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我们常用"大智若愚"形容一些气量高远、不拘眼前的人,这些人能够在高官厚禄前保持面色不改,也很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实力,以免树大招风。当然,这样的品质实在少有,他们当中也不乏名臣良将,有的是属实对名利不感兴趣,只愿随性悠游,有的却是城府深厚,只是藏匿一时锋芒,但无论是哪种,这样的人都极为危险。今天要讲的这个人,虽然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其一言一行足以成为"大智若愚"的典范。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郭德成是明初人,是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批之一。大家看到这个姓可能就猜到了,郭德成正是郭家一员,而郭家之所以能屹立不倒,也与他有极大关系。郭德成的父亲叫郭山甫,郭山甫眼光极为毒辣,在早年朱元璋还没有取得天下时,就看出他的潜力非凡,将来必定成就不俗。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给朱元璋做手下,另送自己的女儿嫁给朱氏,后来的一切就不必详谈了,郭山甫这个宝押对了。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其实郭山甫还有个儿子,那就是郭德成,郭德成本身不大喜欢建功立业这些事,但无奈家里都发迹了,也就顺水推舟做了个骁骑舍人。他虽然聪明,但心思都不在打仗上,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嗜酒如命。不过好在他也不是什么重要将领,喝点酒耽误不了大事。于是人人都看在郭家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但清淡日子总不能一直过下去,郭宁妃在后宫很有一套,逐渐统摄了六宫事务。这下一来,朱元璋就开始思忖着给郭德成升个官啥的。毕竟妹妹在六宫掌权,他这个做哥哥的在朝廷上怎么能抬不起头呢。于是召郭德成进宫,问他想要什么官。郭德成一听却吓了一跳,本能地拒绝了这件事,倒不是谦让,他是真的不太想做大官。他说道:我生性只知道喝酒,整天沉湎酒糟里,不能做大事。位高权重的官位一定要能人担当,如果给了我做,我把事情搞砸了,您也一定要杀了我。更何况我觉得人活着舒服就行了,挣的钱足够买酒,那我就满足了,其他的我不指望。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朱元璋一听,立马微笑了,也就不再勉强他了。

郭德成看似失去了大好机会,其实毋宁说是逃过了一劫。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郭家其余人,郭兴郭英都以战功封侯,雄踞一方,郭宁妃又坐上了统摄六宫的位置,唯独剩下个郭德成看似还沉沦下僚。但朱元璋之所以还费一番功夫把郭德成喊过来,正是想刺探一下郭家的胃口。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郭家现在是扶摇直上,手中权力大得很,朱元璋都是看在眼里的。但郭山甫毕竟对自己有恩,过河拆桥未免不道德,就以郭德成作为切入口,看看郭家内部到底什么心思。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郭德成当然知道朱元璋什么心思,便立马装傻充愣混了过去。朱元璋也就欣慰地放过了他。

还有一次,郭德成酒喝多了发酒疯,在宫宴上张牙舞爪,甚至跑到朱元璋面前脱帽子说胡话,头发都扯得乱糟糟的。朱元璋笑着骂了一句疯子,郭德成却说,我可讨厌这头发了,老想剃干净才痛快。

朱元璋一听有点不高兴,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和尚,他觉得郭德成在嘲讽自己。第二天醒来,郭德成想起自己发的酒疯来,冷汗冒了一身,想来想去,最后真的跑去寺庙里要求和尚给自己剃头发,还到处扒和尚的僧衣要穿。朱元璋听说了这件事,也就打消了疑虑。对郭宁妃说,你哥哥真是个疯子,我还以为他开玩笑的呢,结果今天真去剃头发了。郭宁妃一听也是心中一凛,幸好哥哥聪明,躲过了这一劫。但从这件事也看出朱元璋其实是很记仇的,从此更加告诫家里人小心。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郭德成是靠着疯癫保全自身,而他的哥哥其实也很聪明,始终以一个忠臣形象小心服侍朱元璋。有一次朱元璋随口问郭英,你怎么不买点田产。郭英给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回复:我以前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跟了您才加官进爵,承蒙您的宠信我的子孙后代才能衣食无忧,我已经满足了,要是再买田产,我就心里过不去了。而且购置这些东西容易产生奢侈心,家再大也经不起骄奢淫逸糟蹋。所以不必再购置田产了,安稳服侍您就好。

皇帝亲自召见要封官,此人当场回绝,十年后看果然聪明

朱元璋听了心里很舒服,从此也就格外信任郭家,后来朱元璋大肆诛杀以前的老将时,郭家几位也凭借着平日的人畜无害的形象度过了这一大关。但他们的大哥郭兴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平日里得罪不少人,去世后还被牵涉进胡惟庸的案子里。但好在郭家大部分人都是比较明事理的,郭家也成为明代望门,伴随着大明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