己的產品。


我們再看個反面的例子:谷歌。谷歌進入雲市場並不算晚。第一款雲產品AppEngine發佈的時候是2008年。應該說谷歌有著先天優勢,谷歌的數據中心建設能力強,有足夠多的重資產,開始做雲也不晚。為什麼谷歌這個重資產的公司做不過微軟的輕資產公司呢?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谷歌雲真的非常的難用。谷歌云為什麼很難用,我想和谷歌本質上覺得自己的產品就是牛逼有關係。比如說一開始谷歌根本就不做IaaS,只做PaaS。而更牛逼的是作為PaaS的AppEngine,連表的join都不支持。為什麼不支持,因為谷歌的BigTable就是這樣做的,直接de-normalize。


其次,到今天為止,谷歌雲的產品,谷歌內部的大部分項目組都不用。做不到微軟這樣強制讓所有內部的團隊去用產品去錘鍊產品,又怎麼指望外部客戶來替你吃屎呢?


再次,谷歌經常想出奇招,比如說在自己數據中心賣TPU,做人工智能訓練,以此推動谷歌雲前進。但是這個世界大部分人的需求還是簡單基本需求,說白了就是常用功能好用能用,而不是錦上添花的人工智能。


如果我們回頭去分析一下國內的雲廠商。阿里雲一開始的時候是很慘烈的,阿里集團的很多產品也不用阿里雲。但是不管怎麼樣上層的態度卻一直很明確,一直就是不斷讓阿里集團,螞蟻等各個部門上阿里雲。我想有這個態度在,雲很難做不起來。


騰訊雲這個事情上就不好判斷一些。因為騰訊裡面雲是屬於很難賺的錢,有足夠多的躺著賺錢的項目,但是騰訊去年公司做了一個表態,表示所有的東西都必須上騰訊雲。這個事情如果能夠順利執行下去,我們也應該對騰訊雲報一點希望。


華為雲來說,華為傳統意義上並不是一個重資產的公司。而華為做雲算的上是國內比較早的,主要集中在私有云。至於公有云方面,華為的投入一直都小心翼翼,一方面避免和運營商競爭,一方面避免資產投入過重。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太看好華為的公有云,但是私有云應該還是可以大把賺錢的。只不過華為也有自己的優勢,海外市場佈局很久,也許又是一幕第三世界包圍發達地區的結局。


下面誰會倒下去,我覺得國外甲骨文雲估計是不會有發展前途了。谷歌雲就目前這個樣子,也很難說是不是會倒下去。至於微軟和亞馬遜之間的戰鬥,可以理解為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的戰鬥。亞馬遜贏得互聯網企業,而更多的傳統企業基於長期以來建立的和微軟的信任選擇微軟。


總而言之公有云在北美應該是微軟和亞馬遜的戰鬥,國內應該是阿里一家獨大,面對來自騰訊等的挑戰。騰訊的挑戰至少目前看,依然是不痛不癢。其他的,倒下也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