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泡沫了思念


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否遵循一个自愿的原则问题,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延时服务本身是为家长提供一种解决家长接孩子问题,同时解决孩子作业辅导的问题。对于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是遵循自愿,同时对于老师也是自愿原则,因为按照这个时间段老师本可以回家休息或者处理家务事,但是因为此项服务而延长了至少一个小时左右,导致部分老师工作和家里两方面耽误,顾得了学校却顾不了家。


每个家庭可能不一样,有些家庭可以轻松一点,老师可以在学校多加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家里有人处理家里的问题,但不一定是每个家庭,有些家庭有小孩或者老人或者有病人。或者有些老师只想干好份内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不想参与了,也不想挣那个钱。有些家庭好的完全是利用更多的休息时间出去旅游旅游,享受一下生活,而不是被一些工作烦扰和所牵挂。

据说有些地方为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学校都采取了强制要求老师参与这项服务的活动,所以就会导致家里不差钱的,或者是家里有特殊情况的老师的不满,而学校的工作很多时候又会被道德绑架,老师又不得不服从,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即使参与了这样的活动,老师也是有怨言的!



另一方面有个别学校可能在采取分配机制上可能不一定能够令老师满意,有些学校可能主科老师分配比例占大部分或者行政占比大,据我的了解,很多学校的分配方案都不是统一的,都是各自学校按照自己学校情况进行制定的,有些学校可能领导象征性的参加管理工作,但是拿的比参加辅导老师还要多一些,有些学校同样的时间所有老师都参与了,但是主科老师拿的比其他科门老师要多一些,语文、数学涉及到批改作业,讲作业辅导学生。有些地方可能会对班主任倾斜一些,因为需要班主任去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学校还是比较可以,一般行政都分配比较低,不管是副科老师还是主科老师,大家都一个水平按照人头计算,也还是算比较公平的,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意见。

所以很多问题的出现,不是老师的问题,不是家长和学生问题,是学校实施和开展这一政策性服务的过程当中是否达到了一个平衡,重要的是否按照政策文件来办事,不诱惑,不强迫参与,尊重老师、家长、学生的意愿,收入分配上要公开透明化,多方征求老师的意见,要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做到最大化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


杨锅来了


我是学生家长,孩子也参加了课后1小时托管,教育局规定的,一学期缴费200元,相比市场上的作业托管班,简直等同于免费。

课后托管根本就不是三方受益的事,以我娃家学校来说,只是家长受益老师受累罢了:

一、无偿加班看孩子

本来学生放学后,老师有其他安排的,结果因为托管要加班1小时。

千万不要以为老师放学就下班了,现在的老师,不止是教学任务要完成,还有很多明明是形式主义却不得不做的工作。

把工作当事业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只是谋生手段。

老师也是普通人,教师也只是一份职业,无偿加班谁乐意?

或许她对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周,却要每天一小时给别人家的孩子。

二、有无困难都托管

我们当地,托管服务的本意是服务少数人:

学校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接送孩子困难,孩子独自回家、在家安全隐患。

可家长们几乎是一窝蜂的报名托管,就拿我娃班上来说,几乎全员参加托管。

呆在学校安全系数肯定高很多,又有老师看着写作业,还那么便宜。

尤其高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家长能辅导的不多,在学校还能问问老师——这麽多好处,为啥不托管呢?

低年级尽量别托管

一二年级的家长,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参加课后托管,尤其是以作业辅导为主的托管。

一是托管老师是轮班制,有时是别班老师看管孩子、有时是非主课老师看管,大家和孩子交流都很少,孩子作业上有困难也未必敢说。

我同事家孩子,一年级,每天托管回来,写的作业都要全部重写,不是拼音错了,就是生字占格错误…

重写通常要再用一小时,无形中就是浪费,而这一小时,完全可以用来安排阅读、复习预习之类的事情。

关键是一二年级重在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很重要,托管反倒是鸡肋了。


麻呀


最近我们这边小学也执行中午校内供餐,下午提前放学,校内托管一小时到4点30放学。说是三方受益,但据我了解(有一些朋友是小学老师)老师们都持否定态度,怨言不少。

综合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老师也有家庭有孩子,也希望工作一天早早下班回家陪陪自己的孩子。

很多老师都是自己家有幼子的,虽然照顾别人的孩子是工作,但一想到自己家孩子还在让别人照顾着的,我想很多老师下班也会归心似箭吧。尤其小学的老师以女老师居多,而很多女老师那颗妈妈的心是急迫想要陪孩子的。人之常情,大家都能理解。

二、老师的本质工作是备课,教书。把如果把课余的教研时间都给占了,那谁来负责把孩子教好?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主要目的是让学校和老师给孩子传授知识的。所谓师也,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而不是负责托管孩子的。如果把老师的课余时间都占用了,那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做教研,能更好的提升能力教孩子们吗?

三、虽然有额外补贴,但老师也应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很多企业的加班,有加班费,但职员还是可以自由选择加或者不加班的。但是老师就没得选,如此一来,给老师的尊重似乎又不够了。

四、延时放学真的为家长解决了时间上的接送困难,作业上的辅导困难吗?未必。

延时以后仍然4点30放学,我想这个时间,但凡是职工父母,都是没法儿按时来接孩子的,家长仍然需要找托管机构或者爷爷奶奶接孩子。

还有延时一小时,很多家长希望能在这一小时完成作业或者完成大部分。但实际情况是,这一小时的时间,孩子根本完不成作业。而且混班坐,看班的老师也不一定是本班的老师。所以一般都只是盯着孩子遵守纪律好好写的,没有相应的作业辅导。所以晚上孩子接回家,家长依然需要完成作业辅导。

最后,我想从孩子的角度说一点。

孩子小学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尤其是男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很多老师是不允许孩子下课出去蹦跳的。这样一来,孩子就要从早上8点进校,下午4点30下课了。如此长的一天,我们成年人在公司呆上这一天,感受如何我们都知道。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孩子的上课效率和生长发育的。

任何事情从开始执行到执行到位都是一个过程,希望这项惠民政策的执行可以越来越完善。


书虫李


昨天下午快六点遇到小区的妈妈接到上三年级的女儿,问她怎么这么晚,她说孩子在学校的课后托管班。我说可以这么晚接孩子真好。

结果另外一个妈妈说,小学的课后托管班很抢手,因为名额有限。明年我女儿就上一年级了,我希望到时候她能占上名额,但到时候是否能如愿,还不知道。

我的同事女儿在上一年级,她说他们课后可以免费托管一个小时,那就是五点多点去接。



自河北这边9月份以后,课后延时服务推行以来,给很多家庭都带来了方便,不用那么急急忙忙去接孩子,孩子在学校里写完作业再回去,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同学校的政策,与学校的具体安排有关。据我了解,有的学校有兴趣班拓展,有的没有,有的免费托管一小时,超了时间收费。

这也说明,课后延时服务,对孩子,家长,老师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约束。



老师的怨言是什么?

首先,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本来平时四点多能下班的,有的学校延时服务的时间是九十分钟现在得五点多才能走;有的还要准备孩子们的兴趣班。

其次,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由于是免费的课后延时服务,即使学校会给一定补助,但不会太高,他们宁愿要自由的时间,也不愿要这点补助。



既然选择做了老师,那就好好教育孩子,化怨言为动力,在业务上更精进一点。


英语老师Minnie


老师应该没有什么怨言,家长和学生非常高兴。我儿子在三线城市一所较好的小学读四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有托管班,每天下午17时到18时。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班,大部分学生参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负责的托管班,主要是写当天的作业。然后还有篮球、机器人、创客、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每个班几十人。每天托管费10元多点,我儿子上了两年的机器人托管班,在外面商业化的培训班一堂课要好几百元。所以家长学生肯定欢迎,老师能够提高学生成绩也不会有啥意见。


香蕉和鱼没关系


我们以前小学放学早的是周三周五,没办法接孩子,学校请来一些校外的老师,还有本校的体育老师,美术老师开了好多兴趣班。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书法,美术,还有好多乐器班。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几天给孩子报不一样的兴趣班,锻炼身体,修身养性。一学期学费也就三五百,大多数家长都能接受,孩子也挺高兴,老师也不用加班,我觉得挺好的。


风信子61029


延时服务家长缴一点费也正常,老师能挣点钱也可以,大家都要学会劳动服务付费和获益的规则。老师群体人多嘴杂,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说的,有做的,有不愿意做的,都很正常,我们不必去说三道四。但初中小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高中,不在此列,只有高三有补课,是学校埋单。我也是家长,孩子自觉的可以在家里完成作业,但很多不自觉的就不会了,所以优中差生就形成了。我又是班主任,我个人都利用了很多时间,没有任何报酬服务,但我不能去要求他其科任老师。所以,老师无偿服务是自愿,一般中老年老师为多,但也不是应该的。


ZSK32128952


我是老师,我也在参加延时服务。我们学校的延时服务是免费的,学生家长不需要交钱。就我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没有哪个老师是甘心情愿参加延时服务的。

第一,老师只是一份普通职业,甚至是低收入职业,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被无偿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想没有几个活雷锋。

第二,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家庭是不是真的都是无法克服实际困难,没时间带孩子?比如我们学校,就有私下传说某某学生的奶奶,为了自己下午打完麻将牌局,把孩子放在延时班;某某学生的爸爸,下午午睡到延时班下课还没起床(这是孩子自己跟老师说的);某某学生的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带孩子,但看别人参加延时班,生怕自家吃了亏,也必须参加延时班……

第三,延时服务的提出初衷是好的,切实解决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和早早放学的基础教育学校作息时间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政策制定者多多斟酌,早日实现真正的三方受益。


识装女超人


新的学期开始了,某小学为了更好地为家长服务,实施了一项新政策“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作业辅导,这一消息被大多数家长知道后都纷纷点赞,可是有些老师却开始抱怨了。

由于现在小学放学比较早,很多家长由于工作不能准时接送孩子,当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后,我想对于家长来说是受益最大的,不仅解决了接送问题,还解决了孩子学习上的疑惑或者是培养有些兴趣,简直就是一举多得。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老师。我们要知道老师是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来工作的,如果这种服务没有相应的报酬,谁有会心甘情愿的去做呢?

所以在我看来,老师抱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首先,对于有些老师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那么谁又来替自己照顾孩子,分担家庭责任呢?

其次,老师每天也会有自己的工作,备课,授课,教研······他们背后付出的辛苦实在太多了。如果这种课后延时服务是在牺牲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来义务劳动的话,时间长了内心难免会感到不平衡。

最后,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说不得动不得,老师都快成为一种高危职业了,孩子只要在学校多待一分钟,老师就有一分钟的责任。

老师有怨言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工作上谁都有不顺心或者劳累的时候,我们要给予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教师育儿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我是一线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们对于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有怨言,原因有三。

一、课后延时服务后,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大了。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属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小学。原来的时候每天下午3:45学生放学,老师们5:00放学。夏季时间相应延后半小时。在学生放出去到老师们下班的这一个小时多点的时间,我们一般会不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准备备课、批改作业或者准备其它相关的学校任务。

但是课后服务实行后,我们必须在教室里辅导学生写作业。之前要做的那些事便没有时间再做,必须占用其他时间再去做,这无疑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

也许你会说,看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完成批改作业,准备备课的工作呀?

要知道,课后延时服务,孩子们在校写作业,老师需要起到维持班级秩序,解答学生问题,培优辅差等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其他工作。

二、课后延时服务后,老师们的娃顾不上了!

我们学校课后服务是下午5:15放学,按理说和平时的下班时间差不多,只延后十五分钟。但是学校规定,必须和家长做好无缝连接,也就是必须保证把每一个学生安全送到家长手中才可以。

也许是家长们觉得孩子们在学校写作业比较放心,每天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沉得住的家长要很晚才来接孩子。老师们就只能陪伴着这些孩子,等待家长来接。

但是老师们也是有家有孩子的。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了,但是中学没有,幼儿园没有。老师们把学生送到家长手中后,还要急急忙忙去接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要在学校孤孤单单等待着爸爸妈妈来接。现在正值冬季,天黑的早,等到老师们接到自己的娃,天都完全黑了。你看,这不是苦了老师们自己的娃吗?

三、课后延时服务后,家长们成甩手掌柜了。

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本意是好的。家长们觉得在学校写作业和在外面的托管班比,更安全、更方便、老师的督导也更专业。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却让有些家长当起了甩手掌柜。孩子作业写成什么样不了解,不询问。

我们有一位同事和家长反应孩子书写不认真,家长反问:你课后服务不是辅导我们吗?言外之意学生们作业写不好,是老师没尽到相应的责任。

要知道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其实也是在学校里进行了一堂自习课。老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是孩子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写得快,写得好;有的则或者有知识漏洞写得慢,或者自己磨蹭写不完。像这样的孩子必须提高速度或回家后收个尾巴。

但是家长们以为有了课后服务就都推给老师了,老师的委屈又哪里去诉说?

从上面三条来看,小学增加课后延时服务后,老师们工作量增大了,自己的娃顾不上了,还换来了家长的不理解,也就难怪老师们心生怨言了。

我是一线教师且听丰吟,致力于持续输出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和教育观点,陪伴孩子和学生成长。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