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08道劫难,上百次捶打,才有今天辉煌无二!

关于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大工序有108道,小工序有几百道。每一道工序都称为景泰来的一部分,呈现在景泰蓝作品之上。

历经108道劫难,上百次捶打,才有今天辉煌无二!


景泰蓝的精致与美观不仅体现在外观上,从制胎、掐丝、焊接、点蓝、烧蓝、镀金等工序,每一步都是匠人的精雕细琢,彰显国之大器。由于景泰蓝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前期一定要做好前期设计。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以及各种美术展览经验,对于国内外艺术品鉴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几百年前景泰蓝作为皇室御用的宝物,在皇宫内外备受关注,平民无权享用。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大寿,宴请宾客,只有皇帝的桌子上的器具为景泰蓝制品,其他皇宫大臣的桌面上是银质器具。

依照身份及地位,即可分辨出景泰蓝的地位尊贵。

历经108道劫难,上百次捶打,才有今天辉煌无二!

民国初期,大批洋人来到中国寻宝,景泰蓝属于宫廷文化的代表,自然成为洋人追捧的对象。据说当时的古玩店里要是没几样像样的景泰蓝,是没人进去看的。即便是这样,时代的变迁,曾经辉煌尊贵的景泰蓝也差点濒临灭绝。

闻名遐迩的才女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北京老街闲逛时,偶然间发现景泰蓝的落寞,一方面感慨大国遗器的悲凉处境,另一方面担心景泰蓝工艺灭绝。所以,林徽因马不停蹄的投入挽救景泰蓝计划中,复兴民族传统手工艺成为首要任务。

即便身处病榻之上,林徽因也仍旧不忘将景泰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专研及创新,使得景泰蓝技术不仅最大程度得到保存,还在原始工艺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融合现代现今技术及艺术审美,打造艺术与古典相融合的景泰蓝。

历经108道劫难,上百次捶打,才有今天辉煌无二!


现代景泰蓝工艺鉴赏

设计

景泰蓝前期设计需要设计师现在纸上绘画出细致、完整的成品图片,所以工艺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及美术功底。由于景泰蓝的纹样及线条受到胎型及工艺的限制,所所以设计师再使用釉料及工艺处理时,一定要遵从整体器物的美感。

制胎

制胎就是设计师按照之前在纸上绘制的图形制作初始形状,将紫铜板高温加热之后,使用锤子不断敲打,使之变薄,直到自由弯曲成各种形状。再经过焊接,制作成我们需要的铜胎形状。根据不同的胎型,制作工艺主要分为:手工制胎、半机械制胎、錾花制胎。

掐丝

掐丝顾名思义就是将扁圆的铜丝线掐成各种花、鸟、虫、鱼、人物等,景泰蓝的藏品精致程度,取决于掐丝的技术。铜丝要垂直于铜胎,使用特殊的粘合剂在瓶颈处要有收的感觉。将掐好的铜丝和铜胎粘粘在一起。

焊接

焊接,在高温之下将掐丝与铜胎相粘结,它是一个铜胎与铜丝紧密联合的过程。在焊接之后洒上特制的焊接药,效果更为显著。

点蓝

点蓝是就是上色,又可以称为选色、配色的过程,釉料主要选用石英、瓷土等矿物质为原料,粉碎之后制作成珐琅粉。相较于古时大多以蓝色为主的釉料,釉料得到极大的丰富。

主要色调有红、蓝、黄、绿等颜色,将釉料使用特殊工具涂抹在烧好的铜胎轮廓内,填满之后就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色彩浑然天成的景泰蓝充满灵性与生机,且颜色的深浅过度一体,舒适自然。

烧蓝

将点蓝后的景泰蓝放置在炉温800-1000度中烧制,如果烧制时间过长,釉料就会溢出覆盖在铜丝之上,时间过短釉料将会变黑,所以烧蓝十分讲究火候及师傅的功力。烧蓝并不只是一遍成功,而是需要经过反复烧制,成品需经过三到四次烧制后,釉料逐层加厚,烧结,确保景泰蓝的色彩质量。

磨光

有生活经验的人应该知道,磨光就是将器具固定值之后,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细致的打磨,注重手上力道,一定要有分寸。现在大多使用机器设备将景泰蓝固定,再使用粗砂石、细砂石、黄石、木炭等工具,反复打磨、抛光,使蓝料与铜丝平整。

镀金

为了使成品景泰蓝更加明亮,尊贵,一般都会进行镀金。镀金后的景泰蓝色泽明亮,绚丽夺目。景泰蓝的镀金的部分,为底部、足部、瓶口、铜条及接口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进行镀金,让景泰蓝艳丽同时更便于保存。

每一款景泰蓝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细节是不可复制的,景泰蓝在精益求精中将器具之魂融入历史古文化的气息,透露出现代文明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