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下的战“疫”警花

高墙下的战“疫”警花

“她是双警家庭,让我先去!”

“她的孩子太小,还没有人照顾,让我先去!”

“她年龄太大,今年5月就到法定退休年龄了,让我先去!”

“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天都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承受不起长达40天的封闭值守,让我先去!”

……

无数句“让我先去”,让人动容。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按照公安监所防疫标准高于社会面防疫标准的要求,昆明市看守所启动“封闭备勤20天、封闭值班20天”的三班制勤务模式。

由于警力不足,且封闭值班长达20天,所有岗位取消调休,昆明市看守所全体民警、辅警需要24小时高强度工作。他们将孩子、老人托付他人照顾,备足40天的所需药品,义无反顾踏上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征程,向高墙防疫一线集结……

高墙下的战“疫”警花

“收到!请讲!”这句铿锵有力的对讲通话,每天不停的在每一个民警、辅警的耳边响起。

她是昆明市看守所所长高春云。她主动请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奋战在监所一线岗位,为民警、辅警排忧解难,关心慰问困难工作人员,为她们鼓劲打气。

“报告带班所领导,监区已巡视完毕,今日情况一切正常!”

深夜,昆明市看守所管教民警和医务人员忙碌的一天还没有结束,因为她们还要面临夜间很多不确定的突发情况要紧急处理。

她们来回巡查在各个监室,询问每一个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排查感冒症状和来自重点地区人员轨迹,进行体温测量、巡诊看病、发药督服、防疫消毒以及教育管理,还要处理诸多监室琐事,面临巨大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压力。这一天,她们已经在岗位奋战了近16个小时。这样的工作对于常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可是对于昆明市看守所的管教民警和医护人员只是普通的一天。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确保监所安全,她们要封闭值守长达20天,她们不记得今天是几号、也不记得今天是星期几,但是她们清楚的记得今天是第几天。因为取得一天的胜利,她们心中都万分的高兴。

高墙下的战“疫”警花

她们穿梭在星月下

这已经是凌晨3时,此时早已夜深人静。可是对于看守科的民警和辅警工作依然在继续,她们穿梭在监区巡视道上,只有天空的星月知道她们在干什么,留下了她们美丽的身影,照亮着她们前行的路。

她们一个班要连续走10余公里,巡查每一个监室情况,掌握每一个重点人员动态,记录每一个违规行为。

她们不分昼夜,不记日子,只知道是第几个班。这样的工作模式要持续长达20天,可是她们没有退缩、没有怨言,依然在监墙内默默坚守。

有人会问“这是如何身强力壮的铁骨男儿?”错了!她们是一群铿锵玫瑰,她们用瘦弱的身体、强大的内心,守住了一方平安!

高墙下的战“疫”警花

90后的她们“疫”无反顾

在普通的文秘办公、物资清理和接待岗位上,她们也已经持续战斗了1个多月。

疫情蔓延以来,为了监所安全,她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一直在岗、从未离开。

她们每天要做好文件收发以及大量的文字材料拟写,要统计发放几十种防疫物资,按类别逐一登记出入库台账,做到数据与物资的绝对准确。

为了服务好疫情防控下的诉讼程序顺利开展,她们坚守在内外接待岗位处理各种提讯、会见、法律文书的送达、告知等工作,有的甚至延误了自己早已定好的婚期。“白加黑”“5+2”是她们的工作常态。自疫情防控以来她们安全顺利完成518起提讯、390次律师会见,实现零投诉。

她们是一群90后的新生力量,面对超负荷的工作运转,她们没有丝毫退缩,默默无闻地在监所安全、疫情防控奉献着。

看守所的这群别样玫瑰,她们没有聚光灯下的辉煌,没有鲜花簇拥下的娇艳,却坚守着当初的从警誓言。她们用奋斗撑起了昆明市看守所的半边天。先后取得“全国巾帼文明岗”“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昆明市工人先锋号”“集体二等功”“昆明市文明单位”等一大批响当当的荣誉。疫情防控期间,她们被昆明市公安局评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至今,她们仍继续坚守岗位,确保了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守护了监管场所的绝对安全。(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