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瀋陽新社區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盛京物語

“沈飛”,很多人知道,

卻少有人瞭解。

甚至,還帶些許神秘感~

它的歷史很長,

伴隨著瀋陽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它的歷史也很短,

成長的過程中,簡單明瞭!


炮火中誕生的“沈飛”,

有自己的機場。


“沈飛”所在的位置,

有一條試飛跑道,

現在那一區域叫“沈飛機場”,

它的前身叫北陵機場。

瞭解瀋陽城歷史的人都知道,

在北陵機場之前,

瀋陽已經有於洪機場和東塔機場,

一個是軍用為主,一個是民用為主。

建北陵機場完全是張學良為了擴充空軍、

建立東北航空工廠的考慮。

至於張學良選定在北陵附近建機場的原因——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皇姑文史資料》記載:“橫亙東西,位於瀋陽市區北部畫一條線,起點是輝山,沿著天柱山一路走來,經過東山咀子、二臺子,再到隆業山(北陵),最後到塔灣為終點,這條線被譽為瀋陽的’龍崗’地脊。”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被扼殺在搖籃中的

東北航空工廠


1930年,張學良一邊著手興建北陵機場,

一邊與荷蘭弗克飛機制造公司,

就建設東北航空工廠的相關事宜進行溝通。

弗克公司非常積極,

除了派專人來瀋陽協商建廠事宜之外,

還特意派了兩名飛行員,

駕駛兩架戰機為張學良作飛行表演。

通過空中飛行和地面參觀考察,

雙方對建廠事項達成一致,

很快就進入了建廠的準備工作。

但“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瀋陽,

張學良建設東北航空工廠的計劃隨之破滅。

在“沈飛”航空博覽園二樓東廳展出的一塊石頭界碑,

上書“滿航”二字,

是數年前北陵附近施工時挖出來的,

這是日本侵略的又一鐵證。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飛機不夠,咱們就飛兩遍”


1945年日本投降

國民黨搶先佔領了北陵機場

成立了北陵空軍站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

解放軍航校接管了北陵空軍站

成立了東北航校機務處第五廠

1949年發生了一件對於沈飛很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

由於當時“飛機數量少了點”

只有17架戰鬥機,

周恩來總理就說:

“飛機不夠,咱們就飛兩遍。”

於是,前面領飛的9架P-51野馬戰鬥機,

帶彈飛過天安門上空後,

又轉了180度,

進行了第二遍受閱飛行,

當時開國大典的P-51野馬戰機,

都是在沈飛成功修理的。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沈飛的:“諸葛會”


在1950年11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赴朝作戰,

當時的丹東沒有可供起降的機場,

瀋陽就成了志願軍空軍的後方基地,

這個基地就是當時的北陵機場。

當年,王海、李漢、

趙寶桐、範萬章等著名戰鬥英雄,

赴前線作戰都是從這裡起飛的。

李漢擊落了美國F-80飛機,

他所駕駛的米格-15飛機就是由“沈飛”組裝的。

當時的“沈飛”,

除了負責組裝和修理飛機外,

還生產飛機副油箱。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副油箱的作用,

當時,由於航程短,所以需要副油箱,

每架飛機懸掛兩個副油箱,

遇到敵機,立即扔掉,投入戰鬥。

增強飛機的靈活性,

所以副油箱的需求量很大。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可是,當時一沒圖紙,二沒原材料,

況且從來沒有生產副油箱的經驗。

這可難壞了當時的熊焰廠長,

當時的熊廠長,32歲。

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一表人才,

他趕忙將廠黨總支書記張世修,

和技術人員召集起來開“諸葛會”,

決定先用馬糞紙,

就是東北鄉下的窗戶紙,這種紙韌性好一些。

做成蒙皮,再和上豬血、桐油和石灰當粘接劑。

結果一試驗,四處漏油,失敗了!

又用白鐵皮代替馬糞紙,用鉚接連接,

誰知一測試,強度合格,

但氣密性不好,鉚接處漏油,又失敗了!

這時,有人提出:

用焊錫把鉚釘頭包住,

再將蒙皮對縫處焊死,

沒想到這一招還真靈。

漏油的問題解決了,

就這樣,熊焰帶領大家,

共交付了近萬個副油箱,

還得到了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的高度讚揚!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沈飛修理廠改建為製造廠產生的分歧


因為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我軍深受敵軍轟炸之苦,損傷嚴重。

於是建設航空工業的緊迫議題,

就被提到了議程。

當時,就沈飛是否由修理廠改建為製造廠的問題,

發生過分歧——

有的認為,瀋陽地處東北前線,

距朝鮮太近,隨時有遭到敵機轟炸的可能,

在瀋陽搞飛機制造不理想,

不如另起爐灶,擇地重建新廠;

有的認為,沈飛基礎好,

有機場、廠房和設備,

特別是已經修理了大量飛機,

還有一支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

只要擴建一下,

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飛機制造廠。

最後,為適應抗美援朝戰爭和空軍建設的需要,

黨中央決定加快我國航空工業創建的步伐,

1951年4月17日,

中央下令將空軍工程部管轄的工廠,

除少數幾個氧氣廠外,

全部移交給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

同年6月29日,

沈飛第一任廠長熊焰代表

“空軍工程部東北修理總廠第五廠”

和“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

正式辦理了移交手續,

“五廠”更名為“國營第112廠”,

這一天也成了“沈飛”正式誕生的紀念日。

然而,當時的112廠廠區面積僅31萬多平方米,

全部建築面積不到5萬平方米,

機器設備共232臺,

絕大部分是破舊的皮帶機床,

職工647人。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這就是我們第一任廠長熊焰

第一任黨總支書記張世修

航空工業局首任局長段子俊


就這樣,1951年的6月29日,

咱們沈飛誕生了!

代號112,一直沿用至今!


沈飛裡神奇的榔頭


面對大量亟待修理的飛機和發動機,

黨中央、政務院發出

“全國支援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

並於1951年8月對112廠進行擴建。

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親自批准建設經費,

表示“要物給物,要人給人”。

這次擴建後的112廠到1952年上半年,

新增機器設備360臺,

人員已達千人,成為重要的飛機修理廠。

這裡可以插播個小花絮,

就是在20 世紀 50 年代初時,

在黨中央“全國支援國防工業建設”的號召下,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

精挑細選了 936 人,

遠赴東北支援剛剛成立不久的沈飛。

這些人絕大部分是成熟的技術工人,

他們來到沈飛後,

大多成為生產技術的骨幹。

眾所周知,上海是知名的大城市,

當時的沈飛還是在廢墟上建設的關外之地,

只有幾座日偽時期留下來的

破舊廠房和一座面積不大的舊辦公樓。

飛機場的周圍,是一片荒蕪的農地,

散居著幾戶農家,

疏疏落落的高粱地、苞米地,

幾座敗墓荒冢,散落在蓬蒿、亂石堆中。

這裡的生活環境、工作條件與上海相比天壤之別。

除了生產和居住條件差,還有飲食。

當時的工廠食堂有大小灶之分,

大灶是高粱米飯、玉米窩頭

和一碗白菜、茄子之類的大鍋菜,

每人每月伙食費 8 元錢;

小灶的主食以白麵饅頭、花捲為主,

有時也吃點大米飯,

每人每月伙食費 12 元。

陳阿玉是浙江省黃岩縣人,

從生活條件優越的上海來到沈飛,

他成為一名型架鉗工。

當時正值航空工業的初創起步時期,

工作和生活條件很艱苦,

吃著高粱米飯,

住著日偽時期留下的勞工房,

夏天漏雨,冬天透風。

陳阿玉的工資收入比在上海減少了一半,

其上海的親屬生活也很困難,

但陳阿玉沒有動搖,

還鼓勵一起來的工友克服困難,堅持留下來。

時間長了,由於他鉗工的技藝高超,

被國家稱為“超八級”鉗工。

工友們都稱陳阿玉是“神奇的榔頭”,

陳阿玉也是沈飛成立後,

第一個榮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的國家級勞動模範,

並出席了第二機械工業部和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這裡有無數人關於藍天的夢


言歸正傳,回到沈飛,

1953年11月7日,考慮生產需要,

北陵機場正式移交給“沈飛”。

“沈飛”的試飛車間也由廠區遷至機場,

並開始組建較為完備的試飛站。

瀋陽北陵機場也正式成為

“沈飛”的一部分,

“沈飛機場”由此得名。

“沈飛”轉入噴氣式殲擊機制造後,

為適應飛機的試飛要求,

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

先後對機場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改建,

機場的功能有了很大提升。

沈飛先後研製生產了40多種型號,

數千架殲擊機並裝備部隊,

填補了一系列國防建設的空白,

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譜寫了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恢宏篇章!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大家熟知的,

我國第一代艦載機殲15飛機,

就來自沈飛,

一架架戰鬥機彷彿暢遊藍天的利刃,

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祥和。


沈飛很硬氣,

一架架戰鬥機從這裡騰空而起,

用鋼鐵之翼呵護著祖國藍天。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沈飛也很溫柔

記憶深處

有個小小的孩子

手中拿著紙飛機

在沈飛家屬大院裡

高聲喊著

“飛咯!飛咯!


如今

......

曾經在那片紅磚大院裡的孩子

都去哪裡了?


提到“沈飛”你會想到什麼?


提到沈飛,

那就一定要說說,

也有連成片的蘇式紅樓家屬區,

那裡成為我們,

對三臺子標籤化的印象。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在松山路兩側,黃河大街以西,這些連片的蘇式建築風格,集中在三到四層的紅樓,是當時沈飛工人的宿舍區、家屬樓。

在老人們的回憶裡,當時能進沈飛這種單位,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別人知道了都羨慕得不得了,工人也覺得光榮。廠裡待遇好,工資和補助比普通單位的都高。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這些紅樓建築大多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作為重點軍工企業的沈飛,最初的一批工人從全國各地召集而來,工廠的宿舍是前蘇聯專家幫忙援建的。

在61平方米的“大屋”內,最多的時候住過三代7口人。當年人們都羨慕能分到這裡的房子,那是身份的象徵,是公家人,是軍工廠的職工,住三臺子是一種榮耀。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這些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紅樓在時代的變遷中,依然保留著那個年代的歲月感,紅色的標語,塗著油漆的窗框。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高樓大廈新式住宅不斷拔地而起,城市邊界逐漸被吞噬,很多人覺得三臺子已經從封閉的小環境中走向新的世界。


如今仍然留下的蘇式紅樓,安靜的矗立在三臺子,像老人一樣和你講述著他的歷史故事。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三臺子、沈飛、蘇式紅樓,

當這些標籤逐漸開始泛黃褪色,

大家熟知的“沈飛”,

將進行局部搬遷,

項目週期預計為七年,

其中規劃論證審批週期為兩年,

建設週期為五年。


老盛京 | 國內最神奇的企業,代號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