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零基礎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榕樹8565929


RTK作為現代化測量中的測繪儀器,已經非常普及.RTK在測量中的優越性也是不言而喻.為了能讓RTK的優越性能在使用中充分的發揮出來,為了能讓RTK使用人員能靈活的應用RTK,我認為RTK使用人員必須瞭解以下的基本知識:



1.GPS的概念及組成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統,是由美國建立的一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利用該系統,用戶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全天候、連續、實時的三維導航定位和測速;另外,利用該系統,用戶還能夠進行高精度的時間傳遞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

GPS計劃始於1973年,已於1994年進入完全運行狀態(FOC[2])。GPS的整個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戶部分所組成:

空間部分

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顆GPS工作衛星所組成,這些GPS工作衛星共同組成了GPS衛星星座,其中21顆為可用於導航的衛星,3顆為活動的備用衛星。這24顆衛星分佈在6個傾角為55°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行。衛星的運行週期約為12恆星時。每顆GPS工作衛星都發出用於導航定位的信號。GPS用戶正是利用這些信號來進行工作的。


控制部分

GPS的控制部分由分佈在全球的由若干個跟蹤站所組成的監控系統所構成,根據其作用的不同,這些跟蹤站又被分為主控站、監控站和注入站。主控站有一個,位於美國克羅拉多(Colorado)的法爾孔(Falcon)空軍基地,它的作用是根據各監控站對GPS的觀測數據,計算出衛星的星曆和衛星鐘的改正參數等,並將這些數據通過注入站注入到衛星中去;同時,它還對衛星進行控制,向衛星發佈指令,當工作衛星出現故障時,調度備用衛星,替代失效的工作衛星工作;另外,主控站也具有監控站的功能。監控站有五個,除了主控站外,其它四個分別位於夏威夷(Hawaii)、阿松森群島(Ascencion)、迭哥伽西亞(Diego Garcia)、卡瓦加蘭(Kwajalein),監控站的作用是接收衛星信號,監測衛星的工作狀態;注入站有三個,它們分別位於阿松森群島(Ascencion)、迭哥伽西亞(Diego Garcia)、卡瓦加蘭(Kwajalein),注入站的作用是將主控站計算出的衛星星曆和衛星鐘的改正數等注入到衛星中去.

用戶部分

GPS的用戶部分由GPS接收機、數據處理軟件及相應的用戶設備如計算機氣象儀器等所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GPS衛星所發出的信號,利用這些信號進行導航定位等工作。以上這三個部分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GPS系統。



2.GPS發射的信號

GPS衛星發射兩種頻率的載波信號,即頻率為1575.42MHz的L1載波和頻率為1227.60HMz的L2載波,它們的頻率分別是基本頻率10.23MHz的154倍和120倍,它們的波長分別為19.03cm和24.42cm。在L1和L2上又分別調製著多種信號,這些信號主要有:

C/A碼

C/A碼又被稱為粗捕獲碼,它被調製在L1載波上,是1MHz的偽隨機噪聲碼(PRN碼),其碼長為1023位(週期為1ms)。由於每顆衛星的C/A碼都不一樣,因此,我們經常用它們的PRN號來區分它們。C/A碼是普通用戶用以測定測站到衛星間的距離的一種主要的信號。

P碼

P碼又被稱為精碼,它被調製在L1和L2載波上,是10MHz的偽隨機噪聲碼,其週期為七天。在實施AS時,P碼與W碼進行模二相加生成保密的Y碼,此時,一般用戶無法利用P碼來進行導航定位。

Y碼

見P碼。

導航信息

導航信息被調製在L1載波上,其信號頻率為50Hz,包含有GPS衛星的軌道參數、衛星鐘改正數和其它一些系統參數。用戶一般需要利用此導航信息來計算某一時刻GPS衛星在地球軌道上的位置,導航信息也被稱為廣播星曆。

3.GPS定位的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高速運動的衛星瞬間位置作為已知的起算數據,採用空間距離後方交會的方法,確定待測點的位置。如下圖所示,假設t時刻在地面待測點上安置GPS接收機,可以測定GPS信號到達接收機的時間△t,再加上接收機所接收到的衛星星曆等其它數據可以確定以下四個方程式:

上述四個方程式中待測點座標x、 y、 z 和Vto為未知參數,其中di=c△ti (i=1、2、3、4)。

di (i=1、2、3、4) 分別為衛星1、衛星2、衛星3、衛星4到接收機之間的距離。

△ti (i=1、2、3、4) 分別為衛星1、衛星2、衛星3、衛星4的信號到達接收機所經歷的時間。

c為GPS信號的傳播速度(即光速)。

四個方程式中各個參數意義如下:

x、y、z 為待測點座標的空間直角座標。

xi 、yi 、zi (i=1、2、3、4) 分別為衛星1、衛星2、衛星3、衛星4在t時刻的空間直角座標,

可由衛星導航電文求得。

Vt i (i=1、2、3、4) 分別為衛星1、衛星2、衛星3、衛星4的衛星鐘的鐘差,由衛星星曆提供。

Vto為接收機的鐘差。

由以上四個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測點的座標x、y、z 和接收機的鐘差Vto 。

目前GPS系統提供的定位精度是優於10米,而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我們通常採用差分GPS技術:將一臺GPS接收機安置在基準站上進行觀測。根據基準站已知精密座標,計算出基準站到衛星的距離改正數,並由基準站實時將這一數據發送出去。用戶接收機在進行GPS觀測的同時,也接收到基準站發出的改正數,並對其定位結果進行改正,從而提高定位精度。差分GPS分為兩大類:偽距差分和載波相位差分。 http://www.3s8.cn中國3S專業站

1. 偽距差分原理

這是應用最廣的一種差分。在基準站上,觀測所有衛星,根據基準站已知座標和各衛星的座標,求出每顆衛星每一時刻到基準站的真實距離。再與測得的偽距比較,得出偽距改正數,將其傳輸至用戶接收機,提高定位精度。這種差分,能得到米級定位精度,如沿海廣泛使用的“信標差分”。

2.載波相位差分原理

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又稱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術,是實時處理兩個測站載波相位觀測量的差分方法。即是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座標。載波相位差分可使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大量應用於動態需要高精度位置的領域。

4.GPS定位的誤差源

我們在利用GPS進行定位時,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影響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與GPS衛星有關的因素

1.SA政策

美國政府從其國家利益出發,通過降低廣播星曆精度(技術)、在GPS基準信號中加入高頻抖動(技術)等方法,人為降低普通用戶利用GPS進行導航定位時的精度。

2.衛星星曆誤差

在進行GPS定位時,計算在某時刻GPS衛星位置所需的衛星軌道參數是通過各種類型的星曆提供的,但不論採用哪種類型的星曆,所計算出的衛星位置都會與其真實位置有所差異,這就是所謂的星曆誤差。

3.衛星鐘差

衛星鐘差是GPS衛星上所安裝的原子鐘的鐘面時與GPS標準時間之間的誤差。

4.衛星信號發射天線相位中心偏差

衛星信號發射天線相位中心偏差是GPS衛星上信號發射天線的標稱相位中心與其真實相位中心之間的差異。

二、與傳播途徑有關的因素

1.電離層延遲

由於地球周圍的電離層對電磁波的折射效應,使得GPS信號的傳播速度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稱為電離層延遲。電磁波所受電離層折射的影響與電磁波的頻率以及電磁波傳播途徑上電子總含量有關。

2.對流層延遲

由於地球周圍的對流層對電磁波的折射效應,使得GPS信號的傳播速度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稱為對流層延遲。電磁波所受對流層折射的影響與電磁波傳播途徑上的溫度、溼度和氣壓有關。

3.多路徑效應

由於接收機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得接收機所接收到的衛星信號中還包含有各種反射和折射信號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多路徑效應。

三、與接收機有關的因素

1.接收機鐘差

接收機鐘差是GPS接收機所使用的鐘的鐘面時與GPS標準時之間的差異。

2.接收機天線相位中心偏差

接收機天線相位中心偏差是GPS接收機天線的標稱相位中心與其真實的相位中心之間的差異。

3.接收機軟件和硬件造成的誤差

在進行GPS定位時,定位結果還會受到諸如處理與控制軟件和硬件等的影響。

四、其它

1.GPS控制部分人為或計算機造成的影響

由於GPS控制部分的問題或用戶在進行數據處理時引入的誤差等。

2.數據處理軟件的影響

數據處理軟件的算法不完善對定位結果的影響。

5.GPS測量中座標系統、座標系的轉換過程

引用:

摘要:GPS在測量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介紹將GPS所採集到的WGS-84座標轉換成工程所需的座標的過程。

一、概述GPS及其應用

GPS即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國從本世紀70年**始研製,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於1994年全面建成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作為新一代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在航空、航天、軍事、交通運輸、資源勘探、通信氣象等所有的領域中一種被廣泛採用的系統。我國測繪部門使用GPS也近十年了,它最初主要用於高精度大地測量和控制測量,建立各種類型和等級的測量控制網,現在它除了繼續在這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外還在測量領域的其它方面得到充分的應用,如用於各種類型的工程測量、變形觀測、航空攝影測量、海洋測量和地理信息系統中地理數據的採集等。GPS以測量精度高;操作簡便,儀器體積小,便於攜帶;全天候操作;觀測點之間無須通視;測量結果統一在WGS84座標下,信息自動接收、存儲,減少繁瑣的中間處理環節、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

二、GPS測量常用的座標系統

1.WGS-84座標系

WGS-84座標系是目前GPS所採用的座標系統,GPS所發佈的星曆參數就是基於此座標系統的。 WGS-84座標系統的全稱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座標系-84),它是一個地心地固座標系統。WGS-84座標系統由美國國防部製圖局建立,於1987年取代了當時GPS所採用的座標系統―WGS-72座標系統而成為GPS的所使用的座標系統。WGS-84座標系的座標原點位於地球的質心,Z軸指向BIH1984.0定義的協議地球極方向,X軸指向BIH1984.0的啟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點,Y軸與X軸和Z軸構成右手系。採用橢球參數為: a = 6378137m f = 1/298.257223563

2.1954年北京座標系

1954年北京座標系是我國目前廣泛採用的大地測量座標系,是一種參心座標系統。該座標系源自於原蘇聯採用過的1942年普爾科夫座標系。該座標系採用的參考橢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橢球,該橢球的參數為:a = 6378245m f = 1/298.3.我國地形圖上的平面座標位置都是以這個數據為基準推算的。

3.地方座標系(任意獨立座標系)

在我們測量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的如一些某城市座標系、某城建座標系、某港口座標系等,或我們自己為了測量方便而臨時建立的獨立座標系。

三、座標系統的轉換

在工程應用中使用GPS衛星定位系統採集到的數據是WGS-84座標系數據,而目前我們測量成果普遍使用的是以1954年北京座標系或是地方(任意)獨立座標系為基礎的座標數據。因此必須將WGS-84座標轉換到BJ-54座標系或地方(任意)獨立座標系。

目前一般採用布爾莎公式(七參數法)完成WGS-84座標系到北京54座標系的轉換,得到北京54座標數據。

XBJ54=XWGS84+ KXWGS84+Δx+YWGS84ξZ"/ρ"-ZWGS84ξY"/ρ"

YBJ54=YWGS84+ KYWGS84+ΔY-XWGS84ξZ"/ρ"+ZWGS84ξX"/ρ"

ZBJ54=ZWGS84+ KZWGS84+ΔZ+XWGS84ξY"/ρ"-ZWGS84ξX"/ρ"

四、座標系的變換

同一座標系統下座標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形式實際上就是一種座標系。如空間直角座標系(X,Y,Z)、大地座標系(B,L)、平面直角座標(x,y)等。通過座標統的轉換我們得到了BJ54座標系統下的空間直角座標,我們還須在BJ54座標系統下再進行各種座標系的轉換,直至得到工程所需的座標。

1.將空間直角座標系轉換成大地座標系,得到大地座標(B,L):

L=arctan(Y/X)

B=arctan {(Z+Ne2sinB)/(X2+Y2)0.5}

H=(X2+Y2)0.5sinB-N

用上式採用迭代法求出大地座標(B,L)

2.將大地座標系轉換成高斯座標系,得到高斯座標(x,y)

按高斯投影的方法求得高斯座標,x=F1(B,L),y=F2(B,L)

3.將高斯座標系轉換成任意獨立座標系,得到獨立座標(x',y')

在小範圍內測量,我們可以將地面當作平面,用簡單的旋轉、平移便可將高斯座標換成工程中所採用座標系的座標(x',y'),

x'=xcosα+ysinα

y'=ycosα-xsinα

五、小結

由於GPS測量的種種優點,GPS 定位技術現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規測量手段成為了主要的技術手段,市面上出現了許多轉換軟件和不同型號的GPS數據處理配套軟件(包含了怎樣將GPS測量中所得到的WGS-84轉換成工程中所須座標的功能),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明白了WGS-84轉換到獨立座標系的轉換過程,便可很容易的使用該軟件了,甚至可以自己編寫程序,將WGS-84座標轉換成獨立座標系座標

6.GPS高程測量

一、高程系統

1、高程系統

(1)大地高(Hg)

(2)正常高/正高(Hr/hg)

2、大地高系統

大地高系統是以參考橢球面為基準面的高程系統。某點的大地高是該點到通過該點的參考橢球的法線與參考橢球面的交點間的距離。大地高也稱為橢球高,大地高一般用符號H表示。大地高是一個純幾何量,不具有物理意義,同一個點,在不同的基準下,具有不同的大地高。

3、正高系統

正高系統是以大地水準面為基準面的高程系統。某點的正高是該點到通過該點的鉛垂線與大地水準面的交點之間的距離,正高用符號hg表示。

4、正常高系統

正常高系統是以似大地水準面為基準的高程系統。某點的正常高是該點到通過該點的鉛垂線與似大地水準面的交點之間的距離,正常高用Hr表示。

5、高程系統之間的轉換關係

Hr=H-r

Hg=H-hg

二、GPS測高方法

1、等值線圖法

從高程異常圖或大地水準面差距圖分別查出各點的高程異常或大地水準面差距,然後分別採用下面兩式可計算出正常高和正高。

在採用等值線圖法確定點的正常高和正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等值線圖所適用的座標系統,在求解正常高或正高時,要採用相應座標系統的大地高數據。

(2)採用等值線圖法確定正常高或正高,其結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等值線圖的精度。

2、大地水準面模型法

地球模型法本質上是一種數字化的等值線圖,目前國際上較常採用的地球模型有OSU91A等。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模型均不適合於我國。

3、擬合法

(1)基本原理

所謂高程擬合法就是利用在範圍不大的區域中,高程異常具有一定的幾何相關性這一原理,採用數學方法,求解正高、正常高或高程異常

(2)注意事項

–適用範圍

上面介紹的高程擬合的方法,是一種純幾何的方法,因此,一般僅適用於高程異常變化較為平緩的地區(如平原地區),其擬合的準確度可達到一個分米以內。對於高程異常變化劇烈的地區(如山區),這種方法的準確度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在這些地區,高程異常的已知點很難將高程異常的特徵表示出來。

– 選擇合適的高程異常已知點

所謂高程異常的已知點的高程異常值一般是通過水準測量測定正常高、通過GPS測量測定大地高後獲得的。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在水準點上佈設GPS點或對GPS點進行水準聯測的方法來實現,為了獲得好的擬合結果要求採用數量儘量多的已知點,它們應均勻分佈,並且最好能夠將整個GPS網包圍起來。

–高程異常已知點的數量

若要用零次多項式進行高程擬合時,要確定1個參數,因此,需要1個以上的已知點;若要採用一次多項式進行高程擬合,要確定3個參數,需要3個以上的已知點;若要採用二次多項式進行高程擬合,要確定6個參數,則需要6個以上的已知點。

–分區擬合法

若擬合區域較大,可採用分區擬合的方法,即將整個GPS網劃分為若干區域,利用位於各個區域中的已知點分別擬合出該區域中的各點的高程異常值,從而確定出它們的正常高。下圖是一個分區擬合的示意圖,擬合分兩個區域進行,以虛線為界,位於虛線上的已知點兩個區域都採用。

7.RTK的工作原理和精度分析

經常有一些客戶會打電話給我詢問一些有關RTK的精度問題,根據我的總結,這些客戶對RTK的原理掌握不夠深刻,對一些能反映RTK精度的指標也理解不透.在此我對RTK的原理及精度簡要的闡述一下,希望能拋磚引玉,對大家有所幫助.

RTK是實時動態測量,其工作原理可分為兩部分闡述。

一、實時載波相位差分

我們知道,在利用GPS進行定位時,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見上節中的GPS誤差源),為了消除這些誤差源,必須使用兩臺以上的GPS接收機同步工作.GPS靜態測量的方法是各個接收機獨立觀測,然後用後處理軟件進行差分解算。那麼對於RTK測量來說,仍然是差分解算,只不過是實時的差分計算。

也就是說,兩臺接收機(一臺基準站,一臺流動站)都在觀測衛星數據,同時,基準站通過其發射電臺把所接收的載波相位信號(或載波相位差分改正信號)發射出去;那麼,流動站在接收衛星信號的同時也通過其接收電臺接收基準站的電臺信號;在這兩信號的基礎上,流動站上的固化軟件就可以實現差分計算,從而精確地定出基準站與流動站的空間相對位置關係。在這一過程中,由於觀測條件、信號源等的影響會有誤差,即為儀器標定誤差,一般為平面1cm+1ppm,高程2cm+1ppm.

二、座標轉換

空間相對位置關係不是我們要的最終值,因此還有一步工作就是把空間相對位置關係納入我們需要的座標系中。GPS直接反映的是WGS-84座標,而我們平時用的則是北京54座標系或西安80座標系,所以要通過座標轉換把GPS的觀測成果變成我們需要的座標。這個工作有多種模型可以實現,我們的軟件採用的是平面與高程分開轉換,平面座標轉換採用先將GPS測得成果投影成平面座標,再用已知控制點計算二維相似變換的四參數,高程則採用平面擬合或二次曲面擬合模型,利用已知水準點計算出該測區的待測點的高程異常,從而求出他們的高程。座標轉換也會帶來誤差,該項誤差主要取決於已知點的精度和已知點的分佈情況。

從上可以看出,RTK的測量精度包括兩個部分,其一是GPS的測量誤差,其二是座標轉換帶來的誤差。

對於南方RTK設備來說,這兩項誤差都能夠反映,GPS的測量誤差在實時測量時可以從手簿上的工程之星中看得到(HRMS 和 VRMS).對於座標轉換誤差來說,又可能有兩個誤差源,一是投影帶來的誤差,二是已知點誤差的傳遞。當用三個以上的平面已知點進行校正時,計算轉換四參數的同時會給出轉換參數的中誤差(北方向分量和東方向分量,必須通過控制點座標庫進行校正才能得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時發現轉換參數中誤差比較大(比如,大於5cm),而在採集點時實時顯示的測量誤差在標稱精度範圍之內,則可以判定是已知點的問題(有可能找錯點或輸錯點),有可能已知點的精度不夠,也有可能已知點的分佈不均勻。當平面已知點只有兩個時,則只能滿足計算座標轉換四參數的必要條件,無多餘條件,也就不能給出座標轉換的精度評定,此時,可以從查看四參數中的尺度比ρ來檢驗座標轉換的精度,該值理想值為1,如果發現ρ偏離1較多(比如:|ρ-1|≧1/40000,超出了工程精度),則在保證GPS測量精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可判定已知點有問題。

總結得到:

為了保證RTK的高精度,最好有三個以上平面座標已知點進行校正,而且點精度要均等,並要均勻分佈於測區周圍,要利用座標轉換中誤差對轉換參數的精度進行評定.如果利用兩點校正,一定要注意尺度比是否接近於1。

8.RTK測量注意事項

一. 參考站要求

參考站的點位選擇必須嚴格。因為參考站接收機每次衛星信號失鎖將會影響網絡內所有流動站的正常工作。

1..周圍應視野開闊,截止高度角應超過15度,周圍無信號反射物(大面積水域、大型建築物等),以減少多路徑干擾。並要儘量避開交通要道、過往行人的干擾。

2.參考站應儘量設置於相對制高點上,以方便播發差分改正信號。

3.參考站要遠離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電磁發射源200米外,要遠離高壓輸電線路、通訊線路50米外。

4.RTK作業期間,參考站不允許移動或關機又重新啟動,若重啟動後必須重新校正。

5.參考站連結必須正確,注意虛電池的正負極(紅正黑負).

6.參考站主機開機後,需等到差分信號正常發射方可離開參考站,S82表現為DL指示燈每5秒鐘快閃2次.S86表現為RX指示燈每5秒鐘快閃2次.

二.流動站要求

1.在RTK作業前,應首先檢查儀器內存容量能否滿足工作需要,並備足電源。

2.在打開工程之星之後,首先要確保手簿與主機藍牙連通。

3.為了保證RTK的高精度,最好有三個以上平面座標已知點進行校正,而且點精度要均等,並要均勻分佈於測區周圍,要利用座標轉換中誤差對轉換參數的精度進行評定.如果利用兩點校正,一定要注意尺度比是否接近於1.

4.由於流動站一般採用缺省2m流動杆作業,當高度不同時,應修正此值。

5. 在信號受影響的點位,為提高效率,可將儀器移到開闊處或升高天線,待數據鏈鎖定達到固定後,再小心無傾斜地移回待定點或放低天線,一般可以初始化成功。

9.RTK簡易操作步驟(以S82為例)

RTK由兩部分組成:基準站部分和移動站部分。其操作步驟是先啟動基準站,後進行移動站操做。

一.基準站部分

1.架好腳架於已知點上,對中整平(如架在未知點上,則大致整平即可)。

2.接好電源線和發射天線電纜。注意電源的正負極正確(紅正黑負)。

3.打開主機和電臺,主機開始自動初始化和搜索衛星,當衛星數和衛星質量達到要求後(大約1分鐘),主機上的DL指示燈開始5秒鐘快閃2次,同時電臺上的TX指示燈開始每秒鐘閃1次。這表明基準站差分信號開始發射,整個基準站部分開始正常工作。

注意:為了讓主機能搜索到多數量衛星和高質量衛星,基準站一般應選在周圍視野開闊,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內有大型建築物;為了讓基準站差分信號能傳播的更遠,基準站一般應選在地勢較高的位置。

二.移動站部分

1.將移動站主機接在碳纖對中杆上,並將接收天線接在主機頂部,同時將手簿夾在對中杆的適合位置。

2.打開主機,主機開始自動初始化和搜索衛星,當達到一定的條件後,主機上的DL指示燈開始1秒鐘閃1次(必須在基準站正常發射差分信號的前提下),表明已經收到基準站差分信號。

3.打開手簿,啟動工程之星軟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啟動後則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這時必須在Flashdisk中啟動原文件(我的電腦→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啟動軟件後,軟件一般會自動通過藍牙和主機連通。如果沒連通則首先需要進行設置藍牙(工具→連接儀器→選中“輸入端口:7”→點擊“連接”)。

5.軟件在和主機連通後,軟件首先會讓移動站主機自動去匹配基準站發射時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動搜頻成功,則軟件主界面左上角會有信號在閃動。如果自動搜頻不成功,則需要進行電臺設置(工具→電臺設置→在“切換通道號”後選擇與基準站電臺相同的通道→點擊“切換”)。

6.在確保藍牙連通和收到差分信號後,開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依次按要求填寫或選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稱、橢球系名稱、投影參數設置、四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七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和高程擬合參數設置(未啟用可以不填寫),最後確定,工程新建完畢。

10.進行校正。校正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利用控制點座標庫(設置→控制點座標庫)求四參數.

在控制點座標庫界面中點擊“增加”,根據提示依次增加控制點的已知座標和原始座標,一般至少2個控制點,當所有的控制點都輸入以後察看確定無誤後,單擊“保存”,選擇參數文件的保存路徑並輸入文件名,建議將參數文件保存在當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夾裡面,保存的文件名稱以當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後單擊“確定”。然後單擊“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參數已經計算並保存完畢.

方法二:校正向導(工具→校正向導),這時又分為兩種模式。

注意:此方法只在此介紹單點校正,一般是在有四參數或七參數的情況下才通過此方法進行單點校正。

a. 基準站架在已知點上

選擇“基準站架設在已知點”,點擊“下一步”,輸入基準站架設點的已知座標及天線高,並且選擇天線高形式,輸入完後即可點擊“校正”。系統會提示你是否校正,並且顯示相關幫助信息,檢查無誤後“確定”校正完畢。

b.基準站架在未知點上

選擇“基準站架設在未知點”,再點擊“下一步”。輸入當前移動站的已知座標、天線高和天線高的量取方式,再將移動站對中立於已知點上後點擊“校正”,系統會提示是否校正,“確定”即可。

注意:如果當前狀態不是“固定解”時,會彈出提示,這時應該選擇“否”來終止校正,等精度狀態達到“固定解”時重複上面的過程重新進行校正。

將對中杆對立在需測的點上,當狀態達到固定解時,利用快捷鍵"A"開始保存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