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境外返京人員居家觀察,社區要做些什麼?

境外返京居家觀察的人員日益增多,社區防疫服務到底是咋操作的?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入戶核查

3月19日,時雨園社區接到信息:20日美國返回母女二人,女孩不滿14歲,符合居家觀察的特殊情況。前期男主人已經在社區報備,離開前主動將鑰匙留給物業派駐的樓長。19日下午,記者隨居委會主任、片警、樓長一同入戶核查。

這是一套位於春蔭園的四室一廳兩衛的住宅。進屋後,大家把每個房間看了一遍,確定無人居住,具備居家觀察條件。只見餐廳收拾得很乾淨,樓長忽然發問:“家人沒有提前採購食物嗎?”大家走進廚房,只見灶臺上放著3簍子雞蛋,冰箱裡也塞滿食物,包括新鮮水果,大家這才放心了。

臨走時,居委會主任提醒樓長:一定要在樓道或電梯裡張貼“返京居家觀察人員登記表”,便於全樓居民監督。鎖門前,細心的樓長在門口留下一瓶消毒液。

接人回家

3月18日下午開始,狂風大作。晚上20:36,曙光街道時雨園居委會主任王海燕確認完觀山園小區兩位居家隔離人員門上貼好封條後,稍稍鬆了一口氣:“晚上還有仨呢,不知今晚幾點到。”當晚值班的譚輝是一位身材苗條的姑娘,社區其他工作人員打趣地說道:“讓她腰上拴根繩子,身上壓塊板磚,別被風吹跑了。”

20:51,王海燕接到通知:因為大風,航班備降到呼和浩特,今晚不回社區了。她把消息轉給了譚輝,姑娘鬆了口氣:“時雨園和春蔭園3人都是這架航班,那今晚就沒有半夜回來的了。”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沒想到,19日凌晨3:14,正在值班的譚輝接到電話“人員回京了”。還好因為提前核實過情況,3人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社區可以接收。凌晨4:00,譚輝來到社區門口等候。5:09,轉運車到達,消毒,填寫承諾書,添加微信。5:34,譚輝送隔離人員回家,一番囑咐後,隔離人員鎖門,她貼上封條。

清晨6點,譚輝迎著晨曦,回到居委會辦公室,完成工作記錄。那天,一位在社區門口迎接孩子返京的父親告訴譚輝:“女兒經過15個小時終於回家了,雖然不能擁抱她,但匆匆看一眼也放心了。”這讓她十分感動,為父女倆在門口拍了一張合影,女兒做了一個大大的加油姿勢。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抽查和服務

3月19日下午,記者跟隨時雨園居委會主任王海燕抽查了5戶境外返京居家隔離人員的情況。各樓長也一同完成收垃圾、送快遞、樓道消毒等工作。“幸虧物業給每棟樓配備了樓長,送快遞這些瑣碎的事兒,都是他們協助完成。”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時雨園19日凌晨剛剛從美國返回一位女孩,王海燕有些不放心,第一個就去她家看看情況。樓長小心翼翼地打開封條,亮明身份後,門開了,王海燕關心地問女孩:“會不會做飯,有沒有食物?”又叮囑了她一些居家隔離的注意事項。正要關門,女孩猶豫了一下忽然提出,她家裡沒有充電數據線,和外界聯繫成了問題。樓長立刻問她充電線的型號,答應一會兒送過來。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在觀山園門口,樓長遲遲不見蹤影。原來是居家隔離人員在網上訂購了牛奶,樓長幫忙去收貨了。等了一會兒,記者看見樓長搬著4箱奶,吃力地走了回來。這對居家隔離戶門口鋪了一層報紙,專門放置網購物品。王海燕善意地勸說這對隔離的夫婦:“不要頻繁地在網上買東西,按說兩三天倒垃圾時才能拆封條。”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解除隔離

3月21日,三街坊中社區一位從意大利返京的女孩剛好完成14天的居家隔離。

「探访」境外返京人员居家观察,社区要做些什么?

因為社區採取了雲監控方式,負責監控的居委會主任和監控系統的技術人員一同來到隔離戶,拆除了門外視頻監控及門磁報警系統。對於社區安裝監控系統,女孩表示理解。她說:“完成隔離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隔離期間,她一直非常關注網上公佈的境外航班疫情信息,確定自己乘坐的航班有無確診病例。雖然她沒有任何症狀,但一直不敢掉以輕心。“重獲自由”後的第一件事,她打算拿著“居家隔離承諾書”到社區辦理出入證。

居委會主任提示女孩,還需要在社區辦理一份隔離期滿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