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价格遭遇暴跌,相关企业应该怎么自保?

热爱1118


我是财经领域创作者刘兴国。昨天写了一千多字的回答,不见了。今天好不容易又找出来这个问题,重新来回答。

昨天晚上回答这问题的时候,才356个回答,今天回答已经变成475了,增长非常快。这确实是一个热点问题,很多人都感兴趣,都积极参与了问答。但却没有几个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几乎所有的回答都被折叠了。被折叠了是啥意思?相信凡是参与悟空问答的人都知道。

首先,非常赞同@楊楊461、@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等人的观点,目前口罩价格的下跌,应该属于价格的正常回落。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短缺,在部分不良商贩的炒作与恶意囤货的推动之下,口罩价格大幅上涨。目前看,疫情总体上得到了控制,对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自然也就相应减少,口罩继续炒作的空间已经没有了;而且在疫情快速扩散期间,为了协助国家做好疫情防控,不少企业都纷纷响应政府号召,临时转产生产口罩,连富士康都有了口罩产出。所以目前价格大幅回落并回归到以前的正常水平,也是合理之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其次,说说企业如何自保的事。尽管口罩价格暴跌是正常的事,但对企业来说,确实会带来很大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应对,以尽量将口罩需求与价格的短期大幅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个人认为,目前口罩企业的自救出路,大致有三条,两条属于主动出路,一条属于被动出路。

其一,企业应根据当前疫情变化趋势,及时对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调整,即主动转产自救。目前口罩需求紧张态势已经明显扭转,但总体需求仍没有大幅下滑,这为企业安排平稳转产提供了空间。只要企业提前做好转产准备,应该来得及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口罩价格的大跌,对企业生产运营会有较大影响,但不至于是致命性的。

其二,企业可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将口罩出口到国外疫情爆发国家,即主动开拓新市场自救。虽然目前我国疫情整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的漫延仍在继续,不少国家的扩散有加快趋势。截至目前,国外确诊病例数都已经超过中国了,不少国家的确诊人数都超过了1万人以上。所以,在国内需求下滑的同时,国际需求正在持续攀升。如果能够顺利打开出口市场,企业自保自然应该没有问题。

第三,企业可以借助政府收储机制来自保,即被动等待政府救助。国家发改委前段时间明确表了态,在疫情结束后,过剩的口罩产能将由国家统一收储。这也是遭遇多次大规模暴发疫情影响后,国家所总结出来的深刻教训。以前由于缺乏防疫物资储备机制,所以每次面对突发疫情,都会遭遇防疫物资紧缺困局;为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所以决定建立口罩产能收储机制。这一方面可以为今后一旦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可以快增加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当前积极参与防疫物资供给的企业吃下定心丸。既然有口罩过生产能的国家收储,那么再怎么样,对口罩企业的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实在不行,卖给国家总能收回来不少投资吧。


刘兴国


没什么自保不自保的,也没必要浪费那么多数据,前期做口罩的都赚大钱了,这叫有经济头脑,有眼光,以前批发3分钱的口罩,卖到几块钱几十块钱一个,什么利润?疫情过后,不降价那还真是怪事了,已经上设备的照样挣钱,但往后再盲目上设备的,就不一定了,所以说,别担心,胆儿大的早饱饱的了,跟胆儿大的屁股后面的,喝点汤也饿不死,跟喝汤的后面,就够呛了。


菜根979


在疫情刚开始时口罩脱销,所有生产企业已大赚一笔,不是讲生产厂家赚昧心钱,而是最起码销售成本下降、资金周转迅速、利润相对高些,现时暴跌加上顶多销售费用要增加一些,相应赚的少一点利润低些,但是保质保量薄利多销诚信经营还是可以赚到钱的,不要光想到大笔赚钱,正常经营销售就行。


用户只有认命


说一句不好听的,新开企业,在新开之前都想好了,主要这几个月能回本,其他就是赚的,还怕不能自保吗?现在个个都是做订单的,根本不存在存库,也不压资金,你想多了,回本了,大不了疫情过去了机器卖掉,


人生画语


再跌一样赚,只是没开始那么豪赚,平时卖一两毛钱,现在最底同样要一块钱左右


狗子你变了呀


以前3元一包十只的一次性口罩,现在卖20多元 还算价格跌了 还想涨多少倍 是不是太黑心了 不算发国难财吗


爱较真的老头


现在各地都在建口罩生产线,那肯定到时后,口罩会过剩。就会造成破产。各地政府应该即早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否则前功尽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