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燒紙好,還是放鮮花好?

彎腰聞得菊花香


我以為鮮花好,最好是在墳上或四圍都栽上花草,有條件的栽上松柏翠竹之類的。

我在原野上散步時,也看見一些墳墓邊開的紫色,藍色,黃色的小花。

感覺那座墳也很有詩意,雖然我不知道那是誰的祖墳。

我在北京看見本地人用塑料花,色浮質假的塑料花放在墳上,看了很不舒服。

我以為用那種散發香氣的真花,白色的話都有香氣,像百合花,梔子花。

鄉下,清明節是沒有這些花的。

鄉下人務實,不懂得浪漫,別說沒有,就是有也不肯花錢買花來祭祀。

他們願意買用銅錢映捶打過的草紙燒給祖先,他們相信這是送給在陰間的祖先們花的錢。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燒紙錢,煙霧繚繞的。

可是沒辦法,我們這裡清明祭祖,帶上鍬之類的給墳墓剷剷草,加加土,燒一堆紙錢,磕磕頭,放一掛鞭炮。

其實這種儀式也簡單。

這樣的上墳方式熱鬧,有氛圍,煙火氣濃郁,儀式感強。

我們這裡還是土葬,有墳冢,幾平米見方。

不像城市郊外的墓園,都是火葬,把骨灰盒立一塊墓碑。祭祖的大多是有文化的人,買鮮花去祭先祖的。

所以是燒紙錢還是買鮮花跟地域有關係,我們在鄉下祭祖,還是依照農村的風俗習慣,燒紙錢,我當然希望我的先祖都有靈魂活在陰間地府,燒化的冥幣紙錢,他們在那邊能有錢花,不受窮,能在陰間生活的幸福快樂。這是活人的想法和願望。

祭祀有祈福之意,多給亡靈燒紙錢,先祖高興,保佑家族人丁興旺,事業發達,平安健康。

所以山區農村很講究墳冢的風水和出殯下葬時的時辰。

在外的子弟清明有趕回來朝祖的,也是希望先祖們保佑他們生意興隆,家運恆昌。

所以我們這裡的山區農村很重視清明節,掃墓歸來去族上某一家聚餐,這是輪流辦清明宴。

今年輪到我家老三,老三兩口子都不在家,只有我與婆婆替他們張羅,大概要辦兩三桌的清明宴席。如果回來的人多,要辦三四桌的也有。

但如果我在城裡,城市講究生態環保,不讓燒紙錢,我就會買鮮花,買那種有香氣的素淨的鮮花。

表示對逝者的尊重敬仰和哀悼緬懷。

我覺得這種儀式是優雅莊重而純潔的。

逝去的先祖在血脈上是相通的,在精神世界中冥冥之中也似乎有感應。

這感應在生者的主觀意識裡。

逝者安息,生者平安,這大概是我對清明祭祀理解的意義。


短篇小說精選


如果是位壽終正寢的老人我會去燒紙,如果是位不到四十歲人的我會去送鮮花。

我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每到大小節亮要祭祖的時候,我都會是那個疊紙錢的人。黃色的草紙,我仔細拿著,認真地疊著,好像真的是送給太爺爺太奶奶們的錢。我疊的那麼認真,也很慢,這個我爸爸就和我說,不要那麼一張張的,幾張合起來疊也行。

我們那邊的風俗是女人如果爸爸媽媽都還健在的時候,是不能上墳的。爺爺是我最想念的人,但我不能去。凡是也有另外,我給爺爺上過兩次墳。一次是我考上大學,哥哥帶我去的,給爺爺磕頭燒紙,哥哥拿過酒來灑在墳上,嘴裡唸唸有詞,像是說,我考上大學了,是託祖宗的福,給祖宗們報喜了;還有一次,我出嫁,也是我和哥哥一起去的。這次我有點傷感,一是因為遠嫁,二是男方家裡條件不太好,我父母有點不樂意,我在中間為難。

來到南京很多年了,年齡越大越想念爺爺,這種感情無法排解。我看小區裡面逢年過節,路邊,小花園壇邊都有燒紙的餘灰。我猶豫了幾次,終於下定了決心,在一年的中元節,買來紙錢,來到樓下的花壇邊,給爺爺燒紙錢。我也像別人的樣子,找了個石頭在地上畫了個圈,我拿出紙錢,點上火,在火苗晃動的時候,我多麼希望能看到爺爺的樣子啊。我邊燒邊哭,嗆入一些煙氣,可能這兩天大家都在點紙,空氣質量也不太好,加上我本身有點氣管炎,回去之後病情就加重了。我去醫院看的時候,醫生問我情況的時候,還特意說你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去點紙了。

對於我們這些傳統的燒紙人和接受紙錢的人,對紙錢是有感情的,就好像它真的就是錢,能寄託思念,能讓那邊的親人有錢花。但從環境衛生,空氣質量來說,燒紙會加重這種危害。我想有些廠家如果研發出像草紙那樣的紙錢,燒掉又像水那樣乾淨,一定很受歡迎。

對於年紀輕一點的來說,不知什麼原因也赴黃泉了,我是不忍心給他們燒紙的。我有個初中男同學,上學的時候很是江湖氣,喜歡打架鬥毆,但人本質不壞。就在前幾年突發腦梗,就在去醫院的路上撒手人寰了,留下一對小兒女。同學們接到消息,很是震驚,年紀輕輕,正是人生大好年齡,開拓事業的時候,竟然就一命嗚呼了。大家考慮到我同學年紀尚輕,送紙花圈太悲,就一人送了一個用鮮菊花做成的花圈,以寄託哀思。

 





毛毛看樹樹


鮮花最好,即環保又新鮮還時尚。


望天下太平97660506


個人覺得還是送花好一點


時光辜負了情懷


肯定燒紙錢好,但要防火安全,燒紙是幾千年文化傳承,國家靠稅收,神仙佛祖先靠燒紙錢,鮮花代替不了錢財,他們有錢了,我們才有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