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瓷器是中國古今百姓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物,也是歷代皇宮貴族用器的主體。明代宮廷無論在日常陳設、祭祀、宗教或內外賞賜等方面,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陶瓷器。為滿足這些需求,明代朝廷除委派地方民窯燒造和接受民窯進貢外,更在景德鎮設“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瓷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明一代,除個別時期曾因故減燒或停燒之外,御瓷廠為宮廷燒造了大量瓷器。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御窯瓷器作為凸顯皇家絕對權威的御用物資之一,除供皇帝及其家人使用外,若非皇帝賞賜,任何人不得擁有或使用。御用瓷器從產品樣式設計,到生產、驗收、運輸直至使用,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顯然,其產品的最終流向地是帝都紫禁城為代表的明代皇家宮廷。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明代嘉靖(1522-1566年)、隆慶(1567-1572年)、萬曆(1573-1620年)三朝,處於明代社會晚期,歷時99年,橫跨16、17世紀。這三朝時值歐洲文藝復興鼎盛時期,是地理大發現、殖民主義發展時期,同時也是科學技術快速初步發展時期。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雖然嘉靖、隆慶、萬曆朝御窯瓷器自問世以來已經過400餘年風雨的洗禮,但這三朝御窯瓷器整體呈現產量空前大增、造型更加繁多、大件器物增多、胎體趨於厚重、工藝略顯粗糙、裝飾愈加繁縟、色彩華麗奪目的風貌。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和海外貿易迅速擴大,民營瓷業產量和質量均比以往有很大提高,除大量燒造供國內外各階層使用的瓷器外,還搭燒御器廠臨時交辦的御用瓷器,使這一時期御窯瓷器呈現出豐富的面貌。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嘉靖朝御窯瓷器:瓜皮綠釉出彩

嘉靖皇帝朱厚熜年少登基,即位之初,在群臣輔佐下針對前朝弊政,採取整頓官制、開放言路、清查土地等措施,起到了撥亂反正、重振人心之作用,開創了明代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壬寅宮變”後,嘉靖帝開始深居後宮,篤信道教,致使嘉靖晚期朝廷和社會危機四伏。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嘉靖朝御窯瓷器產量激增,祭祀器、大器品類多樣,流行與道教有關的紋飾,而且出現供道教儀式使用的特殊器物,這些都與嘉靖朝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圍和嘉靖皇帝的個人品位有密切關係。據瞭解,嘉靖朝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的瓷器在花色品種上不少於37種,其中最受人稱道的是青花、五彩、瓜皮綠釉瓷等。

典型嘉靖御窯青花瓷器以進口“回青”料混以國產“石子青”料描繪紋飾,呈現藍中泛紫的鮮豔色調,開創了明代御窯青花瓷器發展的新境界。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瓜皮綠釉是一種以氧化銅為呈色劑、以氧化鉛為主要助熔劑的低溫色釉,明代景德鎮御器廠自永樂朝開始燒造,以後各朝亦多有燒造,其中以嘉靖朝產品髮色最為純正。

由於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致使該朝御窯青花瓷器在造型和紋飾方面呈現濃郁的道教色彩。造型方面,葫蘆形器物明顯增多,紋飾方面,常見八仙人物、暗八仙、松下老人、八卦等具道教意味的紋飾。此外,反映國泰民安、萬壽清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以及樹幹繞成“福”、“祿”、“壽”等紋飾亦很流行。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隆慶朝御窯瓷器:年代雖短,產量仍大

隆慶皇帝朱載垕清淨、寬仁,執政期間果斷平反前朝留下的冤案、懲治嘉靖皇帝寵信的道士,積極推行澄清吏治、清丈土地、改革賦役制度以及恤商和開關等政策,為萬曆初年張居正主導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堪稱明代後期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

隆慶朝歷時僅6年,景德鎮御器廠燒造時間較短。但據《江西省大志·陶書》(萬曆本)載:“隆慶五年(1571年)……單開窯燒造內外鮮紅碗、鍾、甌並大小龍缸、方盒各項共十萬五千七百七十桌、個、對。”可知當時御窯燒造瓷器的數量仍相當可觀。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隆慶御窯青花瓷器注重造型多樣化,常見四方、長方多方、瓜稜、銀錠、方勝等異形器,有的還配以鏤空裝飾。所用青料仍為進口“回青”與國產“石子青”的混合料,但由於配比掌握的更加準確,致使燒成後紋飾髮色更加純正。隆慶御窯青花瓷器紋飾常見有祥雲、龍、鳳、蟠螭、蜂猴、松鹿、魚藻荷蓮、花鳥、攀枝娃娃等。

隆慶御窯青花瓷器所署年款有別於傳統慣例,多為青花楷體“大明隆慶年造”,六字年款結尾用“制”字的極少。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萬曆朝御窯瓷器:鏤刻工藝出彩

萬曆皇帝是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執政的前十年,全力支持內閣以整頓賦役為主的改革,逐步營造出政治清明、經濟大發展的中興局面。但很快,萬曆皇帝一反之前的政治措施,盡廢改革,並開始了長達30年的怠政舉措,使明代社會自萬曆後期進入政治停滯、社會急劇發展的特殊狀態。

景德鎮御窯瓷器燒造受政治影響,致使量增而質減,御器廠的運行更逐漸陷入窘困之境地,最終導致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御器廠正式停燒。從此,景德鎮瓷器生產步入御窯衰落、民窯興盛的“過渡期”,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一說康熙二十二年)御窯廠才正式恢復燒造。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萬曆朝御窯瓷器造型、紋飾風格基本延續嘉靖、隆慶朝御窯瓷器特點,從傳世品和出土標本看,約有20多個品種,。萬曆後期其中最受人稱道的是青花、五彩、黃地綠彩和茄皮紫釉瓷等,因進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漸採用“土青”料描繪紋飾,其中以浙江產的“浙料”最好,其圖案藍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萬曆御窯瓷器較前朝更多地使用鏤孔與雕塑的裝飾工藝。鏤孔常用於瓶、盒等器物,部分器物的鏤刻工藝手法雖然略顯隨意、粗率,但為突出主體青花紋飾起到了輔助作用,使整體器物顯得靈動。瓷器上局部雕塑的工藝則多用於人物、動物、山石等形象。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萬曆朝御窯五彩瓷器,延續嘉靖、隆慶朝御窯五彩瓷風格,但造型、紋樣更加繁多,花紋佈局更趨繁密,用筆更顯豪放不羈、樸實稚拙,呈現華麗濃豔之風,反映出明代中葉以後商品經濟迅猛發展,商業空前繁榮,奢靡之風浸淫市井,從上層到民間均講求追奇獵妍的社會風貌。

隨著“隆慶開關”解除海禁,萬曆朝景德鎮民窯瓷器大量遠銷海外,其造型、紋飾、色彩均對歐、亞各國瓷器使用乃至瓷器生產產生深遠影響。

明代御窯: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珍寶爭奇鬥豔!

中國瓷器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它經歷了近五千年的傳承,伴隨著人們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斷地發展著。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研究價值、藝術價值的明代御窯瓷器,已成為當今收藏界中熱門的收藏品,備受瓷器愛好者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