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蓮霧作為一種新興水果,其種植面積還比較小,目前在我國臺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等地都有種植,其中臺灣的種植規模最大。蓮霧品種多,目前種植面積比較大的是黑珍珠、黑金剛、大葉紅和紅鑽石等。蓮霧如果採用傳統的育苗方式,那麼育出來的苗子變異率比較高,童期比較長。現在向大家介紹蓮霧的高空壓條繁殖技術,這種育苗方式不僅可以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還可以提前產出,一般在種植第2年開始掛少量果子,5年樹可以產40公斤果子,20年樹可以產100~200公斤果子。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 蓮霧的高空壓條時間
  • 蓮霧高空壓條前的準備工作
  • 蓮霧高空壓條的方法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一、蓮霧高空壓條時間

蓮霧在3月至10月這段時間內進行壓條,其生根率比較高。由於蓮霧在高溼高熱環境下容易生根,所以建議大家選擇在氣溫高、雨量充沛的時候進行壓條。

但最近明顯是不能進行壓條了,寒潮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畢竟2019~2020年冬季是暖冬,暖冬與倒春寒是一對“孿生兄弟”。中央氣象臺這兩天發佈了寒潮藍色預警,這也是近十年最晚的寒潮預警了。

據天氣預報顯示, 27日河南、安徽、湖北、江蘇最高氣溫20℃變10℃左右,上海、浙江、湖南、江西、貴州、四川最高氣溫25℃變10℃左右;28日廣東、廣西、福建最高氣溫30℃變20℃左右;28日早晨河北中北部、北京、山西等地最低氣溫將降至0℃或以下,29日黃淮、江淮、江漢和江南大部最低氣溫只有4~9℃。今晚夜間到明天,西南地區東部、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不適合進行蓮霧壓條,等寒潮過去之後,溫度穩定在25℃以上再進行壓條。

二、蓮霧高空壓條前的準備工作

1.適當修剪

修剪的目的,一是改善光照條件和通風條件,二是減少養分消耗,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從基部把已經結過果的小枝、枯枝、徒長枝、病蟲枝從基部剪除。把過密的枝條疏剪掉,具體的剪口位置如下,做到疏密適宜。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2.材料準備

準備好鏟子、枝剪、嫁接刀、塑料袋、細繩子(比如塑料繩)和泥漿。泥土就地取材即可,用鏟子在地上把土挖松,加入適量水調成粘稠的泥漿,然後用鏟子攪拌均勻,再用手使勁揉搓泥團,反覆捶打大概半小時,使泥漿能堆成堆,不能過稀。有條件的可以在泥土中加入生根粉,這樣更有利於枝條生根。

當然,也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完全腐熟的牛糞和一定量的鋸末,讓基質的養分更豐富,讓土壤更疏鬆透氣,比例為6份土壤,2份牛糞和2份鋸末。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三、蓮霧高空壓條的方法

壓條是一項比較簡單的苗木繁殖技術,指苗木枝條在不離開母體的情況下壓到土裡面,入土的部位髮根後,將其剪離母體,變成新的植株的方法。具體有單枝壓條、水平壓條、波狀壓條、壅土壓條和高空壓條這幾種方法。

高空壓條是在枝條上環剝之後包裹上泥土,枝條不埋到地裡,而是懸在空中,所以叫高空壓條。首先要選擇健壯沒有病蟲害的、處於樹冠外圍的2~3年生枝,要求枝條的直徑為2公分左右。有人覺得徒長枝髮根快,想選擇徒長枝作為壓條,其實我們不建議這麼做,因為徒長枝的組織不充實,培育的苗子不夠健壯。當然了,老化的枝條也不宜選擇,雖然結果比較快,但是根系長得不好。

枝條環剝的位置應該在節的下方,從枝條頂端到環割部位應為30~50公分,用鋒利的嫁接刀在枝條上刻2圈,彼此間隔1公分即可,然後再垂直刻一刀,把皮層挑起去掉。然後用嫁接刀把環剝圈內的形成層全部刮掉,不能留下一丁點,不然以形成層強大的生命力,過不了多久它就會產生新的細胞從而使切口癒合。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特別提醒,壓條和嫁接是不一樣的,嫁接是保留和利用形成層,使接穗和砧木癒合;而壓條是使前後枝條不癒合,促進長根。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形成層是什麼,形成層就是皮層下面那一層薄薄的淡綠色的組織。由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從外到內,分別是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髓。形成層向外產生韌皮部,向內產生木質部,再生能力極強。韌皮部的主要功能是將葉片中光合作用的產物輸送到植物各部去。所以要徹底切斷韌皮部和形成層,阻斷養分向根系運輸,促使環剝部位形成根瘤,長出根系。用嫁接刀刮形成層的時候不能颳得太深,以免損傷木質部而枯死,因為木質部是運送水和無機鹽的部位,保護好木質部,使從根系吸收的水分和 無機鹽仍能通過枝條中央輸送到環剝圈以上的部分。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枝條結構


環割之後,將攪拌均勻的泥團包在環割處,使傷口處於泥團中部偏下的位置,泥團的直徑為5公分左右,長10公分左右,團成長橢圓形,包上塑料袋後,用手推擠調整泥團,使泥團完全貼合環割處。兩端用繩子紮緊,塑料袋不能出現破損的情況,保證泥團內的溼度。包紮方法如下圖。

蓮霧高空壓條,一株變多株!這樣環剝、包泥團、扎袋子!生根快!

在壓條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還需要經常檢查泥團,用手按壓泥團,如果泥團很硬,說明包紮太鬆或塑料袋破損,泥土失水了。此時應當加一些水,然後重新包紮塑料袋。通常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對於壓條附近的新梢要及時抹除,以免爭奪養分。

四、總結

蓮霧在3月至10月這段時間內進行壓條,其生根率比較高。壓條前要適當修剪,泥土就地取材即可,加入適量水調成粘稠的泥漿,使泥漿能堆成堆,不能過稀。枝條環剝的位置應該在節的下方,從枝條頂端到環割部位應為30~50公分,用鋒利的嫁接刀在枝條上刻2圈,彼此間隔1公分即可,然後再垂直刻一刀,把皮層挑起去掉。然後用嫁接刀把環剝圈內的形成層全部刮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