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在當下這場已經持續了數月,並還未結束的疫情中,全世界的人民都被這個特殊時期“束縛了手腳”。每個人都在為早日結束疫情而做出貢獻的同時,突如其來的長時間代工狀態讓許多的企業一籌莫展。但也正是在這個不尋常的時刻,我們在各類線上平臺切實地感受到了求新求變的各路商家化危為機的種種策略與舉措。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以“8.9元”為最大賣點的Python小課。不論你是否是相關的從業人員,相信大家都已經體會過了它短時間內的高密度推廣。但與許多雷聲大雨點小的營銷行為不同,Python小課在“攻佔”各位的朋友圈之後,成功的實現了高效的轉化——你的朋友們都成了Python小課的同學。那麼這個成功的營銷案例典型到底是什麼?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什麼是Python?

Python是一種跨平臺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創始人為荷蘭人吉多·範羅蘇姆(Guido van Rossum)。Python是一個高層次的結合瞭解釋性、編譯性、互動性和麵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最初被設計用於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多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Python語言誕生至今,它已被逐漸廣泛應用於系統管理任務的處理和Web編程。

即使你無法完全領會上面這段介紹中的所有含義,但也一定能夠意識到這所謂的Python,其實是一種“編程語言”,而這樣的工具往往是隻有從事相關工作的程序員、開發人員等才會學習、使用,那麼這個指向性如此明確的專業科目又是如何成為了大眾選擇?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全民學Python

在各大主流媒介上稍有留意,便不難發現“全民學Python”的熱潮絕非偶然。朋友圈範圍內的推廣宣傳,對於Python小課來說已然不是頭一次,但最近的這次霸屏現象其實並非僅存在這一個平臺,日常流量充沛的公眾號與抖音則都能見到Python小課的身影。甚至當你以“Python”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時,近百條推廣內容接踵而至。

然而當今的網絡用戶早已對鋪天蓋地式的宣傳司空見慣,想要深入人心、完成轉化,並非簡單的不斷重複slogan就能實現,那掀起熱潮的Python小課到底做了哪些暗含在高頻次曝光之中的努力呢?


Python小課的宣傳手段

如果你足夠有耐心將Python小課宣傳內容看完,並配以些許歸納整合的能力,便不難發現那些廣告內容不僅做到了全面宣傳,更是以不同平臺、差異化受眾等區別為核心,分門別類的制定了各自的宣傳內容:

朋友圈

我們還是先從最先引起大家關注的朋友圈廣告說起,Python小課的展現形式雖不單調,但卻在簡潔直接的表達上體現出了極高的一致性:兩句話或三四個斷句,配上年輕化且帶有科技感的圖片,言簡意賅。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這裡有一個有趣的點,如前文所言,Python並非常見的大眾化工具,但卻在宣傳中對Python是什麼隻字未提,簡短的文案全部著眼於Python能幫你解決什麼問題。以此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文案的策劃者其實並非完全避過了用戶心中那個“這是啥?”的根本問題,而恰恰是使用能夠體現產品差異化的字眼來潛移默化的為用戶做了引導——“好入門、效率高、便宜且好玩”。這無形中讓用戶打消了心中的疑慮且保持了繼續探究的熱情。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行業觀察|全民學Python的熱潮,是如何掀起的?


不僅如此,九宮格的圖片更是承接了上面的“套路”,以體現適用人群、課程收穫、個性化定製等主要賣點來滿足用戶點開圖片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當你沒興趣時,只說亮點來引起你的興趣,而當你想要繼續瞭解時,則是細化亮點,但言簡意賅的核心理念依舊保留。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Python小課在公眾號與抖音兩個平臺上的投放策略。雖然長圖文與短視頻所呈現的內容要比上面提到的朋友圈投放複雜許多,但在看似花哨的表現形式背後,推廣邏輯依舊清晰:

1. 引起用戶的注意

這部分的策略絕不僅限於Python小課,因為它所採用的販賣焦慮(職場人的升職加薪問題、裸辭還是跳槽的糾結)與戳痛點(業務能力沒有長進、比不過公司新人)是時下最為常見的宣傳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販賣焦慮固然好用,但必須明確你的目標群體,才能準確地找到痛點並加以刺激,否則只是自說自話、無人回應。

蹭熱點(以李子柒、李佳琦等網紅作為切入點)同樣能夠在短期內獲得更高流量,但這一招借力使力則多了幾分危險,需要清晰辨認時下熱點是否是積極正向的,切不可走了為蹭熱點而鋌而走險的老路。

2. 持續強化產品特點

“學起來像打遊戲一樣”、“幾行代碼就能解決別人大半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等等字眼不僅是對上面那些痛點與熱點的承接,更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Python小課的核心賣點。在讓用戶意識到自己面前的眾多問題與危機之後,立刻送上解決辦法,在心理上進一步加深對Python小課的認可、提升對這一技能的渴求度。

3. 發福利

當用戶已經被吸引,那麼能否繼續轉化就到了關鍵的價格問題。Python小課對於“如何談錢,才能不傷感情”的策略是不只把入門課定價定在8.9元這樣的低價位,還要再拿來做對比——“不到一杯奶茶錢”。用戶在前兩輪的攻勢下已經對這個產品有了高度的認可,在低價+優惠+超值的心理暗示面前,被轉化則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