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在农村?

以文温暖三农


如果种地一年能弄个三五万块钱,我想有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种地而不是外出打工。甚至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要放弃工作回乡种地了!

如今,农村已人去楼空。

年轻人逃离农村、逃离土地我是亲眼见证的。

笔者在河南南阳,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粮食产量占河南省的11%。 在八九年前,这里的人几乎都以种粮种菜为生,西瓜、萝卜、土豆在南阳是小有名气,百姓日子还算可以。

自取消农业税之后,一切变了,化肥农药及耕种收割钱蹭蹭往上涨,农业投入已成为农民不可承受之重。 因为种地收入已很难让一个农村家庭供养起一个孩子读书,何况有些家庭还有两个学生。

五六年前,家里有孩子的人家要么在南阳的建筑工地上做建筑工,要么夫妻双双南下进厂子,否则种地收益养不起家。彼时农村种地的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只是在夏收和秋收时会回来帮着收秋。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全村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一个村子就剩2个不服气或不愿外出务工的四十多岁的年轻人种地,每个人都种了二三十亩地。时运不济,彼时土豆连着三年便宜,价格都是二毛多一斤,还有一年,直接没人要烂地里了。这两个不服输的年人也在干了三年后被斗败了。把二三十亩地退租都打工去了,至今再也没回来。

至2017和2018年,农民种地已不是能赚多少钱的问题,也不是种什么品种能发财的问题,而是怎么种才能不赔钱的问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挣的钱刚好够一年红白喜事递礼了!忙来忙去圆吃圆,甚至还可能赔钱!

今天,种地已完全成为了鸡肋活,秋收时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不回来帮忙了,因为往返一来回的成本可能这一季的庄稼卖了的纯收入也包不住。

农村种地的清一色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对他们来说,种地更多的是个情怀,种了一辈子地,实在不忍心看它荒着。

在解决种地的收益问题之前,农村再也留不任年轻人了! 农村容不下肉身,城市放不下灵魂。

农村,对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只是春节时要回的一个家而已。


全村的希望呐


没有激起他们的希望之梦!

农村本来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大有作为的。

亊到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不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新农村面貌跃然而生,农业強,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未来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近,令人充满信?

然而,农村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留在农村呢,

我的看法有这么几点。

一,现实社会的发展极大的吸引了广大农村的年轻人,优其城市的发展更使农村年轻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城市生活、工作,打工比农民強,城市安家生活比农村优越,年轻人优越感实足,创业成了他们离开农村的愿望。二,农民地位低收入少,尽管农村变化了,但农民的收入低,种庄稼苦,累,脏,尤其自己的父辈们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有给他们创造下什么财富,致使他们为了寻求满足感,逼着他们必须离开农村。三,婚姻的压力,现在农村男青年找对象首先一个条件当农民的不嫁,当然也有不是绝对的,女方家又要房车,又要彩礼,农村土地的那点收入能解决得了这笔开支吗?为了挣钱,为了成家,逼迫的年轻人也无法待在农村生活。

四,尽管国家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确定为重点工作,但发展的势头毕竟还是落后,因为农村地大物博,幅远辽阔,毕竟农村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现实的农村生活距离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差距很大,穷富差距,城乡差距,年轻人根本没把农村当成他们自己需要的菜,他们的目标是活出个人样来让自己看,其吗活的比农民強。

这就是现实社会中农村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的原因所在。谢谢阅读,希望关注。


用户董永华


我就是一个从小县城外出上学工作成家,然后想回农村发展事业的人。以我这几年的心态变化来回答这个问题。(仅代表个人观点呦!)

2009年考上大学开始离开贵州

2013年毕业开始工作

2017年成家

2019年想回到老家发展

20岁到30岁,刚好一个十年

而如果我当初选择不上大学,不出去看世界留在小县城,可能我的人生轨迹就是挣扎到了30岁,被逼无奈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

这两条人生路径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我出去大城市学过见过最好的,打开了我的世界观,让好的状态熏陶过后,我才有回家改变家乡的能力,而心态前前后后是完全不同的。

「你只有到达过远方,

家的味道才会让你倍加珍惜」

所以!作为年轻人,我们不是不愿意留在家乡,是因为我们目前能力不足以让我们为家乡更好的付出,才选择背井离乡,去增长见识去找寻力量。但是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回家的。那时候,家会变得更好。


千懿居百香果


我是刚从城市回来的。

说说我的感觉吧!

在无锡呆了有九年,混的不咋地,感觉收入跟开销比起来没啥剩余的,工厂做过工,来过小店,都没能混好,太失败了吧!

后来孩子大了,觉得在外面也没赚到多少钱,也把孩子丢下了,不划算,还不如回家陪陪孩子,然后再找个工作干干,够娘俩生活开支就行了,孩子爸的收入存起来,没了那么太大的理想,只想一家人好好的,在我们县城现在发展还是挺好的,跟大城市比也没多少逊色,收入跟大城市比也差不多,在自己县城人都是亲切的,无锡那个邻居住了有七八年,都不怎么认识。

回来后,农村里街坊邻里的可以唠嗑啥的,互相帮忙啥的,再说自己家人亲戚也都在感觉挺踏实的,还有父母,因为多年在外地,很少照顾到他们,现在我在家,经常过去给他们做做饭啥的,哪怕做了饭再跑回家都是高兴的。

再说也可以陪在孩子身边,看着点作业,孩子也是高兴的,这样的生活其实挺好,也可以开个小店啥的,打算中,生活没有特别富裕,过得去就好了,没那么大的野心了,是自己没那实力而已。

但觉得这样也不错,简简单单的。有家,有孩子,有父母,挺好。。。。。。


哈尼小薇


村和城市的发展没有可比性,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农村发展,但是贫富差距还是很大。城市的就业率高,年轻人很容易找到工作,而农村就业机会很少,基本都是干农活。工资待遇方面,城市明显比农村高很多,虽然很多人老说工资高消费也高啊,还要租房子什么的?其实这都不叫事儿,我朋友就说过:我工资一万,我还在意每月3000的房租么,这就是生活。

农村的年轻人普遍都是初中毕业,有的甚至初中都没毕业,没文化,又没什么技术。除了种田,也没什么可以做的。可是农村的年轻人,又不愿意种田,只能外出打工。这是年轻人不愿待在农村的最主要原因。








甜甜羊羊的生活


在农村生活开支远远大于城市,我们农村老家猪肉肥瘦不分22元一斤,猪油8块钱一斤还是算便宜的,一个月只少要出去喝几次酒,200块一个红包总要拿吧!去镇上买东西好不好的都贵得很,你爱要不要拉倒,跟老人在一起吃住,很多地方真的都很不习惯,他们不喜欢卫生,几十岁了还喜欢吵架,我10年在家建的房花了五十来万,会去看到乱七八糟的心情都不好了,所以跑到城市去买房子,干干净净的温馨的气氛,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之余还可以享受家的温暖,你们大家是不是也跟我的看法一样呢?


小邋遢7121


农村出生,今年二十二岁,家里13亩良田。城郊城乡结合地区。

打我小学开始,寒暑假就有数不完的农活要做,暑假收麦子晒麦子。国庆回家收玉米,刨红薯。开学小伙伴都是在讨论夏令营,少年宫,跆拳道,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的。

记得初中那会,哥哥暑假补课不回家,爸爸出差,妈妈上班。我成了最大的劳动力,常常睡着午觉被奶奶叫醒,说是要下雨了,赶紧把晒得麦子装起来搬回家。有一次打麦机打到一半下暴雨了,留了一大半地的麦子没收,第二天再去麦子被水泡了,机器也下不了地,全家人手工收割。我记得我是边哭边收的,太阳太大了,晒得浑身刺疼,周末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又不敢和家里说,麦芒扎的胳膊大腿都是红色的斑,一碰水就疼。好不容易收完了,装袋人工搬运到地头的拖拉机那里,太阳晒得头晕眼花,趟着稀泥扛一大袋麦子在地里来回跑着送。指甲紧紧扣着袋子,晚上回家俩手都在抖。因为知道做地有多累,所以从来不敢和家长说累了。憋着一口气从头做到尾。

再后来长大了,挣钱了,爸爸生意也稳定了,家里常年就奶奶爷爷照顾那片地,好几次家里都说把地租出去,不种了,可老人怕别人说闲话,不同意。所以每年农忙的时候我还是请假回家一起做,怕累着老人。

好在今年开发商修楼征地了,家里十几亩地全都交了,前几天最后一茬玉米是我和奶奶,还有两个亲戚一起收的,租了一个拖拉机,直接装车送到收玉米的地方卖掉。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当兵回来那一年。正好收玉米,收完我就和奶奶说,我不会种地啊奶奶,过几年你做不动了,爸爸又忙,咱家这地怎么办?奶奶就说:累死累活一年,到头还没你们一个月工资高,种它干啥,我们是一辈子农民了,不种地心里不踏实,村里人要笑话的,你们以后哪怕搬砖打工,也不要回来守这片地。

我从来不敢想以后要边工作边照顾这片地。索性现在地也交了,安心挣钱吧。年轻人不是不愿意种地,是家里也不希望祖祖辈辈做农民,况且这是靠天吃饭呀,大旱,洪涝。你只有经历过这些才知道,一家人站在地头望着被水淹了的地,一年辛苦全部作废。付出却没有一点收获,有多绝


文明吕梁


因为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可以挣更多的挣钱,如果在农村话以种土地维生,挣不了多少钱,有的人做田土还养活不了一家人,比如我大哥家原来做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一共四个人,只有一个半人的土地,幸好国家开革开放,现在全家都在外打工,日子过得不错,楼房也买了,车也买了,还有存款,所以说他们都不愿意在农村生活呢。


康QIONGJUN


农村娱乐设施太少了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城市待过,城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人也比农村多。一下楼就是超市、商场、饭店、KTV、游乐场等一系列娱乐设施。女神无聊的时候可以逛逛街,男生无聊的时候一起吃吃饭,打打球。但在农村,没有这样好的设施,年轻人没待几天就想回城里了。我记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我才愿意回老家,因为只有那时候,和我们一样的同伴也会回去的,这样会也不会怎么孤单。年龄代沟大现在基本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婆老太太,有的最远就去过县城,连省会都没去过,一问三不知,每次回去还要问东问西,跟她们说上许多,他们还是不知道。有时候给他们带回去一些新鲜的恭喜让他们看看,他们还要说就知道瞎浪费钱,买的都是什么呀,一点也不实用,甚至有的家长会催婚。我相信这是许多年轻人都烦的一个原因,而回到城里,大家物以类聚,玩得很尽兴。





榮歌


  1、农村收入太低。今年的玉米六毛多一斤,意味着两斤玉米才能买一瓶矿泉水,而生活君的老家地处太行深山,遍地是梯田,土质不好,再加上灌溉条件不到位,想靠种地挣钱,几乎不大可能。并且好多地块已经被撂荒无人耕种。

2、村里发展前景不大。村里三面环山,交通不发达,工业不发达,招商引资比较困难,留在农村,几乎没什么发展。

  3、务农不如打工。在家务农,几乎天天下田干活,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年景差的只够维持家里的伙食;年景好的一年落个几千块钱,而现在去城里打工,每月少说也能挣个三四千块钱,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季是当下很常见的现象!

图片源于网络

  4、80后不会种地。现在的70后已基本积累够经验,社会劳动力主要是80后,80后赶上了计划生育,再加上大学扩招,好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了大学或者大专,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好有出息,而如今的80后,大都已经不会种地,90后更不会了,有句话叫“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正是当下社会面临的窘境!

  5、农村的生活节奏慢。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习惯了外面快节奏的生活,再回到农村,完全是无所事是的感觉。

  6、好多农村人已在城里买房安家。80年出生的人现在已经奔四,积累了这么多年,好多都已在城里买房买车。

但是现在的农村也不是完全那么年轻人不想回农村。

家始终是农村的,跟不会断的,很多大老板都是农村出来的,有钱了在农村修套百多万的别墅,然后城市里面一套房子,现在很多都是,过年都是回老家过的,工作在城市里面而已。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编就跟小编点个关注和赞啊,更多的农业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啊,你看小编打字这么累,你跟小编一个星星我会很感激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