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熔喷布这些要点你还不够了解

近日有报道称,口罩核心材料熔喷无纺布价格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每吨暴跌15万元左右。消息属实吗?是什么原因让一路上涨的熔喷无纺布价格下降?熔喷布产能已经过剩了吗?现在熔喷布能够买到吗?价格的波动和对产能的疑问再次将熔喷布送上了“热搜”。


熔喷布价格坐上“过山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口罩的需求激增,熔喷布价格极速攀升,从疫情前的1.8万元/吨,到2月底的20万/吨,3月上旬再度翻番至52万元/吨,涨价29倍。证券时报发消息称,从浙江、广东地区的口罩企业了解到,部分地区的熔喷布的价格,从疫情之前的1万~2万元/吨涨到50万元/吨~60万元/吨后,现在虽然还能依旧维持在高位,但往往是有价无市。“以浙江地区为例,3月11日的成交价是35万元/吨,而此前几天还是40多万元,下降还是很明显。”也有绍兴当地企业表示,近一周的价格维持在38万元左右。


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熔喷布这些要点你还不够了解


熔喷布的价格为何在短期内坐上了“过山车”呢?据了解,熔喷布价格暴涨的原因主要是熔喷布供需严重失衡,下游企业和个人主动竞价采购,外加部分经销商助推等因素叠加,造成单价一路飙升。


3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文称,针对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联合公安部依法查处扰乱熔喷布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斩断哄抬熔喷布价格的违法链条。


熔喷布产能过剩了吗?


疫情期间,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因熔喷布短缺而暂停生产。而随着熔喷布生产企业陆续复工,有能力的大型企业大幅扩产,熔喷布的产能近期逐渐扩大。


就在降价消息传开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听说价格下降了,但实际情况是依然买不到熔喷布。现在说熔喷布产能过剩为时尚早,尽管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口罩需求逐渐趋缓,然而全球都处在口罩短缺的状态中。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无纺布生产量约为594万吨。其中用熔喷法生产的比例为0.9%,由此推算出我国熔喷无纺布的产量约为5.35万吨。这些熔喷无纺布不仅用于口罩,还可用于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曾表示:“预计到3月底4月初,我国每天可以生产200吨熔喷非织造材料,可以生产2亿~2.5亿个口罩,达到‘紧平衡’。”


虽然熔喷布短时间扩产存在一定难度,但我国依然通过以下方式以最快速度提高了产能:原有生产企业通过技术研发、设备转产等方式提高产能;一些上游的石化企业开始新建生产线;产业线相似企业改造生产线,以缓解原材料压力。


比如,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熔喷关键技术的二次研发以及工艺的优化,产能从1月28日投产时的4~5吨,增加至8万~10万吨。


上游的石化企业以中国石化为代表,开始新建生产线,目前已有产品销售出厂:中国石化党组决定,针对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口罩核心原料紧缺的局面,将投资约2亿元,利用自有原料生产优势,立即组织货源,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苏仪征化纤两家企业,快马加鞭建设10条熔喷布生产线。


江苏仪征化纤原本就在昼夜不停赶工紧急建设此前接到的承建8条熔喷布生产线,再加上新的任务,仪征化纤正在建设的熔喷布生产线共达到12条。


3月9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新建熔喷布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的第一批产品销售出厂,共计35箱1.26吨熔喷布,以缓解该公司口罩原料短缺的燃眉之急。据了解,燕山石化投产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4400吨,包括两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3条纺粘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4吨N95熔喷布或6吨医用平面口罩熔喷布。这些原料可以生产120万片(4吨×30万片/吨)N95口罩,或者600万片(6吨×100万片/吨)医用平面口罩。


熔喷布替代品出现


同时,替代品的出现也是影响熔喷布价格的原因之一。


中国化工集团的全新替代材料叫做膨化聚四氟乙烯,目前已经投入到了口罩生产当中。它可以相当于N95或者KN95标准的隔离能力,而且它的透气性好,可以多次使用。中国化工集团昊华科技总经理杨茂良表示,目前来看,该材料价格与熔喷布相当,考虑到可重复使用,如果全部投放市场,将对稳定口罩原材料市场价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一家企业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从事过滤材料、器件和过滤技术研发制造的企业,也提出可替代熔喷布防疫新材料——纳米级覆膜过滤材料。“这种可替代口罩原材料熔喷布的纳米级覆膜材料,厚度只有2~3微米,比蝉翼还薄。”浙江朝晖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孙成磊还表示,一次性防护口罩,熔喷布的呼吸阻力在70~100帕之间,而使用这种膜材料做出的口罩样品,最小呼气阻力只有10~20帕,远远高于标准要求。据悉,该纳米级覆膜过滤材料已通过了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等专业检验机构的检验。


熔喷无纺布新兵加入


面对口罩关键材料熔喷布全国告急,不仅有企业研发可替代材料,更有不少新兵加入到熔喷材料的生产中。2020年前,熔喷布生产企业并不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此前,我国存续或在业并且经营范围内包含熔喷布的企业共计161家(如有遗漏欢迎补充)。而今年以来,该数字迅速发生了变化。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石化,中国石油也与合作伙伴达成协议,形成熔喷布生产能力。2月29日,首批熔喷布经检测合格后运抵抚顺石化。中国石油计划形成兰州石化、辽阳石化生产线共4条,并与2家企业合作形成一定熔喷布产能。


还有位于四川的另一家国企丝丽雅集团也已经成功地生产出了熔喷布。3月11日宜宾丝丽雅集团对外宣布,公司紧急建设的一条崭新的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运行;其拟建的另一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将于4月底完成设备采购。


截至3月9日,国恩股份已有15条熔喷聚丙烯专用料生产线在产,已实现日产150吨。同时,前期国恩股份紧急购置的5条新生产线,最晚的预计3月28日~30日安装调试完毕,届时公司产能将全面释放。其他近期预购生产线将于4月中下旬到位。


顺威股份全资子公司广东赛特计划改造用于生产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的生产线共5条,截至3月10日,第一条熔喷布专用聚丙烯材料生产线已投产,设计最大产能为8吨/天,第二条生产线计划在近期投产,其他三条生产线的改造安排将根据订单量来决定。如果5条生产线全部改造完成,最大产能为40吨/天。


此前,延江股份并无生产口罩用材料的业务。疫情发生后,公司紧急立项,决定通过机器设备改造,为下游口罩生产商提供熔喷无纺布。经过紧张筹备,截至3月9日,公司已改造完成3条熔喷无纺布生产线,实现日产6吨民用级别熔喷无纺布。


疫情爆发后,东华能源两大生产基地加班加点生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Y381H和S2040,用于生产口罩内外层无纺布。同时,东华能源研发中心快速反应,耗时仅一周时间,完成了聚丙烯熔喷料Y1500H的研发。目前东华能源已向下游工厂运送Y1500H,投入试用。


中广核技旗下子公司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熔喷PP专用料也开始供货。2月28日,中广核俊尔组织医用材料攻坚组研发的可用于医用口罩的熔喷PP专用料成功下线,该公司一期设备一天可生产熔喷PP材料60吨,二期设备改造完成后日产能可提高到150吨。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一批企业刚刚宣布熔喷布的扩产计划,包括柏堡龙、首航高科、新野纺织、星源材质及*ST南糖等上市公司。


首航高科3月10日公告称,董事会决定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在天津设立首航高科纳米材料(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生产熔喷布等相关产品,目前相关的产线购置、人员配置正在加快推进;新野纺织3月3日公告称,公司将在新野县纺织产业集聚区投资建设高档纺熔复合非织造布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期6个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高档纺熔复合非织造布2.5万吨。


我国现有部分熔喷布生产企业

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熔喷布这些要点你还不够了解


熔喷无纺布技术水平不断创新


近年来,虽然熔喷无纺布生产企业数量及产能有限,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依然有所突破。


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熔喷布这些要点你还不够了解

使用熔喷无纺布或熔喷技术防/抗病毒口罩专利情况


对熔喷布或熔喷技术防病毒/抗菌口罩专利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2月15日),使用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经过同族合并得到31组专利(申请)。熔喷布或熔喷技术防病毒/抗菌口罩专利最早见于国内申请人南通工学院,于1997年申请,抗菌口罩罩芯为超细纤维网膜层熔喷附着在活性碳纤维毡块表面,熔喷过程中超细纤维之间以及超细纤维与活性炭纤维之间自行粘合、冷凝而形成均匀网膜,活性炭纤维不易脱落。该专利后续因未缴年费而权利终止。


下面重点研究对此后授权且目前仍有效的专利进行分析,其中,日本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2010年进行了较多熔喷布相关防/抗病毒口罩专利布局。尤妮佳在中国的两件专利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申请,且均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区域进行同族专利布局。专利101534905B中口罩含有银离子抗菌性聚烯烃纤维片和干式无纺布,专利CN102548439B中口罩包括含有无机类抗菌剂的聚烯烃纤维的第一纤维层,熔喷无纺布的第二纤维层以及第三纤维层。该企业通过综合使用无机类抗菌剂和熔喷无纺布实现口罩防/抗病毒的作用。


香港英诺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通过受让、申请等方式拥有较多熔喷布口罩相关有效专利。其在2010年受让了由菲利根有限公司转让的中国CN102448550B和美国专利US9963611B2,均是关于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防护面罩,涂覆柠檬酸、聚乙烯醇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包括杀细菌、杀真菌或杀病毒试剂。另外,英诺利在受让专利同期还申请了欧洲专利EP2435139B1,涉及四层防护口罩,第一、二、四层为纺粘非织造聚丙烯纤维,第一层含柠檬酸,第二层含乙酸铜、乙酸锌组合物,第三层为熔喷聚丙烯纤维。


另外,2010年以后国内企业在熔喷布口罩方面进行较集中的专利申请,可见随着需求扩大,国内企业在熔喷布口罩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例如,岳阳唯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防病菌口罩专利CN104055247B采用聚合物超薄亚纳滤复合膜作为中间滤芯。鞍山瀚盛科技有限公司口罩中层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表面还设有超临界纳米级光触媒涂层,以达到防/抗病毒效果。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防/抗病毒口罩采用纺粘纤维层、熔喷纤维层、纳米纤维层和第二纺粘纤维层的四层设计。


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纺企在熔喷无纺布及熔喷布口罩相关专利技术上均有创新。此次疫情推升了熔喷无纺布的市场需求,而企业的相关技术研发也有望得到新的发展。


(1)前瞻产业研究院

(2)本刊3月刊稿件“解析防病毒口罩技术专利趋势”

(3)证券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