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出口的“園林”,為什麼被認為不夠完美?

文 |韌霧

網師園是陳從周推崇的“小園則極”的典範,其造園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淳熙年間,現存為清代建築。網師園西部還有個園中園“殿春簃”,種著芍藥,因為一春花事,芍藥開在最後。陳從周認為“蘇州的園林,此園的構思最佳”,“因為園小,建築物處處凌虛,空間擴大,‘透’字的妙用,隨處得之”。園有小軒三間,復帶書房,竹、石、梅、蕉隱於窗後,軒前面東為假山,與其西曲相對;西南角有一小池“涵碧”,與網師園中部大池貫通,泉上築亭名“冶泉”,南面略置峰石,為殿春簃的對景。地面用卵石平整鋪地,其用意與中部大池同一原則,形成水陸的對比,前者以石點水,後者以水點石,所以使人看去覺得變化多端。

中國第一個出口的“園林”,為什麼被認為不夠完美?

網師園殿春簃一景

民國時畫家張大千、張善孖兄弟曾借住在殿春簃,還養了只小老虎,張善孖善山水、花卉、走獸,尤擅畫老虎,也是為創作積累素材。當時網師園園主是張錫鑾,張作霖從達桂手中買下此園送給老師,但張錫鑾從沒來住過。張氏兄弟離開網師園後不久,“虎兒”便死了,被葬在園角花土之下。如今網師園殿春簃牆上還掛著張大千1982年特從臺北輾轉寄到蘇州的一紙墓銘,上題:“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

1978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新得一批中國明代傢俱,一直在找尋恰如其分的展陳方案。陳從周向來諮詢的專家建議,明代傢俱當然要放在明代建築裡,首選就是蘇州園林,他推薦了網師園的殿春簃:雖是清代建築,但深具明代風範,院落雖小,但自成體系。這個主意拍板後,在中美建交的大背景下,當時一批蘇州工匠被請到紐約,做木構件的楠木、銀杏、香樟都是特批的,磚瓦全部在陸墓御窯精心燒製(乾隆在京城營建的蘇式園林的磚瓦出自這裡),成為第一個出口的蘇州園林,命名為“明軒”。

“明軒”儘可能原汁原味復刻,作為推廣中國文化最直觀的名片,自有其意義。但如童寯等學者看來,還是有不盡的遺憾:從明軒一抬頭就看見大都會的玻璃天頂,說到底還是個“完美的沙盤模型”,那種中國園林無限延伸的景觀,也被切割打斷了。“充分欣賞一座真實而非模仿中國之園林生活,必須親歷其境,漫步逗留,立坐進出,認真體驗整座園林院牆內之每一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