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媒抗“疫”記:求真、暖心、介紹中國經驗

<article>

(抗擊新冠肺炎)馬來西亞華媒抗“疫”記:求真、暖心、介紹中國經驗

中新社吉隆坡3月27日電 題:馬來西亞華媒抗“疫”記:求真、暖心、介紹中國經驗

中新社記者 陳悅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華文媒體素來與華人社團、華文教育並稱為“三寶”,被視為華人社會重要支柱。當新冠肺炎疫情在馬來西亞蔓延之際,華媒也迅速擔當社會責任,站在了抗擊疫情的前線。

《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說,作為公信力強的傳統媒體,在疫情面前求真闢謠,是華媒的重要責任。

他告訴中新社記者,《星洲日報》此前就開闢有《求真》專版,針對網絡謠言進行闢謠。在疫情期間,專版從半個版增加到一個版、一個半版,最多時甚至達到兩個版。在郭清江看來,假消息給社會造成恐慌;且長期接受負能量傳播,也容易令接收者走不出“共情傷害”而損害生活與健康。“假消息和病毒一樣危害社會。”

郭清江亦介紹,《星洲日報》另一報道重點是“暖心”,挖掘疫情中各種溫暖故事,包括抗擊疫情前線人員的感人故事和社會各界對他們的支持關心。談到《星洲日報》自疫情發生至今刊載的很多捨身抗“疫”的故事,郭清江頗為動情,希望能用報道傳播更多“正能量”。

他說,除了通過報道來“暖心”,《星洲日報》也從報社相關基金中撥出300萬林吉特(約合69萬美元),並邀請讀者一同捐款,用以購買防疫用品等,為馬來西亞前線防疫醫護人員和確診的病患提供緊急援助。

郭清江表示,在疫情的報道中,《星洲日報》很重視中國防控疫情經驗的介紹,希望令讀者和馬來西亞社會從中得到借鑑。

“《星洲日報》一直秉持一個報道理念,此次疫情決不是一個國家或個別族群的事情,是全世界共同需要面對的,”郭清江說,除了要應對疫情本身,也要直面疫情給世界經濟和普通民眾生活帶來的影響。在他看來,作為較早控制住疫情的國家,相信中國可以在恢復世界經濟活力的過程中,“扮演一個領導者的角色”。

“我們大約拿出了九成的版面報道疫情,並且很重視結合新媒體渠道闢謠,對抗假新聞,”位於檳城的《光華日報》總經理李興前介紹,在疫情面前,各種信息傳播繁雜,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得到彰顯,不少讀者都會主動打電話到報社查證某條信息的真假。《光華日報》的編輯們也會每天主動在網絡上搜尋假消息進行闢謠,“《光華日報》每天闢謠的假消息最多達到100多條”。

李興前說,《光華日報》在災難面前一直秉持創辦人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精神,奉獻愛心“從不缺席”。早在中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光華日報》就發起“點亮愛心,同心抗疫”活動,通過募捐、義賣發動社會各界助力中國抗擊疫情。當馬來西亞疫情暴發之後,《光華日報》又於近期從該報專項基金中撥出110萬林吉特(約合25萬美元)捐獻給馬來西亞中央和州政府。

《光華日報》在疫情報道中也十分關注在馬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的生活現狀和防疫情況。他說,疫情暴發以來,很多中國留學生和留學生的親人也通過電話、郵件向《光華日報》諮詢疫情狀況。《光華日報》希望能通過報道,安撫他們的情緒,解除他們的顧慮。

李興前說,《光華日報》著力報道中國防控疫情的新聞,關注中國在相關研究上的最新進展;該報還積極向讀者介紹中國民眾所採取的防疫措施,以及居家防疫的中藥藥方等,幫助馬來西亞民眾更好保障自身健康。

他告訴記者,很多馬來西亞專家在接受《光華日報》採訪時均表示,重視引用中國的經驗和成果,“畢竟,在防控疫情上,中國擁有豐富的經驗”。(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