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

鹿塬農事


60年前的一九五九年中國大躍進後的大糧荒~河南人深知[靈光一閃]六十年後的今年切勿大意!蟲害已經進入南亞!錢當不了飯~無糧寸步難行!……[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正道滄桑A


提這個問題真好,一下點明瞭糧食得重要,我是農民,家裡地不是很多,莊稼人怎麼也不能讓地荒了,種點玉米,年景好了一畝除去種子化肥可以賺四百左右吧,當然時間不能算,農民有的是時間。你提到的這個問題,在趕上疫情我真有點怕了,沒口罩我可以不出門,沒菜沒油可以不吃,如果沒糧沒水怎麼辦?我去年的玉米還沒有賣,現在我決定了,必須存夠一年的糧食,剩下的在賣,惡肚子實在是太可怕了!記得我小時候別說野菜,就是樹根樹皮都沒得吃!


炮哥真敢轟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農民從古至今所追求的,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之一,甚至現在,在某些地方,糧食的收入仍然是最主要收入。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僅僅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個糧食的收入在現在社會的消費中就顯的捉襟見肘了,所以很多農民就謀發展,在有限的土地上開發無限的金錢,經濟作物逐漸搬上了一塊塊田地。

我老家就是農村,小時候的歡樂也留在那片土地上,現在看來,那時候的歡樂還真是簡單。冬麥子,夏玉米,中間播豆子。以前的糧食主要是以自己自足為主,其次才是賣掉當做收入,所以大豆,高粱,小米地瓜等比較豐富,但是這些作物的生產過程是相當的繁瑣勞累。隨著消費的升高,糧食的收入不足,於是蔥薑蒜,西瓜蔬菜,到後來大棚反季節蔬菜成了收入主力軍,這是形式所迫,不是不重視。隨著工業用地的拓展,糧食用地是越來越少,好土地被大量侵佔,能有效使用的也是更少,更加零散的地方讓糧食作物更不容易操作,反倒是經濟作物簡單容易的多。很多人也就順應形式減少了糧食播種。現在國家政策好,糧食也有補貼,但是杯水車薪不得不承認。但是老一輩眼中,糧食生產永遠是不可替代的。我家也是,不論土地怎麼緊張,我們的地頭永遠是糧食作物。


劍橋輔導1


這個問題不應該問農民,農民也不缺糧食。說說我家吧!家裡有20畝地,五畝秦冠蘋果產兩萬斤一斤五毛錢,賣一萬塊錢,跑出農藥化肥澆地人工,按一樣一千塊錢吧四千塊錢五畝蘋果園剩六千塊錢。三畝桃子賣六千塊錢,去除化肥農藥澆水人工,餘兩千塊錢。三畝葡萄,和桃子一樣餘兩千塊錢。還有九畝小麥,一畝地六七百斤五六百塊錢,加起來五千塊錢,種子五百,化肥五百,播種五百,收割五百,這個人工就不算了,餘三千塊錢。父母兩個人二十畝地一共收入一萬三千塊錢,跑去家裡零碎開支一年不到一萬塊錢,試問一下有水還願意種地,種地能養活的了誰,好在今年挖完了,父母給我在縣城帶孩子,過了年給我弟去西安帶孩子。寫完這些文字,有點心酸,父母把一生給了土地,土地確不養活他們,老了還要背井離鄉,這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吧。


莫桑比克胡楊樹



笑落花67017094


面對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不只是農民重視,全國人民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嚴重關切。糧食不僅關係到民生,更關係到國家的安全,陳雲付總理曾經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所以說,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農民是種地產糧的主力軍,糧食生產主要依靠農民。國家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出臺了不少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補貼。國家除了免增公糧,還給每畝土地實行現金直補。為什麼還不能夠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種田成本高,辛苦卻不賺錢;其次是現在大多農村青年不願種田,感覺外出打工錢來快,賺錢容易,特別覺得有面子,挺風光;再就是土地分散,自我管理,種不種,荒不荒別人管不了。要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必須克服阻礙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在現有收購價的基礎上,再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加快農業機械的普及,增加農機補貼,把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動中解放出來,查清土地拋荒土地面積,取消拋荒土地補貼。對土地拋荒制定一定懲罰辦法。


雙猴機杼


面對這次疫情與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首先這樣的問題非常弱智,即使沒有災情農民種地都是全心全意認認真真,那怕糧食價位低!第二農民種地並不是天經地義的,農民也可以打工,利用農閒的時候賺點錢也是無可厚非的!第三在錢越來越不值錢,種地的收穫並不能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時候,出去打工尋找合適的工作是年輕一代農民的出路!我家在農村,但地都被政府修路佔了,沒有賠償沒有補助,我們一大家子該怎麼辦?還是要生存要自尋出路!綜合很多方面,糧食對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是無法言喻的,把這麼重要的問題壓在農民身上也是不理智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農村的父老鄉親加油!!!!



尹世靚家


首先問題都提錯了,其次糧食缺不缺跟農民沒關係,有事找專家,一切形勢都是按專家分析結果而形成的


feelsun20955673


大家好!

我是關注農村農業農民,是地道的一農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今年年初,我國發生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幾乎同時期,蝗災逼近我國國境,


在這些災難發生時,就會凸顯農業的重要,糧食的重要。每次搶險救災,統籌救災物資,表現出物資短缺,糧食蔬菜緊缺。

上一代的農民,都曾經歷過缺衣少食的年代,對於糧食的重要,那真是銘刻在心。他們為了種植糧食,解決溫飽問題,是受盡了苦頭的。那種苦、那種累、只有自己最清楚。表現在身體上的是,飽經滄桑的臉,粗樹皮似的手,彎曲的腰,駝現的背。

記得小時候暑假,正是我們當地小麥收割時期,父親會交給我任務,那就是撿拾麥地裡收割時期偶爾掉落的麥穗,甚至連一穗都不讓遺失,否則,就會遭到訓斥的。有時大人擔麥,稍有疏忽,掉落地上,就會掉落好多的麥穗和麥粒的,會命我連麥粒撿拾乾淨的。時常會聽見他們的嘮叨:那一把糧食,在捱餓時期,能救命的。


糧食的重要,在父輩們一代心中,那真的是:“顆粒歸倉”,見不得浪費一粒糧食的。

我們這些70後,雖然沒有捱餓的經歷,只是當年能夠勉強吃飽。長期經受父親的薰陶,糧食的重要性還是銘刻在心,家有存糧,心中踏實。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像吃飯問題已經不再是人們關心的事情了。逐漸許多人,許多新生代農民,只看重錢,一切都為了錢,只要有錢,想吃啥都有啥。而且飯店吃飯超量點餐,吃不完,直接倒掉,浪費之大,從不知珍惜,不知糧食的重要性。雖有“光盤行動”,不知效果如何?

在這樣的情形下,也是時代大背景下,在農村種啥能多收入,效益好,就種啥,也是為了提高經濟。

就像我們當地,以前也都是在種植糧食。但是,糧食價格穩定,幾十年來基本保持沒變。逐漸的開始改種蘋果樹和花椒樹,雖然農民的經濟效益好了,也比以前有錢了,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唯獨以前家家都有的糧倉空了,沒有了存糧。現在,很方便,糧油米麵都可以買到。但也不多買,還追求新鮮,不喜歡陳米陳面,家裡有一袋米一袋面就好。



當今年疫情發生,你是不是有些其他想法?儘管是在重疫區武漢,也沒有出現沒有吃的,只是疫情防控需求,運輸不暢而已,困難可能還是有的。

由此可見,無論如何說,人都得吃飯,要吃飯,就得有糧食,糧食是第一重要的。從國家層面說,國人的吃飯問題,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經濟再發達,糧食安全要警鐘長鳴,絕不能依靠別人,依靠進口。小到家也一樣,家有存糧,睡覺也踏實。


好了,就說這麼多。如果喜歡就點贊和轉發,想看更多相關資訊,就請繼續關注我。


關注農村農業農民


問題很好,但是你問題的針對人錯了!農民從古至今都很重視糧食生產,但他們也是中國公民,也有權利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