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的時候,鍾南山強調過人們再吃野生動物,病毒還會襲來。武漢疫情為啥再度發生?

麥田裡的守望者5


準確來說是在2006年11月7日左右,在總結非典疫情的抗擊工作回答記者採訪的問題過程當中,鍾老先生當時已經給世人提了醒,而且告誡南方人要戒掉吃果子狸的習慣。並且早已經斷言說,如果我們不改變這個習慣,病毒有可能還會席捲而來。那麼預言此次真的已經應驗了,以後對於野生動物的管控估計更加嚴格。下面是2006年鍾老先生對於記者的提問做出的回答。

鍾老先生做出的回答

記者:最近,您針對廣東非典元兇果子狸重上餐桌的問題,警告人們吃果子狸有潛在危險。請問,非典是否會由此捲土重來?我們還該不該吃野生動物?

鍾南山:外省很少有吃果子狸的,果子狸在外省沒有SARS病毒,只有在廣東野生動物市場才從果子狸身上檢出SARS病毒,這要引起廣東警惕。非典也許不會捲土重來,因為我們已經基本搞清了SARS來源,找到治療非典的有效方法。但廣東人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確實要改掉了。


為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

因為我們國內的科研工作者不停的對病毒進行攻堅克難,其中在雲南地區發現蝙蝠體內攜帶有至少200種以上的病毒,包括十幾個屬的狂犬病、冠狀病毒等,以前的時候我們不吃蝙蝠,包括現在也不是蝙蝠。但是有些人為了吸引眼球,就是做出來一些讓人噁心的事。

果子狸可能是媒介:蝙蝠雖然是一個“活毒庫”,但是他不直接的接觸於人類。肯定是和一些野生動物共存,通過某種媒介,這種媒介最可能就是野生動物。而且在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檢測出來的病原體佔陽性的高達42.4%,也就是說新型冠狀病毒矛頭直接指向這裡。

馴養野生動物怎麼辦?

目前已經將40多種野生動物列在了管控範圍之內,其中包括娃娃魚、雉雞等,但是這只是暫時的一段時間的野生動物管控。有很多野雞養殖場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有些野雞經過人類的馴化,已經成為我們的“家禽”,在某些程度上已經不屬於野生動物。

從事野生動物馴養工作的某些養殖站或者是合作社不用擔心,目前對於野生動物的管控只是暫時的。而且相關的人員已經向農業部門反映情況,以後估計會將雉雞等排除在管控範圍之內。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非典疫情在2002年爆發,新冠疫情是在2020年爆發,兩者相隔18年,人們對病毒的觀點,意識有所疏忽、有所淡忘了,隨著時代的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吃穿新、奇、特就是一種自我膨脹……於是人們想著吃的花樣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烤串、野味、海鮮之類的,吃多了非但沒有滋補益氣,反而恰得其反,特別是野味……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吧!野生動物本身就自帶許多的病菌,通過這次疫情,更讓人類知道,珍惜動物,拒絕野味!


浙東守望者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保護動物,人人有責。動物本身攜帶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很多人濫捕濫殺,滿足口腹之慾。也把細菌和病毒帶給人類,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希望國家加強立法,立法,保護動物法,保護野生動物法,拒絕惡意繁殖,買賣,偷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刑重罰,才能真正遏制這種現象,創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明社會!!!


苗潤子


人吶,往往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吃野生動物的往往都是有錢人,據說熱生動物一點都不好吃,還不如一般的雞鴨魚肉,但是有些人是為了嚐鮮,有些是為了獵奇,有些是為了炫耀,有些是博人眼球,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但偏偏這些就是人生百態!



小柯柯嗑大片


國有法,治標先治本。無論是哪裡的山,從來不缺獵戶,幾十年來,花樣捕獵,二十多年前的土槍,後來是埋電雷,反被電雷雷死了自己,有人誤入歧途被雷廢了。再後來又換成夾子,村裡不缺三條腿的貓,三條腿的狗,一隻腳的雞,也有人一個不小心一腳踩上就被夾子獵了,山裡珍禽,,,,!


忘憂谷靈兒


[摳鼻]人和人能一樣麼,別想太多,這次疫情過去,還會有人偷摸吃野生動物。吸毒販毒違法犯罪,基本抓到重判。那也沒杜絕。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火柴震驚部


因為愚昧是治不了的。

愚昧的人對於很多事情的判斷是基於經驗而不是知識,但是以人類目前的壽命來看,知識的準確性高於經驗,通常如此。但是愚昧的人偏偏還是自信的,堅信自己的理論和判斷是沒有錯誤的,因此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做錯誤的事情。

對於野生動物的食用主要是基於一些民間說法,認為野味具有更好的味道和更高的營養價值,事實上並非如此,野味只是產量不如養殖的高,因為都是同種物種或者相似物種,不存在營養價值高低一說,而且野味本身沒有經過任何檢查,危險遠高於營養價值,如果是理性分析來講,必然不會選擇食用野味。


榻榻米的榻榻


無視歷史教訓的人,必將重犯過去的錯誤!武漢疫情的發生,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乒乓球804


有刑法,有牢房,有人要去試,那只有依法嚴懲。除掉野生動市場,人民健康才有保障。


平地木水


時間久了,好了傷疤忘了疼,再說吃了的有得遭報應了,沒吃的想試試[捂臉][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