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個和尚沒水喝”,本人卻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對此你怎麼看?

鍾振濤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個人時,多勞多得,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回報,投入與回報成正比。

兩個人時,兩人都不願意像一個人那樣拼盡全力的付出,所以一樣的時間成本卻無法得到原本應有的收穫,甚至收入減半。

三個人時,各自都希望可以不勞而獲,不願意平等付出勞動力。而三人中又不存在領導人物,人人都只為了實現自己的小我。當每個人只看重自己的既得利益時,這個團隊就失去了凝聚力,大家都以自我為中心,無法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更不可能將利益最大化。每個人都害怕自己比別人付出的多,三人本應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卻因為不能合理的分配勞動力,導致財富收益不增反減。因此,三個和尚自然沒有水喝。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段話說明了孔子治學的謙卑。只有抱著“人人皆師”的心態,才能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讓自己變成更優秀。

這兩句話,一句是告誡我們不能只看個人利益與眼前的得失要顧全大局合作共贏;另一句是告誡我們無論身處怎樣的位置,都要有一顆謙卑的心不斷學習、校正才能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我個人認為這兩句話之間並沒有什麼矛盾之處,一句說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句說明為人處事的態度。


春雨香香香


三個和尚不也給你上了一課麼


整點小料


第71個問題,三個和尚沒水吃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二者是不相沖突的,他們沒有水吃的主要原因是相互依賴誰都不想擔起責任來,各自認為我偷一會閒還有對方呢,結果錯過了時機最後誰也喝不到水。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呢,就從三個和尚擔水這件事上,他們都從對方學到了自私自利,優其是三個和尚中有一個比較聰的一個,下一次他就知道怎麼對付另外兩個了,當然這是反面的師焉了[我想靜靜]你最好舉幾個正面的師焉啊。[我想靜靜]


自然與和諧


我覺得,這個問題講的是人性,既對立又統一,人既懶惰又勤奮,即有長處又有短處,有好的念頭又心存惡念,就像易經中的陰陽,陰陽並存,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彼此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屬於大全,而這兩個故事都是從片面的角度去講述!自然意義是不同的!


小宇鴿


這是不同的層面,三個和尚沒有水喝。是描述的,描述的過度的自私。你靠我,我靠你,你靠他。三人別行必有我師。描述的是人的認識,不同人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件數。所以三個人中肯定有一個的認識比你更深遠是你學習的東西。


無為一生2


如果三人行的人就是那三個和尚呢?


江小小豆123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或啟示。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從個體自我修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角度突出的是對外界思想的吸納,具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之意,而不過多糾纏是否存在或多大程度存在差異或衝撞,胸懷和眼界也更加寬容和開放。

“三個和尚沒水喝”是從團隊合作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角度強調的是對可能阻礙團隊合作的人性的某些弱點的檢視,並由此探尋改善或者建立符合團隊合作要求的流程規範或組織安排,雖然詼諧但很有深意。


煙雨榕容


三人行,必有我師。行,是實踐。不是懶惰。三個和尚是推諉懶惰,所以沒有水喝。三個和尚也是你老師啊。反面教師,他們數導你,人再多,相互推諉不做事,將什麼也幹不成[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袁本淼


從目的性的“心態”去揣摩人性。就能夠區分開兩種的分別。


習者醜神


沒水喝就是必有我師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