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中國精神”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國多點暴發,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從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首次出訪期間面向世界提出“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7年間,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在2020年初的這場戰疫中,中國更是以大國擔當展示大國力量、大國情懷。

“中國力量”是14億人民創造歷史時刻。3月25日,湖北除武漢外離鄂通道管控解除,催淚的熱搜為按下暫停鍵的湖北重啟。而武漢,也將從4月8日零時起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隨著25日凌晨武漢第一班公交車發車,這座英雄的城市在中國14億人團結奮進的力量中創造了歷史性時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上下迅速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從習近平主席的系列指示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從各地方各部門快速跟進到人民軍隊聞令而動勇挑重擔,從兄弟省市守望相助到民眾之間互幫互助,從企業的不遺餘力到個人的千方百計……每一箇中國人都是這場抗疫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英雄戰士。封閉城市、隔離人員、延長假期、開展全民測體溫、及時準確公佈疫情信息、迅速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超高的工作效率、有力的防控舉措、可貴的奉獻精神,為國人構建起了堅強有力的“第一道防線”,也為世界贏得了寶貴的防控時間,貢獻了可貴的中國經驗。

“中國情懷”是大道不孤深化國際合作。病毒沒有國界,疫情面前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於全球而言,疫情是一次挑戰,也是一道考題。對於這一考題,習近平主席給出中國答案:“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全球戰疫期間,習近平主席多次以“電話外交”形式,同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以及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交流,就疫情防控和雙邊合作進行溝通,介紹中國抗疫努力、深化國際抗疫合作、推動雙邊關係發展……其中,“合作”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主席反覆提到的關鍵詞。“急意方之所急”(意大利)、“患難與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巴基斯坦)、“鐵桿情誼”(塞爾維亞)、 “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法國)、“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英國)……一句句暖心話語,表達了中方的關心支持,傳遞著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的堅定信念。

“中國擔當”是千里同好華夏暖援世界。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雖處不同緯度,但世界緊密相。我們命運與共,只有團結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本著公開透明和負責任態度,中國及時發佈疫情信息,分享經驗,開展合作。北京時間,與世界相連。在國內疫情阻擊戰吹響勝利的衝鋒號之時,中國更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支援全球抗疫:派遣專家、交流經驗、共享方案、捐贈物資、聯合研發……在向82個國家和世衛組織、非盟提供援助的一個又一個“硬核”舉措中,世界構築起抗擊病毒的共同防線,中國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道義與擔當。國際社會感謝中國“雪中送炭”分享抗疫經驗,外國政黨政要稱讚中方抗疫經驗為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鑑,對中國的慷慨解囊、醫療援助表示真誠感謝。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種語言錄製視頻,感謝中國在困難之際伸出援手。意大利多地居民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中國的五星紅旗,表達對中國援助的感謝。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不會忘記,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向中國的支持。“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習近平主席說出的,是中國人民的心聲,也是世界人民的共識。(鄧曉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