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是一艘船,每個會員都不是乘客!

商會就是一條船。當你加盟了一家商會,你就成為這條船上的一名船員。這條船是滿載而歸還是觸礁擱淺,取決於你是否與船上的所有船員齊心協力、同舟共濟。

一個商會的發展需要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就像一艘船要破浪前進,需要全體船員各司其職,共同配合,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一樣。

這也是我們非常推崇的理念。我們一直不斷的在告訴我們的合作伙伴:我們都必須樹立“這是我們的船”的理念。

也就是說,每一個會員都應該把自己服務的夥伴看成是一艘船,一艘自己的船,這樣你才會竭盡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主動、高效、熱情地完成任務,用心去打造屬於自己的“船”;還要將你的上級、同事看作是和你同舟共濟的夥伴,你們是一艘船上的合作者,而且只有每一個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艘船才會前進。

商會是一艘船,每個會員都不是乘客!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將和這艘船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與船同生死、共命運。所以,你不但要為你的船貢獻自己的全部能力,你還要保護你的船,不讓它在中途拋錨。

這也就是我們強調的“主人翁精神”。

有位名人曾經建議:“不管你在哪裡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會員,而應該把商會看作是自己在經營。自己的事業生涯,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不管什麼時候,你和大家的合作,最終受益者也是你自己。”

但是,這種心態在當今的職場卻是並不多見的,他們總認為:“商會是大家的,我只是普通一員,付出得再多,最後得到好處的永遠是很小。

因而,我們說商會就如同一艘船,它需要所有船員(會員)全力以赴、共同配合把船划向成功的彼岸,同時,這條船也承載著它的船員(會員),避免他們掉入大海。

其實,船長和會員都是這條船上的一員,只是分工不同,角色不同而已。在商會這條船上,會長是船長。這個職位賦予他的不僅有權利,還有責任,他思考船的航向,要避免觸礁或者碰到冰山,還要保障一船人的安全。

你一旦進入一家商會,就如同上了一條船,你唯一的選擇就是盡職盡責地完成好商會給予自己的責任,每一個會員也都是這樣,才能保證船在中途不會出問題,因為,誰也不希望船在茫茫的大海上拋錨,甚至有意外或者事故的發生。

商會是一艘船,每個會員都不是乘客!

從這個意義上說,會員也是商會的主人,商會的興亡不僅和商會里每一位會員的資料共享有著直接的關係,而且還維繫在商會的每一位會員身上。特別是在如今疫情打擊下,商會更應齊心協力,同舟共濟。

船長要有全局意識。管理者有信心,員工自然也會受到感染和鼓舞;另外,管理者對疫情帶來的衝擊要有一定的預估,並做好預期規劃,從而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

全體員工同舟共濟,創建企業命運共同體意識。此時管理者應加強與員工的溝通,透明收支情況,與員工齊心協力共同承擔風險,共度難關。

與其他利益相關的船隻合作。企業管理者應與利益相關者積極溝通,特別是上下游企業、金融機構等支持。並善於藉助大船,大船力量大抗風險能力強,中小企業應主動尋求與大企業合作,探索合作共贏方式。

去除負擔,“輕舟”前行。中小企業要不等不燥,積極自救,果斷捨棄一些非必需資源,留下核心人員、核心資源,開源節流。

”沉舟側畔千帆過“,各中小企業若能度過此次難關,定能迎來消費和投資的大好環境,加上經過疫情錘鍊的企業精神,定能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

所以,上了商會這條船,就必須和商會共命運,必須和會長同舟共濟。這個道理在你剛入會時,就應該明白。會長是掌握商會發展方向的人,是決定商會存在與否的人,那些能夠與會長同舟共濟的人,才是商會真正的主人。

記住:在這船上,你是主人,而不是一個乘客!因為如果你是乘客,那麼,對待商會的態度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一旦這條船出現問題,你首先想到是自己如何逃生,而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度過危機。

在商會團隊裡,會員企業範圍的界定,其實只是每個人所該做的最小範圍。對商會的付出有著雄心和熱情的會員,決不會將自己侷限在固有的付出範圍之內,他們知道要想在商會這個舞臺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須不斷尋找學習和宣傳的機會,擴大自己對商會的貢獻。

中國商會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