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在孫權掌政初期,周瑜和張昭可謂是江東政壇的重要人物,在真實的歷史上二人的地位與《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不同呢?這些不同是因何出現的呢?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周瑜




不同點一:張昭是周瑜推薦給孫策的嗎?

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中,周瑜向孫策推薦了張昭。後來孫策親自登門拜訪,張昭投效孫策。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張昭的伯樂。

正史《三國志》中是怎麼說的?

其一,周瑜與孫策的相識確實要遠遠早於張昭與孫策的相識。《三國志·周瑜傳》記載:“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從這個記載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兩點。第一點,周瑜和孫策是少年之交。第二點,周瑜年少時就到孫策家,去拜見過孫策的母親吳夫人(也是孫權之母)。

其二,張昭並不是在周瑜的推薦下成為孫策的部下。《三國志·張昭傳》記載:“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從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張昭是因為躲避戰亂而來到了江南,並被孫策委以重任。也就是說正史《三國志》中,張昭投效孫策並不是因為周瑜的推薦。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張昭


不同點二:孫策託孤時,對張昭和周瑜是如何定位的?

在《三國演義》中,孫策臨死前告訴孫權:“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根據這句話,周瑜和張昭是孫策的兩個託孤重臣,周瑜輔助外事,張昭輔助內事。

在《三國演義》中在孫策去世時附了一首詩,以總結和讚揚孫策:“獨戰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這首詩給讀者的印象是周瑜是孫策的首席託孤大臣,張昭並不被孫策所重視。

問題是正史中孫策的託孤是這樣嗎?

我們看看《三國志》中是怎麼說的:

其一,正史《三國志》中,孫策託孤時,並沒有說過“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這句話。有人會問,那這話是怎麼來的?答:這句話可能是羅貫中先生個人對張昭和周瑜的評價。怎麼講?

1.周瑜在孫權時期的表現是有目共睹,所以“外事不決,可問周瑜”這句話不用多解釋,周瑜肯定擔當得起。

2.“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如何理解?筆者認為至少包含了兩點。

(1)張昭是孫權的“蕭何”。《三國志·甘寧傳》記載:“寧(甘寧)謂昭(張昭)曰:‘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吳書》記載:“權(孫權)每出征,留昭(張昭)鎮守,領幕府事。”也就是說孫權帶兵出外打仗,張昭被安排負責留守後方,為江東集團發揮“蕭何”的作用。

(2)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下書孫權,要求孫權遣子弟入朝。張昭是什麼態度呢?猶豫不決。赤壁之戰前,張昭帶頭主降。在羅貫中看來,張昭對外事提出的見解確實難以與周瑜相比。

其二,《三國演義》中說孫策“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那麼正史中,周瑜是首席託孤重臣嗎?不是。怎麼講?

《三國志·張昭傳》記載:“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說的是孫策去世前,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帶領大家擁立孫權登位,並輔佐之。那孫策的首席託孤重臣是誰啊?明顯是張昭。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孫權


不同點三:孫策去世後,周瑜和張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排位?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中有兩段記述。

第一段:“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未決。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面議。”

第二段:“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權母吳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張昭二人至。”

根據《三國演義》中這兩段記述,我們可知在赤壁之戰前,周瑜在東吳的排位是在張昭之前的。

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呢?

其一,張昭在東吳具有特殊的地位。《吳歷》記載:“策(孫策)謂昭(張昭)曰:‘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就是說孫策去世前跟張昭講,要是孫權維持不了局面,你(張昭)就帶著大家幹吧。要是你也維持不了局面,就緩慢向西撤退,估計孫策說的應該是撤到淮南,以此為退路。

其二,周瑜的位置僅次於張昭,而且周瑜並不是一人獨掌軍權。《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範等為將率。”《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建安) 五年,策(孫策)薨,權(孫權)統事。瑜(周瑜)將兵赴喪,遂留吳,(周瑜)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這兩段記載說明什麼問題?

1.張昭是孫權的師傅,在東吳居於群僚之首,位在周瑜之前。

2.周瑜在東吳武將中的排位中排最前。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周瑜在江東獨掌軍權。比如,程普雖然排在周瑜之後,但是程普輔佐過孫堅、孫策、孫權,是三朝元老。周瑜只輔佐過孫策、孫權,是二朝元老。周瑜的資歷明顯不如程普。所以,周瑜是與程普、呂範這些將領共同輔佐孫權,只是位置靠前。

3.張昭擔任長史,周瑜擔任中護軍,能夠說張昭負責文事,周瑜負責軍事嗎?

不能。怎麼講?

周瑜與程普、呂範等將領在軍事上輔佐孫權,這個不用多說。關鍵是張昭在東吳到底做哪方面的工作?

《三國志·張昭傳》記載:“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孫策)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這段記載說明什麼?

說明在孫策時期,張昭相當於孫策的管仲,負責處理“文武之事”。

《吳書》記載:“及昭輔權,綏撫百姓,諸侯賓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權(孫權)每出征,留昭(張昭)鎮守,領幕府事。後黃巾賊起,昭討平之。權徵合肥,命昭別討匡琦,又督領諸將,攻破豫章賊率周鳳等於南城。自此希復將帥,常在左右,為謀謨臣。權以昭舊臣,待遇尤重。”這個記載說明什麼?

說明在孫權時期,張昭不僅是孫權的“蕭何”,而且還領兵打仗。

綜上,無論是在孫策時期還是孫權時期,張昭都負責處理東吳的文武之事,並不是單純地處理文事。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孫策


不同點四:孫策和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連橋關係?

有人會問,這跟張昭有什麼關係?

周瑜與孫策的連橋關係影響到周瑜本人與江東孫氏家族關係的遠近,進而影響到周瑜在江東的實際地位。

《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中記述:“(孫策)又喚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尊姑。早晚汝妹入見,可囑其轉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記述:“瑜(周瑜)曰:‘公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將軍主婦,小喬乃瑜(周瑜)之妻也。’”

也就是說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記述,大橋(以《三國志》中記載“大橋”為準)是孫策的妻子,小橋(以《三國志》中記載“小橋”為準)是周瑜的妻子。但是正史中是這樣嗎?不是。怎麼講?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也就是說在正史中,大橋是孫策的妾,小橋是周瑜的妾。孫策和周瑜儘管是連橋,但是他們並不是因為各自妻子而成為連橋,而是因為各自的妾而成為連橋。有人會問,這有什麼不同嗎?

三國時期是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里講究等級尊卑。從等級尊卑的角度講,周瑜與孫策因為各自的妾而成為連橋沒有因為各自的妻子而成為連橋關係近。這對周瑜在江東的地位是有影響的。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周瑜和小喬(橋)



不同點五:周瑜到底是否敢當眾與張昭發表不同意見?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經常當著張昭的面發表不同意見。例如:

其一,《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中記述:“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未決。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面議。張昭曰:‘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牽制諸侯之法也。然若不令去,恐其興兵下江東,勢必危矣。’周瑜曰:‘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足,將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質於人?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連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則見制於人也。不如勿遣,徐觀其變,別以良策御之。’吳夫人曰:‘公瑾之言是也。’權遂從其言,謝使者,不遣子。”

《三國演義》中這個記述很有講究。與正史相同的是張昭的態度還是猶豫不決,周瑜的態度還是反對孫權派人質去曹操那裡。問題是不同點在哪裡?

1.《江表傳》中記載:“建安七年,(曹操)下書責權(孫權)質任子。”也就是說曹操要求孫權派孫氏家族的子弟去朝廷當人質。《三國演義》中記述:“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也就是說,曹操讓孫權派兒子過來。《江表傳》的記載應該是準確的。為什麼?一方面《三國演義》是小說,《江表傳》是史書。另一方面,當時是建安七年,孫權的長子孫登還沒有出生。

2.正史中,孫權是把周瑜單獨帶到其母親吳夫人面前,三個人一起研究此事,周瑜發表了不同意派人質去朝廷的意見。而在《三國演義》中,當時在吳夫人和孫權面前發表意見的不只是周瑜,張昭等人也在場。等於說是周瑜直接當著張昭的面提出了見解。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在東吳的位置位於張昭之前,周瑜在發表與張昭不同意見時是沒有太大阻力的。

嘉靖本《三國演義》時間在毛本《三國演義》之前。在毛本《三國演義》中,吳夫人在肯定周瑜的意見時,並沒有引用正史中吳夫人所說的“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孫權)其兄事之”這段話;而嘉靖本《三國演義》中,基本引述了吳夫人這段話。這是為什麼?

正史中,周瑜與孫氏家族的關係是一個逐漸拉近的過程,而在毛本《三國演義》要讓讀者感到周瑜與孫氏家族的關係本來就很近。也就是說毛綸、毛宗崗父子在“幫助”羅貫中強化周瑜與孫氏家族的關係,拔高周瑜在江東的地位。

其二,《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中記述:“孫權商議欲伐黃祖。張昭曰:‘居喪未及期年,不可動兵。’周瑜曰:‘報仇雪恨,何待期年?’”這是周瑜又一次當著張昭的面反駁張昭,但是這畢竟是小說《三國演義》的記述。

有人會問,周瑜是不是從來沒有當面反駁過張昭的觀點嗎?

答:也不是。正史中,赤壁之戰前,張昭是主降的;周瑜是主戰的。周瑜在東吳議事會上發表主戰的言論,估計當時張昭也在場。有人會問,為什麼這個時候周瑜反駁張昭呢?因為這是東吳生死存亡的時刻,周瑜才挺身而出。不到萬不得已,周瑜是不會反駁張昭的。




正史中周瑜和張昭在東吳的地位與《三國演義》有何不同?

諸葛亮


《三國演義》為什麼要改變正史中周瑜與張昭在東吳的地位?

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形象。怎麼講?

其一,要明確一點。《三國志》、《資治通鑑》和《江表傳》寫作的時代都在《三國演義》之前,只可能是羅貫中借鑑《三國志》等史書寫《三國演義》,不可能是陳壽、司馬光等人借鑑《三國演義》寫正史。

其二,周瑜打贏了赤壁之戰,在後世的地位非常高。羅貫中所處的時代是在距離三國一千多年之後。後人看周瑜往往是從後往前看,而很少從前往後看。所以人們看周瑜,往往是看赤壁之戰以後的周瑜形象,這就容易把周瑜在赤壁之戰前在東吳的地位也理解高了。羅貫中對這一“大眾口味”是瞭解的。

其三,在正史中,張昭的地位比周瑜高,周瑜與江東孫氏的關係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近;赤壁之戰前,張昭是主降的,周瑜是主戰的。羅貫中之所以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寫《三國演義》時不但善於塑造人物形象,也善於把握讀者的心理。羅貫中意識到:

1.《三國演義》在聯吳抗曹上,要突出諸葛亮的形象。突出諸葛亮的形象,就必須把周瑜的部分貢獻轉嫁到諸葛亮身上。如果按照周瑜真實的地位去寫,就意味著周瑜憑藉自身的地位說服孫權有很大難度和阻力。那麼讀者就會把精力花在關注周瑜的艱難主戰和孫權的艱難決策上。這樣一來,諸葛亮的形象就難以突出了。所以,羅貫中要在《三國演義》中系統性地調整週瑜與張昭的關係,“幫助”周瑜減弱主戰的難度。

2.《三國演義》要寫赤壁之戰前,諸葛亮通過周瑜來說服孫權,就必須提高周瑜的地位,增強周瑜在東吳的分量,減少周瑜主戰在東吳的阻力。這樣才能夠讓讀者看到諸葛亮通過周瑜促成孫權主戰。所以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前,周瑜成了東吳大都督,成了位在張昭之前、級別在程普之上的東吳一號重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