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行決》的收藏捐獻者---張大昌先生

附錄一:張大昌先生

張大昌先生系《輔行決》的收藏捐獻者,臨床經驗豐富,理論造詣極高。現將其未公開發行的《經法述義》中的一篇摘出,以供大家研究。

1、張大昌1982年序

講解經方,宋時成無己首創之。論藥之分劑,引唐?陳藏器《本草拾遺》雲:“諸藥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溼,此十種者,是藥之大體。”寇宗奭《本草衍義》雲:“此十種今詳之,寒熱兩種何獨見遺?如寒可去熱,大黃、朴硝之屬也。熱可去寒,附子、桂是也。今特補此二種,以盡厥旨。”自爾以往,醫家皆依此,謂之十劑或十二劑。其組織制度,以君臣佐使為準則。其引《神農本草經》雲:“方宜一君一臣三使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然依此說核考經方,不能得其意旨。成氏又引王冰補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文,擬定大、小、奇、偶、緩、急、復七者,以為方之種類,歷來醫家亦頗見允納。而據補經理論之謂:“遠近汗下多少。”則又與經方鑿納不入。蓋王冰補經每發揮敷演,論理不免誇空。識者不以微瑕棄玉可也。故今仍式其目而名義有所斧正。夫經方者,傳統實效者也,萬古不易之準則,醫藥學術之結晶也。其盛譽,其價值非世流之時方可同日而語也。今欲以模為式,引就正統。故但例方若干首,其他則不惶及焉,世間或於傳缺佚者,蓋師經義,擬比而補之。抑治莊之作,非敢僭妄爾。

張大昌1982年秋

2、張大昌1990年序

《湯液經法》此書始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類中。為已佚古醫方類著作。

經方者,傳統實效者也,萬古不易之準則,醫藥學術之結晶也。其盛譽,其價值非世流時方可同日而語也。古方制度,有君、臣、佐、使之說,有一君、一臣、一佐、一使,有一君、二臣、二佐、二使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文,擬定,大、小、奇、偶、緩、急、復七方。《本草拾遺》雲:“諸藥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溼,此十種者,是藥之大體。”昔黃帝與臣工、岐伯、雷公等,編難問證,詳病變之情,臟腑經俞之景,以為《內經》。商?伊尹以元聖之才,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遠求諸物,近求諸身,撰用《神農本草》,準次陰陽之道,參伍之變,錯綜其事,引而伸之,觸類以專之,化為《湯液經法》。今欲以模式,以陰陽為兩綜,劑分十二,以應十二地支,方分十種,以應十天干,據此為十二劑,每劑十方,共計百二十方也,以應《湯液經法》中“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之目。

張大昌撰,弟子範志良整理1990年冬

十二神方

四神、八維方

北方壬癸水,其季冬,其位子,其神玄冥,其獸玄武,其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其氣凜,其劑滲。經雲:“滲可祛溼”。其方玄武,白朮、茯苓、生薑、甘草屬。

東方甲乙木,其季春,其位卯,其神勾芒,其獸青龍,其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氣散,其劑輕。經雲:“輕可祛實(一雲閉,邪氣閉實也)”。其方青龍,麻黃、甘草、杏仁、桂枝屬。

南方丙丁火,其季夏,其位午,其神祝融,其獸朱鳥(雀),其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其氣潤,其劑滋(一雲潤)。經雲:“滋可已枯”。其方朱鳥,阿膠、雞子黃、黃連、黃芩屬。

西方庚辛金,其季秋,其位酉,其神蓐收,其獸白虎,其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其氣肅,其劑收。經雲:“收可已耗”。其方白虎,石膏、粳米、知母、甘草屬。

北東其位醜,陽氣始生,地氣始動。其宿咸池,其氣滑。經雲:“滑可祛著”。其方咸池,榆皮、葵子、黃芩、滑石屬。

東北其位寅,日出之方,陽氣初生,其宿陽旦,其氣溫。經雲:“溫可祛寒”。其方陽旦,桂枝、甘草、大棗、生薑屬。

東南其位辰,陽氣大振,萬物思動。其宿天阿,其氣宣。經雲:“宣可祛鬱”。其方天阿,生薑、半夏、橘皮、桂心屬。

南東其位巳,陽氣大張,大雨思降,其宿螣蛇,其氣洩。經雲:“洩可祛實”。其方螣蛇,厚朴、大黃、甘草、枳實屬。

南西其位未,未者,味也,百味斯實。其宿神後,其氣澀。經雲:“澀可固脫”。其方神後,赤石脂、乾薑、禹糧石、粳米屬。

西南其位申,陰氣初盛,月出之地。其宿陰旦,其氣清。經雲:“清可祛熱”。其方陰旦,黃芩、大棗、甘草、芍藥屬。

西北其位戌,大地澄清,生機已減。其宿紫宮,其氣重。經雲:“重可祛怯”。其方紫宮,牡蠣、龍骨、滑石、赤石脂屬。

北西其位亥,陰氣思收,大地閉塞。其宿勾陳,其氣補。經雲:“補可扶弱”。其方勾陳,甘草、生薑、大棗、人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