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對於霍春陽的成功探索,美術界一直評價頗高。當代著名的寫意人物畫家趙星說:“最簡單的一花一草在他的繪畫中,都以境界的營造融入了畫家已有的思想和情懷,這樣的‘因心造境’,顯示了畫家厚重豁達的性格內涵和人格修養。”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這正是他人品、畫品追求的理想境界。幾十年書海筆耕探尋,幾十載硯邊沉思修煉,深悟出中國繪畫之真諦。反映到他的畫作之中,無論是他的梅蘭竹菊,還是他的蟲草秋荷,無一不顯現出靜寂、沉凝、淡雅、清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1946年出生於河北省清苑縣李莊鄉李莊村,1969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至今。歷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繫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美國內森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山西大學、煙臺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擔任北京大學國學社專家顧問。天津市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出生於河北保定清苑一個沒落鄉紳的家庭。堂伯父藥鋪的後花園是他最開始描繪草木枯榮的“百草園”。生活雖然困窘,但從來不會難倒真正的有心人。幼年的霍春陽硬是憑著一股“不畫畫,寧可死”的狠勁和對畫畫深入血液的熱愛,最終克服了生活給予的強大考驗。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從記事起,一直到大學,最感興趣的就是繪畫,記得星期三是圖畫課,每週最盼望的就是星期三的到來,也可以說就是大顯身手的時候。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沒錢買材料,霍春陽就跟家裡表達如果不讓他學畫,他就去死,有個哥哥看到這麼激烈的反應之後馬上就去給他買材料。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但小時候在農村,家裡需要種地、要勞動,需要幫著家裡幹活,而哥哥又總給他分配任務;當時農忙收玉米,需要把玉米運到房上去曬,霍春陽負責裝筐,哥哥在樓上負責往上提,在哥哥往上提的期間,霍春陽就趕緊到屋裡面去畫畫,當聽到哥哥把筐往下一扔的響聲,霍春陽又馬上跑出來往筐裡裝玉米,裝滿掛上勾又跑去畫。對於繪畫的喜歡就是捨不得浪費任何一絲空隙時間。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1965年,年僅19歲的霍春陽經過多年習畫之後,決定離開生活已久的家鄉,報考天津美院,揹負理想的他將在自己的繪畫道路上邁向新的階段。剛開始學畫的霍春陽什麼類型都畫:人物畫、動物畫、花鳥畫,但花鳥畫接觸的更多。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20世紀70年代中期,霍春陽和其師合作《山花爛漫》,嶄露頭角。之後他苦讀傳統經典,到南開大學學習中國文學史、唐宋詩詞,到北京大學研習中西文化比較學,又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進修,如飢似渴地從經典中尋根溯源,釋疑解惑。20世紀80年代以後,霍氏進入創作豐收期,並確定了其在當代中國畫壇“逸品”畫家的地位。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的畫室具有濃郁的自然氛圍,認為在城市裡這種房子更安全;在他的畫室裡有很多收藏的奇石,對於石頭古人講究瘦、透、皺、漏,但也不能鋒芒外露,要方中欲圓,圓中欲方,就像一個人的人格、人品一樣,要求內斂不張揚,張揚就野了,就像什麼樣的心境對應什麼樣的形象,石頭的形象是無休無止的,叫物我兩化。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淡泊名利,追求簡淡,在繪畫上,他固守簡潔,形成了不求繁蕪、不重尺幅、以少勝多的獨特畫風。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喜歡這樣的句子:“多瞻仰前輩一日,則胸中多一分丘壑,多一分丘壑,則少一分鄙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它流淌了五千年延續至今從未貧血,可謂道統深厚,道統者,即文化傳統,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為之驕傲並欣喜不已。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畫品即人品,畫品的高低正是人品高低的展示,欣賞霍春陽的畫作就如欣賞霍春陽的人品一樣。他得到於“自強著強,至柔為剛”的老莊思想,取法於中庸、中正、圓通的孔儒文脈,修煉於簡淡沖和,即靜虛空靈的理想境界。這一切無不在他的畫中滲透泛溢出來,他固守“以淡寓濃、以簡寓繁、以疏寓茂、以輕寓重”的創作理念,不求繁蕪,不重尺幅。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一枝寒梅,幾棵翠竹,一捧蘭草,三兩點秋菊,無一不給人以悠遠沉靜、古雅之美,讓人身心清爽、神志陶醉,通過他用筆之嚴謹,用墨之獨到,去感受他的用情至真、表意至善、造型之美,去體悟他的心思,自覺地去淨化靈魂,以達到人格的過濾,潛移默化中,迴歸於萬物之本,領會於中國傳統花鳥畫的精緻與意韻。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傳統文化是霍春陽精神世界中的大自然,而繪畫藝術則是釋放這大自然中陽光雨露的最後紐帶,也是霍春陽人格魅力的傳神寫照。他從未想過超越齊白石,也未曾攀比潘天壽,他只是想古人若見他或許會稱兄道弟,他的人品、畫品沖和圓融,清新得宛如新嬰兒落地時的第一聲啼哭。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面對他的畫作,我們感受不到驚世的悲哀和駭俗的震撼,能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風般的中和之氣,中則正、正則和、和則寬、寬則大度雍容,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皆中節,是為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正是這種安詳沖和之氣,才能真正孕育出中華文明魂魄中固有的元氣—浩然正氣。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霍春陽:繪畫應該表現生命,與眾生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