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排頭兵”幹好“幫幫團”——杭州、寧波“紅色動力”助推“兩手硬、雙促進”

新華社

“上午‘掃街’,下午‘搭橋’”是已有25年黨齡的莊惠國如今的工作常態。作為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蓴湖街道社會保障和公共就業服務所所長、街道工會兼職副主席,莊惠國每天上午奔走企業“找問題”,下午坐班一一對照協調幫助解決。

連日來,杭州、寧波的機關幹部和黨員、企業黨組織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密切聯繫企業、群眾,爭當戰“疫”助企排頭兵,不斷助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硬、雙促進。

“企業的難處,就是服務的重點”

疫情暴發之初,杭州市上城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薛仁亮每天在小區卡口執勤10多個小時。2月中旬,他加入“企業復工復產專班”,抗疫扶持政策兌現,成了他的工作重點。

“截至目前,我們專班已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5300多次,約6000家企業享受到了政策優惠,涉及資金2億多元。”薛仁亮說,“企業的難處,就是服務的重點”。

採訪時,莊惠國的手機頻頻響起:工人從外地返回,他負責安排隔離;企業缺工人,他負責協調聯繫招工……“街道目前外來務工人員有1.5萬人,本地工人有1.5萬人,3萬人裡面至少有70%認識我。”

“我們工會、商會、勞動保障等部門,和企業主聯合建立了微信群,企業遇到難處就及時在群裡發佈、溝通、解決。”30年勞動保障、工會工作積累的口碑,使莊惠國成了“受信任的人”,企業主認為他公道正派,工人覺得他可靠貼心。

復工初期,沿街商戶復工比例低、進度慢。為了解原因和商戶需求,杭州市濱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長河所所長潘傑和同事們加班加點走訪調研了703家商戶,經兩天兩夜梳理分析,撰寫商戶生存狀況調查,並及時上報市、區政府,為制定沿街商戶復工復產政策提供了第一手基層素材。“只有找準痛點、難點,才能為服務企業找到方向。”

社區引領專業“幫幫團”

多年前,寧波市北侖區首創工業社區模式,組建區域性黨組織,實現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江智靈說,“這次疫情防控期間,工業社區模式發揮了‘園區管家、企業保姆’的顯著作用。”

“新碶街道大港社區成立已有11年,目前有10名社工,以往日常工作就是服務企業的。誰最瞭解企業,就是我們的社工。”社區黨委書記硃紅明說,保障防疫物資、幫著招工人、打通企業生產鏈,“復工復產到現在,沒有一起勞資糾紛”。

一位外資企業負責人感慨地說:“企業最好的員工是中共黨員,最好的朋友是中共黨員,通過這次疫情,更加懂得了什麼叫中國力量、中國溫暖。”

走進北侖區大碶街道靈峰社區辦公樓,一眼就能看到佈置有“工業社區服務清單”“黨組織服務企業復工復產‘鋒領十條’”等內容的宣傳欄。社區黨委書記史孟豔說:“6名社工分成三組,每組包乾20多家企業。聯合建立企業黨組織支部書記群、黨員群,24小時在線。”

“疫情比較突然,很多企業防不勝防。”浙江華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正來說,“復工前夕,我們都不知道從哪裡下手。留在企業的工人如何管理、返鄉的工人回不來怎麼辦、防疫物資哪裡去採購……企業不明白的或者把握不準的問題,梳理出來,都報給社區。這段時期,社區真是我們企業的後勤好管家。”

爭當戰“疫”助企“排頭兵”

2月16日晚10時,國內首趟復工專列順利抵達杭州東站,300餘名貴州籍務工人員在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機關第五黨支部書記、就業創業指導處處長童鐵江和就業中心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安全有序地前往杭州各個復工“戰場”。

之後一個星期,童鐵江參與的復工專班緊鑼密鼓地做好6趟專列籌備工作,一方面協調經信、鐵路部門,合理安排車次、經停站點,一方面發函給外地,與外地勞務輸出大省對接,打通省際“關節”,經常忙到子夜之後。

為企業鋪好正常開工的軌道,“讓企業這輛‘發展號’列車能順利高速啟程,更好地復工復產,很值!”童鐵江說。

不僅機關黨員幹部,企業黨組織、黨員也在戰“疫”中勇擔當。疫情中,消毒液曾一度緊缺。杭州天健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陳鋒牽頭和技術骨幹一起成功研製出“家用消毒液發生器”並取得量產,首批產品捐贈給武漢。

復工復產工作啟動伊始,陳鋒就組建起一支20多人的黨員復工突擊隊,調整並增設生產線,全力生產次氯酸鈉消毒液,產品不但均以成本價供應銷售,還捐贈了500餘噸。

鮮豐水果至今累計免費贈送出逾萬斤新鮮水果,為浙江省馳援武漢醫療隊1900餘人配送水果。“鮮豐水果不僅及時做好自己的復工復產,更要承擔社會責任,為保障防疫一線人員和‘深宅人群’的飲食安全、營養均衡盡職盡責。”鮮豐水果黨支部書記吳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