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文|白茅如玉

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看,挺让人感慨的:

1、厦门出现用工荒,2500元奖励一个工人,为何招工会这么难?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2、湖北人返岗难:被劝返、阻拦、举报甚至解聘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01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

1、奖励2500元还招不到工人,厦门这些企业到底是怎么了?

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用工荒”。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对厦门的一些企业来说,“用工荒”更严重了。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福建厦门,产业工人有228万,70%的员工都来自外地,截至3月10日,企业平均在岗率达到70%。厦门市陆续组织了八架包机、九十部包车、一部包列,让近万人返厦务工,包机费用企业和员工无需自掏腰包。当地政府用于员工、中介机构、院校毕业生等等方面的补贴资金达到了两亿元。

为了尽快招到工人,有的企业老总甚至开始激励内部员工介绍新员工,每成功入职一个新员工,就给介绍的老员工奖励2500元。

为了招工,厦门的企业乃至政府都想尽了办法。

2、湖北人返岗之路困难重重,绿码和健康证齐全仍保证不了他们的工作

近日,来自湖北的一家人拿着绿码和健康证返回广东复工。在居家自行隔离期间,他们被邻居举报,社区防疫工作人员上门劝说他们去酒店进行自费强制隔离。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他们的遭遇并不是特例。

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在此之前,湖北省除武汉市外各城市已陆续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为返岗务工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各省市也相继采取措施助力湖北籍人员返岗。

返工通道放开后,湖北籍自由摄影师冉施立刻整理好行李,带齐了各项证明,踏上了返回工作地上海的返工之路。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条路坎坷而又漫长。从找务工地工作社区开接收证明开始,冉施就一路受阻,对方只要听说他是湖北的,态度都是很强硬的拒绝。

最后是公司给他开了接收证明,他才能够离开湖北。3月21日晚上9点,他到了租住的小区门口,被拦在了小区外面。

对方一听说他是湖北回来的,坚决不让他进去。周围围观的群众知道他是湖北回来的,也没人出来为他说话,态度明显倾向于支持拦着他的那些人。

最后,他只能用备用方案,联系为他租房的公司,临时安排房子让他独立隔离。

“想想蛮绝望的。”冉施说。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曾在3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兄弟省市对湖北外出打工的中低风险地区、持有健康码的人员不要再附加其他的条件。”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也曾呼吁“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

上网搜搜,湖北人返工被劝返、被阻拦甚至被裁员的大有人在。

多家媒体报道显示,湖北省大冶市、仙桃市等中低风险市区的“点对点”大巴车在到达目的地时被劝返,有乘客被迫在大巴车上过夜,还有乘客被勒令只能在车上用塑料袋上厕所。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些企业在疫情中没能坚持下去,倒闭了或是直接解散了;有些人在疫情中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甚至失去了生命。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对我们来说变成了“灾难”的代名词,我们的内心经历了对它由无知、无畏到恐惧的过程。

在恐惧下,人们的行为哪怕过分,也变得可以解释了。

“就是害怕传播病毒。”

02

病毒没那么可怕,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们把对病毒的恐惧投射到了他人身上

新冠肺炎爆发的初期,由于它是一种新型病毒,人们对它一无所知,来势又凶猛,于是在它的集中爆发地——武汉造成了大量的死亡病例。

那时的武汉,就像现在的意大利、西班牙,由疫情造成的死亡恐惧和病毒一起传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形成了“死亡焦虑”。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当我们发现生存受到威胁时,死亡焦虑就会被放大。

尤其是在这个病毒已经入侵我们生活的特殊时期,人们会呈现出来各种各样的担忧和恐惧:

有人看到有患者经过4 次检测才确诊的新闻,便时时担心检测会失灵造成误诊;

有人出门买菜,远远听到咳嗽声,都风声鹤唳,惴惴不安……

有人把恐惧投射到了户外的空气上,出门回家一定要洗澡,换掉身上所有的衣服。——《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有人变成了恶魔》

病毒毕竟太小,对普通群众来说又太抽象,而人的恐惧总要有个承载的具象,焦虑总得有发泄之处,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于是“湖北人”、“武汉人”便这样成为了病毒的“代罪羊”。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很多人把对病毒的恐惧投射到了他们身上,潜意识中将病毒等同于了湖北人、武汉人。甚至有人会在网上攻击那些离开湖北、离开武汉的人。

在理智上,大多数人都知道湖北人、武汉人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牺牲最大,损失也最严重,他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也是病毒的受害者,不是罪魁祸首。可是当他们来到身边,由于“投射作用”,人们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惊慌和绝望,行为因此被控制,表现出了对“湖北人”和“武汉人”的抵触。

他们其实是在通过这些抵触行为来保证“我不会被感染,我可以控制感染”,从而确认自己是有能力远离“病毒威胁”的。

03

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湖北牺牲最大,湖北人是英雄,疫情过后不应有地域歧视

截止3月27日,全国新冠肺炎共确诊82079例,死亡3298例。其中湖北省共确诊67801例,死亡3174例。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全国82.6%的确诊病例和96.2%的死亡病例都在湖北。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1月23日,武汉率先封城,随后湖北省各市相继宣布封锁,湖北人民拿出了极大的魄力,誓将新冠病毒封死在湖北,全力遏止新冠肺炎疫情。

他们以一省之力,承担了这次疫情中最严重的打击和最大的牺牲。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经历的磨难,催人泪下。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人们盛誉在这次疫情中,湖北人、武汉人,是英雄!

英雄,不是孤独的,兄弟省市倾力支援。医护人员、防护物资、生活用品……湖北缺什么,武汉缺什么,八方就支援什么。

英雄在前面挡着,兄弟在后面助力,在携手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如今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向好的形势。除了湖北外,其他各省的生活、生产都在逐渐恢复正常。

如今湖北人的经济和生活也进入了慢慢恢复的进程,英雄的湖北人走出湖北,却遭遇到了驱逐和抵触。

在疫情时歌颂、盛赞、加油;在疫情后嫌弃、劝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应是我们对待英雄的态度!

04

疫情慢慢在变好,复工、复业的同时,疫情后的群众心理疏导也很重要,“湖北加油,武汉加油”不能变成一句空口号

疫情刚开始时,因为对“新冠病毒”的无知,大多数人在心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都没有将“戴口罩”当成一件必要的事。直到武汉封城,全国停工停业,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开始每天公布,我们在心理上才开始畏惧,进而重视,这是一个心理转变的过程,也是防控疫情所需。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如今,疫情形势变好,各省市都在鼓励人们复工、复业、恢复正常生活,我们在心理上也应该随之适应这样的转变,做好疏导,放下防备,才能真正“拥抱春天”。

1、相信官方政策,避免小道谣言

网络信息时代下,信息量剧增,难辨真伪,更会有人利用群众的“恐慌心理”大作文章,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小道谣言的输入,只关注官方信息,并只信任官方政策。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官方的信息和政策都是经过了严谨的思考和探讨才会发出来的,能保证群众在心理上舒适,也会考虑到整体环境的健康,以大众利益为主。

比如官方说只要有绿码、健康证,就可以证明本人身体健康,无危险无威胁了,我们就不要因为地域而心存偏见。

比如官方说健康的湖北人可以出去了,离省通道打开,我们就要相信在湖北省内,疫情也已经变好,不用过分顾虑。

2、适当减少信息摄入

如果感觉自己看了信息后心态都不好,也实在难辨哪些是谣言,哪些是官方信息,那么可以适量减少信息摄入。

那些让你看了以后只会紧张、不舒服的信息就不要再看了。

3、穿过黑暗,寻找光明,多与充满正能量的人接触

尽管有些人在疫情中被恐惧控制了理性,但还是有不少能穿过黑暗,制造光明,充满正能量的人。

我们要与这样正能量的人多接触,说出自己内心的焦虑,听听他们的想法,用他们的正能量驱走我们的恐惧。

4、多看积极的信息,相信自己的能量

什么是积极的信息?经过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疫情每天都在向好发展,这就是积极信息;我们用十几天的时间就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显示出了人类力量的强大,这也是积极信息。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类似这样的信息,让我们知道病毒虽可怕,但仍是可以被战胜的。随着对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的力量比它更强了,不需要过于担忧,要相信自己的能量。

5、当不良情绪无法控制时,选择伤害力小的方式适当发泄

理智上想得再明白,心理上难免会有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这时,我们可以将对人的抵抗变成别的伤害力更小的发泄方式,比如运动。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疫情中,英雄为我们扛下了大部分的伤害,失去了太多,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坐在家里为他们加油打气;疫情后,在英雄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决不能让“湖北加油”、“武汉加油”变成一句空话,不要让英雄寒心。

结语

想象一下,当湖北人因为偏见导致无法工作时,却看到厦门有“招工难”的问题,会有怎样的凄凉感、无力和愤慨?

消除恐惧,扫除偏见,信息共享,让企业找到需要的员工,让湖北务工人员打破地域限制,尽早重返岗位,才是真正的共赢。

我们隔离了病毒,不能隔离爱。疫情中,我们携手战胜病毒;疫情后,让我们继续携手重启经济!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创,今日头条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转发。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即删。)

白茅如玉,80后二孩宝妈,创业者,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身边的故事,探讨生活的奥秘。关注两性话题、婆媳关系、婚姻生活,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动,你们的转发和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厦门用工荒与湖北人返工难:病毒不可怕,疫情后的心理疏导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