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外卖想到的

从吃外卖想到的

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不至于依靠刷盘子赚学费,但是老在外面吃饭也是不经济的,口味上也不舒服。所以远离家乡,无依无靠,寂寞之余,不光学会了一门外语,厨艺也大都见长,至少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基本都会,水平高点的做个红烧肉也不在话下。碰到家庭聚会,靠这几道菜露一手,父母脸上有光,至少几十万的留学费值了。一番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与餐人员一致表示,还是自己做的饭菜好。好在哪?“健康、美味”。

但终究,生活中许多人还是选择了叫外卖。

仔细观察身边的多数,去书店买的都是大部头文史哲正经书,随身带的都是热门读物。给孩子推荐的都是纪录片,自己看的都是偶像剧。推荐别人都是定投etf,把握稳稳的幸福,自己玩的都是红绿游戏技术流。就算主打健康的素菜馆子,主要在研究怎么把豆腐做出肉味,再配点文化逼格,才能存活。如果真的全靠清汤寡水,如何付的起四九城的租金。前段时间研究了一下K12教育行业,本以为这个行业卖的是师资,后来发现这个行业卖的还有焦虑。

虽然生意模式需要迎合人性,满足人的特定需求,利用人性弱点促成交易,但是打造生意模式,打磨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更加智能的决策体系,靠的却是自律的管理者,靠的是持续的决策体系。一个餐厅,从选址到人员招聘培训再到菜品设计和呈现 ,以及供应链管理,都需要精打细算反复斟酌,而要完成这套复杂的工程,需要负责人持续的反人性,以强大的自律性,屏蔽各种诱惑,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世界的生意,也是自律者为放纵者提供服务,收取一定酬劳。

身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社群为什么经常搞一些热点话题,社群运营者不关心谁对谁错,社群关心的是有没有人讨论。投资公司往往宣传的是成功案例,失败的例子只字不提,以利诱之,赚的是管理费。健身房可以低价大量卖卡,因为大多数人不能坚持。水果店卖的充值卡更不用说了。

每个商业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诉求,而自己的健康,终究要靠自己照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