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迁都到洛阳?

蚌埠达人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来到洛阳,他以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为理由提出迁都洛阳。赵匡胤迁都洛阳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军事方面,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赵匡胤原是后周军事将领,他取而代之建立大宋。而当时后周的国都就是在开封,由于政权是和平过渡,所以赵匡胤就直接把国都暂时放在了开封。

古代定都一般都会看重这么几个条件。一个是都城周边有大山大河,可以利用这些天险来防御敌人;第二个是周边要有平原或者盆地,农业发达,可以尽可能的养活国都的人口。当然这个条件到了宋代,随着运河网络的完善,长江流域的开发,相对来说以已经弱化了一些;交通要便利,可以比较方便的去其他地方。

以次来对照的话,开封的交通没有问题,运河四通八达,陆路也十分方便。但是开封这个地方位于平原,周边一马平川,易攻难守,极其不利于防御。军事将领出身的赵匡胤久经沙场,他不可能不明白开封作为国都的劣势。

当时燕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整个北方的自然防线全部都没了。宋和辽的分界线在华北平原上,辽国的骑兵长驱直入很快就可以直达开封。

国都放在开封,中央政府不得不构筑三道防线,在黄河和开封周边部署大量的军队来保卫国都安全,这是一种极大的人员和经济上的负担,不断增加老百姓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最后士兵太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拖垮整个国家的经济……

洛阳就不一样了,洛阳周边有黄河和群山环绕,易守难攻,防御起来要比开封安全多了,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国都之地。另外,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底子也不错。迁都至此,政府可以较短时间将其打造成一座繁华的城市。

第二,赵匡胤是洛阳人,他对洛阳有感情。

赵匡胤父亲的陵墓在洛阳,他自己从小也在洛阳长大,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和亲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