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其間使用的健康碼信息都是自己填寫,怎麼證明誰健康誰有病?

笑看風雲


信息是自己填寫的沒錯,也完全可以造假!但是一旦出現症狀,領綠碼時填寫的假信息就會被翻出來核實,到時候你就完蛋了。所以綠碼相當於就是一個保證書,填寫保證內容然後上傳,事發就有據可查。



諾諾巴比


疫情期間各地都推出了健康碼,可能細節功能略有不同,但是主要的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公民個人健康信息的申報,另一個是身份認證。這個很好理解,要申報健康信息首先要搞清楚申報人是誰,不然沒有意義。關於健康信息,申報人有義務如實填寫,但這並不是唯一判斷你是否有風險的信息來源,系統是打通了政府大數據資源的,還要根據大數據來進行研判,得出你的風險程度。比如說,你填寫的最近14天一直在本地生活,但是通過大數據查詢到你有一個乘坐飛機的記錄,那顯然你在撒謊。健康碼不是用來判斷你是否有病的,而是根據你的高危行為記錄來給出相應的風險等級提示。這個風險提示的算法也是動態完善的,比如判斷你是否來自疫區,是否與確診病人乘坐過同一交通工具,是否被隔離過。


藍山很藍


都認為信息是自己填寫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在居家隔離期間,社區工作人員或者網格員上門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連續十四天二十八次體溫測量的數據,構成健康信息的基礎,這些基礎信息,經過防疫人員研判以後,錄入健康人員信息庫,有了這些基礎信息以後,個人才可以通過平臺申請健康綠碼,否則,個人是沒辦法申請到健康碼的,只是這些健康基礎信息的錄入,是由工作人員完成了,個人呆在家裡並不知曉,而一旦健康碼申請成功,好像就只是由申請者個人填寫了一些關於個人的身份信息就領取了健康碼,實際上個人填寫的消息,是與工作人員填報的健康消息經過比對以後,個人才領到了健康碼,而這個比對過程,是由電腦完成的,並不是由個人填報一些個人身份信息就能領到健康碼的。


隨風10772533


這就體現大數據的一類作用了,隨著以後發展,最終手機卡,身份證,銀行卡,醫保…等等社會功能性卡證會合一,一張虛擬卡可以簡化一切,這是發展趨勢,所以你的一切行蹤,交易,都自動形成數據,對重大事件發生,能及時準確有效監控,調度,不僅給個人帶來極大方便,也更有利於國家調控。個人也不用擔心個人隱私,只要你不幹壞事,沒人關心你的數據!


世界看東方東方看中國


健康碼的基本信息是由本人填寫的,也就是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但是生成健康碼,是完全由後臺大數據經過演算生成的,所以不懂您提出這個問題是需要這個答案嗎?



Elizabeth丶Su


申請健康碼的時候沒仔細讀承諾書嗎???想吃牢獄飯,作假就行了[大笑]


HK東星烏鴉哥


只要如實填寫,就是真實信息。如果不如實,將來查出來,就要負法律責任


用戶2568685490595


你想的簡單,一部手機只能綁一個人,而每次都通過定位看你是否撒謊,你只要在低風險地區,沒有到高風險地區,基本就是安全的!屬於行程追蹤!


欣依浪朗


健康碼其實就是快速登記自己的身份證,每到一個地方,使用後都會有記錄,不接觸登記,省去了用紙筆填寫的麻煩!


大夜鷹


大數據時代,你只要填寫的身份信息準確,想隱藏行蹤很不容易。何況,如果填寫假的信息,需要承擔的後果也是比較嚴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