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是烧纸好,还是放鲜花好?

弯腰闻得菊花香


我以为鲜花好,最好是在坟上或四围都栽上花草,有条件的栽上松柏翠竹之类的。

我在原野上散步时,也看见一些坟墓边开的紫色,蓝色,黄色的小花。

感觉那座坟也很有诗意,虽然我不知道那是谁的祖坟。

我在北京看见本地人用塑料花,色浮质假的塑料花放在坟上,看了很不舒服。

我以为用那种散发香气的真花,白色的话都有香气,像百合花,栀子花。

乡下,清明节是没有这些花的。

乡下人务实,不懂得浪漫,别说没有,就是有也不肯花钱买花来祭祀。

他们愿意买用铜钱映捶打过的草纸烧给祖先,他们相信这是送给在阴间的祖先们花的钱。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烧纸钱,烟雾缭绕的。

可是没办法,我们这里清明祭祖,带上锹之类的给坟墓铲铲草,加加土,烧一堆纸钱,磕磕头,放一挂鞭炮。

其实这种仪式也简单。

这样的上坟方式热闹,有氛围,烟火气浓郁,仪式感强。

我们这里还是土葬,有坟冢,几平米见方。

不像城市郊外的墓园,都是火葬,把骨灰盒立一块墓碑。祭祖的大多是有文化的人,买鲜花去祭先祖的。

所以是烧纸钱还是买鲜花跟地域有关系,我们在乡下祭祖,还是依照农村的风俗习惯,烧纸钱,我当然希望我的先祖都有灵魂活在阴间地府,烧化的冥币纸钱,他们在那边能有钱花,不受穷,能在阴间生活的幸福快乐。这是活人的想法和愿望。

祭祀有祈福之意,多给亡灵烧纸钱,先祖高兴,保佑家族人丁兴旺,事业发达,平安健康。

所以山区农村很讲究坟冢的风水和出殡下葬时的时辰。

在外的子弟清明有赶回来朝祖的,也是希望先祖们保佑他们生意兴隆,家运恒昌。

所以我们这里的山区农村很重视清明节,扫墓归来去族上某一家聚餐,这是轮流办清明宴。

今年轮到我家老三,老三两口子都不在家,只有我与婆婆替他们张罗,大概要办两三桌的清明宴席。如果回来的人多,要办三四桌的也有。

但如果我在城里,城市讲究生态环保,不让烧纸钱,我就会买鲜花,买那种有香气的素净的鲜花。

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敬仰和哀悼缅怀。

我觉得这种仪式是优雅庄重而纯洁的。

逝去的先祖在血脉上是相通的,在精神世界中冥冥之中也似乎有感应。

这感应在生者的主观意识里。

逝者安息,生者平安,这大概是我对清明祭祀理解的意义。


短篇小说精选


如果是位寿终正寝的老人我会去烧纸,如果是位不到四十岁人的我会去送鲜花。

我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每到大小节亮要祭祖的时候,我都会是那个叠纸钱的人。黄色的草纸,我仔细拿着,认真地叠着,好像真的是送给太爷爷太奶奶们的钱。我叠的那么认真,也很慢,这个我爸爸就和我说,不要那么一张张的,几张合起来叠也行。

我们那边的风俗是女人如果爸爸妈妈都还健在的时候,是不能上坟的。爷爷是我最想念的人,但我不能去。凡是也有另外,我给爷爷上过两次坟。一次是我考上大学,哥哥带我去的,给爷爷磕头烧纸,哥哥拿过酒来洒在坟上,嘴里念念有词,像是说,我考上大学了,是托祖宗的福,给祖宗们报喜了;还有一次,我出嫁,也是我和哥哥一起去的。这次我有点伤感,一是因为远嫁,二是男方家里条件不太好,我父母有点不乐意,我在中间为难。

来到南京很多年了,年龄越大越想念爷爷,这种感情无法排解。我看小区里面逢年过节,路边,小花园坛边都有烧纸的余灰。我犹豫了几次,终于下定了决心,在一年的中元节,买来纸钱,来到楼下的花坛边,给爷爷烧纸钱。我也像别人的样子,找了个石头在地上画了个圈,我拿出纸钱,点上火,在火苗晃动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能看到爷爷的样子啊。我边烧边哭,呛入一些烟气,可能这两天大家都在点纸,空气质量也不太好,加上我本身有点气管炎,回去之后病情就加重了。我去医院看的时候,医生问我情况的时候,还特意说你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去点纸了。

对于我们这些传统的烧纸人和接受纸钱的人,对纸钱是有感情的,就好像它真的就是钱,能寄托思念,能让那边的亲人有钱花。但从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来说,烧纸会加重这种危害。我想有些厂家如果研发出像草纸那样的纸钱,烧掉又像水那样干净,一定很受欢迎。

对于年纪轻一点的来说,不知什么原因也赴黄泉了,我是不忍心给他们烧纸的。我有个初中男同学,上学的时候很是江湖气,喜欢打架斗殴,但人本质不坏。就在前几年突发脑梗,就在去医院的路上撒手人寰了,留下一对小儿女。同学们接到消息,很是震惊,年纪轻轻,正是人生大好年龄,开拓事业的时候,竟然就一命呜呼了。大家考虑到我同学年纪尚轻,送纸花圈太悲,就一人送了一个用鲜菊花做成的花圈,以寄托哀思。

 





毛毛看树树


鲜花最好,即环保又新鲜还时尚。


望天下太平97660506


个人觉得还是送花好一点


时光辜负了情怀


肯定烧纸钱好,但要防火安全,烧纸是几千年文化传承,国家靠税收,神仙佛祖先靠烧纸钱,鲜花代替不了钱财,他们有钱了,我们才有福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