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是一場人類親手埋下的“禍根”。這一切,可能是源於某些人類的無知,亦或是無底線地貪慾。獵奇、殘害、殺戮……於是,人們將自己推上了前線。而在生命、犧牲作為代價之後,我們開始相信:人類無休止地索取,必定會招致大自然的回擊,而回擊的過程中影響的是每一個人。

疫情來了,最先倒下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標籤”

疫情來了,眾多創業途中以及發展過程中的中小企業倍受影響,可以稱之為發展路上被強行按下了“暫停鍵”,甚至有一些企業將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而縱觀這些企業,我們能看出在這些企業的身上有著太多如“貨款迴流不暢”、“賬上資金所剩不多”、“負債過高”、“槓桿過高”、“被銀行催債”等共性標籤。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一方面,除了讓我們感嘆他們成為“疫情來臨倒下的第一批企業”之外,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就算不受疫情影響正常開工,這些企業同樣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而造成倒閉的結果。畢竟,某些表象的背後都有著偶然當中的必然。


風險識別不足,讓眾多企業命懸一線!

創立於1993年4月份的酷派,中國專業的智能手機終端、移動數據平臺系統、增值業務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曾與中興、華為、聯想合稱為“中華酷聯”。據酷派集團歷年財報顯示:2012年營收為117億元,2014年營收為197億元,2015年營收為126億元。在其與樂視的愛恨糾葛、與賈躍亭的相惜相棄,最終被多家銀行起訴之後,酷派集團最終還是命懸一線。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無獨有偶,楊勇,樂視華南地區供應商,自2014年開始為其提供廣告物料。當時,樂視是一家影響力很大的上市公司,能夠與其達成合作,在楊勇的眼裡是極為值得慶賀的事情。然而,自2015年年初開始便出現了回款的困難,到2015年9月資金還沒有正常回攏,欠款達到190多萬。對於很多企業而言,190萬算不上是十分大的收入。但是,對於一個小微企業而言,那是一筆相當大的款項。最終楊勇不得不採取裁員、並且將30%的股份“賤賣”才保全性命。

我們認為:“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所以,對於企業家而言,不應該忽視每一個風險,也不應該放過每一個隱患。企業除了加大銷售力度之外,縮短商賬週期、加強風險意識、防控交易風險等也十分重要。與此同時,當企業面臨逾期賬款無法回收時,便需要與專業的商賬催收團隊進行合作,從而加速資金迴流、降低經營風險。


運營成本過高,斷臂自保晚不晚?

很多事情都是有誘因的,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很多問題在爆發之前,都已經埋好了“伏筆”。

共享汽車是飽受爭議的商業模式。一方面,共享汽車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便利,這種小槓桿、高出行體驗的方式讓很多年輕人想去嘗試。另一方面,共享汽車除了昂貴的整車採購成本之外,企業還需要支付停車費、油費/電費、保險費等各種費用,可以稱之為是“燒錢搶市場”的生意,特別是在前期資金投入巨大,讓很多企業不得不提前結束競爭。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用寶馬作為共享汽車EZZY創始人付強曾表示“2000萬元融資只堅持了8個月”,最終於2017年宣告破產。

面對疫情,有的企業選擇斷臂自保,有的則提前退出“遊戲”。其實,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都是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是在喧囂中低調潛行,還是極富創意的大膽闖行,這取決於企業家行事風格。但對於企業的良性運轉而言,“降低運營成本,擴增經營利潤”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舉措。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中律縱橫提示您:多通風 勤洗手 戴口罩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作者 / 張小妹

法律顧問 / 趙星曄

審校 / 鄭繼軍 許晗

疫情中倒下那些的企業,都有哪些共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