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拼音的声母韵母能对应上英文26个字母,完全不能想象?

张小龙


拼音的诞生,起初并不是为了给国人学汉字用,而是为了给外国人学汉字用。


洪流一生笑


可怕,这个问题我前几天和朋友讨论过,之后没有搜索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东西,今天就给我推过来了。当时我认为拼音是后来造的,在英文引进之后,因为从未听说过古文带拼音的,所以在英文引进之后根据英文造出来拼音的读音,就有了现在的拼音


杜小颖的家长啊


一帮人答非所问的

现在我们学习的拼音叫做汉语拼音只用于标准普通话文字读音学习和辅助不参与实际文字书写。

在拼音之前我国还有民国时期流行58年大陆停用还在台湾流行的的注音符号,以及更早的古代反切

58年起中国大陆用 26个英文字母 代替 汉族注音符号 标注读音,拼音与字母书写方式是一样的,但拼音有声调符号和声韵母,与英文读法完全不同。

造成这种英文字母是拼音,或者拼音是英文字母的疑问是正源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批准公布推行了《汉语拼音方案》,将民国以来使用的汉语注音符号改为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音的读写方式。

下面是汉族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的百科解释

一汉族注音符号

汉语注音符号(Chinese zhuyin),简称注音符号,又称注音字母,是为汉语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作蓝本,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

注音符号原共39个,排列照“三十六字母”顺序以“ㄍㄎ”开头,1920年改订顺序,增加一个“ㄜ”共计达40个。注音初期以读音统一会所定字音为准,故有“ㄪ(万)v、ㄫ(兀)ng、ㄬ(广)gn”三个符号,后改以北京音为准,“ㄪ(万)、ㄫ(兀)、ㄬ(广)”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 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的称呼是“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相对于拼音来说,注音符号有时简称注音。目前在中国台湾地区,小学生在学会汉字书写之前,会先学习注音符号作为中文字的替代写法。在生活实用上,注音符号也用在标注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输入法。

二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目前中国大陆全面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汉族注音符号在中国大陆并未废除只是已经不普及了,所以56年以后出生的人已经不认识了,目前在我国台湾仍在使用。




建建的贱贱


英国有音标知道吗?英语怎么读是靠音标拼出来的!

那英语系的外国人(特别是神父)到了中国,学中文的时候就直接汉字标上自己的音标发音(象你学英文一样thank you标成三克油)!有神父经过合理化、统一了标准,这就是汉语拼音方案的雏形!当时由于中国没有统一文字发音,许多采用了广州话、上海话标注,呵呵……上海发音"香海"就是方言发音!

那时候可不止一种汉语拼音,使用的多有法语、意大利语、德语、俄语……

新中国成立后,认为这是识字扫盲的好方法,为了统一全国文字及发音(想起秦始皇)决定制定标准!但是原有的各种标准全不采用、包括俄语,进行统筹!而是采用拉丁语(不是英语),和英语差不多最大的原因是中文有声调,有些国家字母就不能用(俄语等上面有声调一样的杂物),英语的上面很干净……

但是英语的韵母少一个……采用了德语的"乌"!

好了……汉语拼音方案是欧洲神父发明的,但杂乱、容易造成混乱……中国后来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优化制定的!

最大的成果是:全国扫盲成功,避免了象越南等国那样……法国神父创造的越南语拼音成为国语!

第二大的成果是:顶住苏联的压力,采用了拉丁文!


新晴辛静


汉语拼音方案是集各家之长的集大成产物。在世界各国语言中最先进的是拼音化的文字、看到文字按一定的规则(有很多例外需硬记的、几乎任何文字在发展形成中必定有意外约成的地方)、就能发音读出这个文字、而英语是最合适的、而英语的特点是字母少只有26个、而英语的辅音汉语几乎能全部借用、元音经过组合后完全适用于汉语的韵毋、所以在汉语拼音发展的道路上最终借用了英语26个字母是最合理的结果。学习汉字最大的困难是不但记住如何写还要知道如何读、没有人教只认偏傍往往念错、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中的规则后、一个汉字标上拼音及声调就准确有了读音、这是书面汉语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极大的进步。

汉语拼音的发展之路是漫长的、近代史中最有影响的、后来被民国时期推荐应用的是由黎锦熙等学者推出的注言字母、现存老的新华字典上还有它的身影、这些注音字母就像曰文的片假名差不多、五十年代初期还在小学应用、后来1958年正式启用汉语拼音字母方案后、逐渐取消、我1950年进小学时学过一点几乎全忘了、到了初二正式学习拼音字母、根基很差、不如子女们学得扎实、经常请教他们。

英语26个字母借用得十分得体和合理、尤其是i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添加y,u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应添加w、使拼音显得大气正规,而唯一没用上的声母v、因为普通话中无此声母、唯独应用英语中没有的u上面加两点(德语中有此字母)、看来可以改进用v来代替它、(但破了声母借用为韵母的规定、可能最终沒用v来代替的唯一原因)。


王庆元


拼音是要毁灭汉字的方案。只是一时没有得逞而己。目前还是逐步渗透。由于拼音导致的提笔忘字现象正在扩散中。汉字早晚毁于拼音。


王啊肥


其实对应不上,但是为了对应的上,国家对汉语拼音做了优化。比如i这个音节其实对应了三个音标,e也一样,还有,最明显的是zh,ch,sh,ng,这些虽然是两个字母写出来的,但其实表示的是一个音节。汉语的拼音规律是没有复辅音,但你看zh,ch,sh,ng都是复辅音,就是这两个字母都是辅音字母。这跟汉语的语言规律是冲突的。

所以在汉语里面,我们把zh,ch,sh当做一个字母来看待,因为要给这些音节单独造一个字母的话就跟英文的26个字母对不上号了。影响汉语国际化啊。

把实际情况给你介绍清楚之后,现在关于拼音的声母韵母对应上英文26个字母的事情,你能想象得到了吗?


闲白社


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外国人发明的,当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语,用英语发音标注汉字的读音,就跟我们学习英语会用相近读音的汉字标注英文单词是一样的,这种方法在传教士内部流传了很多年,后来一代一代的完善改进,被中国人拿来用了,在汉语拼音诞生之前,中国人学汉字都是切音法。


x46793982


静下心来想一想就明白这道理了。别说是英语了,你就是用俄语,用西班牙语,用法语的字母去为汉字注音,也是大同小异。道理在哪呢?

因为不管哪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人!人的发音器官大致相同,所有的音素也是大同小异,于是他们各自语言文字的字母自然能拼出类似的声音。

汉语拼音方案是领导人决定了用英语字母的,不是巧合。[呲牙]顺便说一句,v就没有。


牛小歪


这个疑问也是我刚学英语时候的疑问!不知道中文的拼音是谁发明的,却片面的反应了世界文化的类同,只是按照目前人类的认知还不能解决,估计等科学发展到最后会有确切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