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御史詹惠

清廉御史詹惠

位於漳浦縣深土鎮示埔村的詹厝陂引水渠

清廉御史詹惠

明正德年間詹惠“皇明敕命”碑

清廉御史詹惠

民國三十六年漳浦縣政府縣長鄭有泰重修詹厝陂立碑紀念

清廉御史詹惠

二O一九年漳浦縣赤湖鎮黨委政府在象山公園豎立詹惠雕像

明永樂皇帝朱棣繼位後,國都從南京遷往北京。為加強對百官監督,明王朝仍在南京設置監察機構,稱南京都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巡視各省,對鞏固中央集權統治產生深遠影響。

詹惠(1479-1560),號漳溪,漳浦縣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歷任大理寺觀政進士、許州判官、順德知縣、南京雲南道監察御史,是最早任職監察御史的漳浦籍官員,可謂漳浦監察御史第一人。其直言敢諫,鐵面無私,懲辦腐敗,一生清廉,剛毅守節,謹守家風,備受朝野稱頌,史稱“詹御史”。

正氣凜然 直言進諫

詹惠幼年家境貧困,勤奮學習,中進士後先任大理寺觀政進士,後任監察御史。當時,明武宗朱厚照沉溺於玩樂,寵信太監,滿朝文武看在眼裡,卻不敢言論。詹惠決意直言勸諫,三次上疏,引經據典,直陳商末妲己亂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蜀漢阿斗樂不思蜀等歷史教訓,又引北宋王安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至理名言,直指以太監劉瑾為首的“八虎”欺矇皇上,故弄玄虛,攪亂朝綱,勸諫武宗“滅宴安愉佚之志,正心以視朝綱,力圖天下之治”,併為被免的顧命大臣劉健伸冤。

武宗下旨詹惠入朝訓問。同朝官員皆為詹惠捏一把冷汗。然詹惠鎮定自若,即刻上朝拜見皇上。武宗龍顏震怒,廷上百官皆誠惶誠恐,但詹惠神色不徙,侃侃而談,有條不紊闡述唐太宗虛心納諫、禮待魏徵等典故,力勸武宗效仿貞觀之治,以史為鏡知興替,以人為鏡明得失……武宗終於被忠心耿耿的詹惠所惻動,微微點頭……

雖武宗皇帝日後仍好玩樂,但能做到大事不怠慢。正德五年,大太監劉瑾終於被誅,人心大悅。然而當時許多官員被誤判遭彈劾,詹惠與週期雍、王佩等極力上疏,明辨忠奸,使得一大批官員得以平冤昭雪。

為褒揚詹惠匡扶正義,正德六年,武宗皇帝特頒《皇明敕命》諭文:“南京雲南道監察御史詹惠,天賦英姿,人稱遠器,登名甲第,列職憲臺,抗章輸獻納之忱,備殫忠悃,按節展激揚之志,丕振風聲,矧隨事而效勞,每奉公而守法……特進爾階文林郎……”

代天巡狩 懲腐安疆

正德年間,雲南南郊地區官員腐敗,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籠絡人心,形成一股藐視朝廷、禍害南疆的反叛勢力,要求明皇親臨邊陲共祭天地。為穩定南疆,武宗欽點詹惠巡按雲南、代祭南郊。詹惠制定周密“三步棋”計劃,得到皇上允准,直奔南疆。

第一步棋,嚴懲腐敗。詹惠抵達南疆後,廣開言路,接受民眾冤訴,一起起坑害百姓的黑惡案件被查實,一大批貪贓枉法、罪大惡極者,被拘押入牢,等候問斬。詹惠將巡按情況如實上奏。奏章寫完,詹惠心情異常沉重:南疆邊遠,部族勢力眾多,朝廷掌控鞭長難及,如果全殺了這一大批官員,勢必使南疆更加動盪,黎民百姓更加遭殃……思慮再三,詹惠重寫奏章,向皇帝諫議:“此等罪犯依律當斬首示眾,但殺戮無以立警安邊,應懲教並行,可斬其左臂,留其生路,以教百官,重振民心。”此奏得到武宗讚許:“詹惠巡按有方,整飭有力,思慮周全,准奏。”詹惠變“斬首”為“斬手”“壯士斷腕”之舉,意在告誡百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斬”。斬手祛腐,有力整肅綱紀,巡按首戰告捷。

第二步棋,平息叛亂。詹惠與邊疆反叛部族鬥智鬥勇。上疏皇帝,調動三省精兵進駐雲南,製造大軍壓境之勢。運用攻心戰術,策反分化部分重要部落首領,使其紛紛倒戈,效忠朝廷,南疆喧囂動亂的態勢得以逆轉。詹惠與部落首領共祭天地,按預定方案行皇帝禮儀,頭戴龍冠,身披龍袍,莊嚴肅穆,歷時三日,盡顯大明帝國威嚴。在祭天宴會上,反叛頭領以喝烈酒、吃生肉、舞長劍等方式,試圖刺殺“皇帝”,但均被一一化解,最後反叛首領被御林軍悉數就擒,押解上京,邊疆穩定。

第三步棋,為民請命。詹惠見邊疆黎民艱辛,積極為民請命,上疏皇帝,請求減免雲南賦稅,得到武宗准奏。邊疆百姓攜兒帶女,歡呼跪謝,民心大振。

詹惠懲腐安疆,滿朝文武翹首稱讚,准予在府第懸掛“代天巡狩”“欽命南郊”廳燈,並在漳浦縣立“繡衣坊”。

居功不傲 清廉自守

詹惠致仕歸休後,皇帝感念其功績,特下旨備船送其回鄉。在所備船中,有上等船、中等船、下等船,且告知:上等船有黃金百兩,中等船有白銀百兩,下等船有銅錢百兩,任由詹惠選擇。臨行前,家僕於是問:“老爺,我們選何船?”詹惠不假思索道:“下等船!”家僕問:“為何?”詹惠對曰:“人,不貪金銀一身清;船,不藏金銀一路順。”遂選擇了下等船,順流而歸……

詹惠歸休後,躬耕田疇,修身齊家。一日晌午,詹惠勞作半天后倚在稻田邊一大樹下小憩,迷糊中隱約聽到樹上麻雀喳喳叫:“詹御史,詹御史,一丘田,九百主,管好子孫才長久”(閩南語史、主、久諧音),詹惠突然悟到深刻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發展農田固然是興家之道,然子孫賢能方可固守家業,倘若子孫紈絝,再大的家業也得歸零。詹惠隨即召集鄉親,講述既要生產,更要教育子孫的治家之道。從此,“好田換百主,好囝才長久”成為漳浦詹氏家族樸素而哲理深刻的家規家訓。

為照顧年邁的父母,詹惠回到老家農村與父母一同居家養老,過著閒居生活。

興修水利 福澤桑梓

詹惠告老還鄉,時刻關心父老鄉親的疾苦,當他了解到當地農民因經常鬧旱災“十冬三收”而生活貧困,不顧年事已高,不但到處查閱水文資料,還翻山越嶺,深入調查研究,多方尋找解決家鄉抗旱保收的良策。他查明當地易鬧旱災的原因,是山陡海近,山上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田地水土沖刷、土壤沙質過多、晴天水分易滲透揮發,因而導致“山無涵養水源之植被,坑無集雨蓄水之湖泊”。

針對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詹惠努力探索治本之策。詹惠認為,“為子孫謀幸福,人品重於財富;為農田謀水利,開源重於節流。”於是,他決定用築陂積水的辦法防備旱災。經與老農一同考察灶山周圍地勢,最後確定在灶山東面坑谷出口處,築一大蓄水壩,截坑谷之水(當時叫水陂,現在叫水庫),並在壩下鑿十幾里長的引水渠,延伸到山下百畝沙田,工料全部由詹惠負責。在詹惠帶領下,歷時一年多,大壩終於建成。從此雨天雨水及山泉積聚陂中,晴天即可引水灌田。

為涵養泉源,詹惠邀請周圍數十村的族長商定封山育林公約。幾年後,灶山植被茂密,鬱鬱蔥蔥,涵蓄泉源的能力大大提高,達到既培源又節流之根本;旱天抗旱能力不斷提升,使五百畝以上的易旱田變為旱澇保收田。這一善舉,被父老鄉親廣為稱頌,把此陂稱為“御史陂”或“詹厝陂”。

1965年,漳浦縣政府在詹厝陂原址上擴建中型水庫,更名“東平水庫”。為感念詹惠修陂之功,本著維護原受益戶的權益,深土鄉政府對示埔村使用“東平水庫”水資源制定了優惠的“保底”政策,即大旱天,水庫底二十萬立方以下的蓄水要留給示埔村使用。

詹惠的優良家風深遠地影響著世代子孫,曾孫詹兆忠、玄孫詹啟昌皆中舉人,呈現“五代登科、世代賢良”的局面。

本文來源:閩南日報2020/03/24 星期二 第10版 文化走廊版塊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