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你上当了吗?

​近日,一份“署名”比尔·盖茨,主题为“新冠肺炎真正教会了我们什么”的公开信在国人的朋友圈疯狂刷屏,但很快却被盖茨基金会官微辟谣为假的。这篇假文章顶着名人的光环,内容挺有感染力,就值得被传阅和谅解吗?


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你上当了吗?


“盖茨公开信”刷屏


前段时间,一封据说是来自比尔·盖茨的公开信刷屏了国人的朋友圈,其内容虽然简短,但胜在道理真实有力,结合到当下疫情对全球民众的影响,很容易引发共鸣。


以下是部分译文节选:


无论我们在文化、宗教、职业、经济状况或声望方面存在多大差异,我们在疫情爆发时都是平等的。


我们设置的虚假边界没有什么价值,因为这种病毒不需要护照就会传播。它通过短暂的压迫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许多人终生都在压迫中度过。


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多么崇尚物质。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记住,我们需要的是必需品(食物、水、药品),而不是我们有时不必要地赋予高昂价值的奢侈品。


我们的家庭和家庭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是多么忽视了这一点。它正迫使我们重返家园,这样我们才能重建家园,巩固我们的家庭。


在每一个困难之后,总会有轻松的时候。生命是循环的,而这只是这个伟大循环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不需要恐慌,这一切都会过去。


尽管许多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伟大的纠正者”。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我们似乎已经遗忘的重要教训,而是否吸取这些教训则取决于我们自己。


这篇文章也得到了国内正规媒体的广泛传播,网易科技、凤凰财经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不少自媒体也在转发推荐,进一步加深了该文在国内的流行。


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你上当了吗?


“盖茨基金会”官微出面打假


3月23日夜间,“盖茨基金会”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证实该文章为虚假消息,并且已从《太阳报》网站删除。《太阳报》的发言人表示,该报错误地把流传在某社交应用的这封信刊出了,并对此错误深表歉意。


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你上当了吗?


原来,这篇文章不仅仅在国内刷屏,甚至在海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闻网站buzzfeed通过社交媒体监控工具CrowdTangle查证出,这篇文章是上周日晚上开始在Facebook上小范围流传的,然后周一被一些名人转发后,获得了进一步的传播。


其中,英国歌手约翰·列侬的儿子朱利安·列侬对这封“公开信”的转发起到了关键性传播作用。虽然他在转发时标注了“我还没有验证这是不是比尔·盖茨说的”,但其他名人如克里斯·詹娜(美国名媛)转发时,往往就直接当做是比尔·盖茨说的了。


很显然,这篇文章就像是国内某些网友编的诸如“白岩松语录”“鲁迅曾经说过”“莫言的经典语句”之类的鸡汤,假借名人之口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被没有经过考察的自媒体、名人和正规媒体当做真名人文章传播,然后引发了一次全球传播乌龙。


假文章内容可取也不能鼓励


除了有盖茨的光环和多个名人转发背书,这篇文章能引起大范围传播的原因,在于其格局不小和反思深刻,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它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而非一国一地的范围来反思这场疫情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毕竟,这次疫情确实如文中所说的一样,让全人类都意识到了——人类依旧很脆弱,渴望战胜病毒,变得强大,也让人类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美好。


我们该因作伪者出发点良善就原谅他吗?


在国内,和比尔·盖茨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是鲁迅、莫言、李嘉诚、李敖、马云、余秋雨、白岩松、李彦宏、易中天和于丹等精英名流。各种“精神鸡汤”都爱托他们之口,《莫言随笔》《白岩松金句》《李嘉诚说创业》等伪造文章层出不穷,鲁迅“说过”的话之多甚至都快成了话痨。


假“盖茨公开信”流行,你上当了吗?


这些文章和这篇盖茨假文一样,内容上倒也不见得有多差,毕竟如果内容太差也不会广为传播,笔法上颇有一种“托人言志”的感觉。


但问题就在于,即使这些文章造假的出发点是良善的,内容上也不存在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错误,但它们也不值得被原谅。因为“托人言志”换句话说就是“托伪”,假借名人之口,弄虚作假,混淆视听,让名人枉担虚名,还涉及到著作权、署名权的争端。


归根到底,写文章和做其他事一样,都应实事求是,真假分明,否则就是在消费别人价值,还推高了社会信任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