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難興邦!

瘟疫、戰爭、洪水、乾旱等災難,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作為知識分子,學習之餘,工作之餘,除了與家人朋友聊天娛樂之外,其實也應該盡微薄之力和匹夫之責,幫助國家發現一些不足,補救一些漏洞。

歐洲能從黑暗的中世紀走出來,中華能從半殖民的危亡形勢下站起來,都是首先有一群人,主動的去尋找自己的比較劣勢,發現他人的比較優勢,在思想上站的高,在行動上看的遠走的快,為自己的民族啟智開慧,使自己的國家耳聰目明。

反觀宋、明、清三朝,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因循守舊、循規蹈矩,學而仕,仕而貪,收租子建園子娶小妾,雖光宗耀祖,卻陷國家未來於混沌。

三步走戰略,如今已剩三十年,值此疫情擴散全球之際,我為祖國的強大,全國人民的團結趕到驕傲和自豪,也為歐美的消極怠慢而心驚。

不曾想到,西方國家從政府首腦到普通百姓,竟然如此傲慢輕敵、執拗不馴。

不過,無論疫情發展到什麼程度,在接下來的一段世紀征程中,西方和東方,必然會不同程度的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我希望中國能夠在災難面前,能夠更快的搶佔思想高地,為即將來臨的新的工業革命披荊斬棘,鋪路架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