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掌握结构化思维,开启开挂人生,你好,我是君融。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01 写作灵感枯竭

你决定要开始写作了,但你会发觉,经过一段发挥得不错的时间后,开始灵感枯竭,发现好象没什么可写的了。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一些写作教程会告诉你的:随便先写点什么,只要写了开头,慢慢就可以往后写,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程说的没错,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这要求写作者脑里有货,需要先有积累。

如果主题都没定好,处于一种写无可,无从下手的状态,这个方法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当然你可以临时去找写作素材,寻找灵感。但是,当你从方向、立意、框架、内容填充完,输出一篇文章时,你发现时间已过去了几个小时了。

你不禁感叹,写一篇文章,真的不容易!


02牛人的秘诀

但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做到日更 ?而且不论是从立意、理论支点、还是案例故事,都很丰满,感觉对方输出一篇高质量文章毫不费力,信手拈来,你特别羡慕。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今天我就告诉你,这些你知道的牛人,写作厉害不是因为对方天资卓越,才华横溢,记忆力超群。

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构建自己知识银行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的输入,沉淀。

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记录习惯,将看到的、经历到的、想到的信息都记录在 “云笔记” 上,相当于拥有一个知识银行。

这个知识银行里面的知识素材,不旦做好了分类,打好了标签,同时还按内化知识的 “见感思行” 完成了最小单元的创作,加了收集者对素材的印象,以及未来可用到的使用场景。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通过这些方式,牛人们无论是在写文章,还是用到什么概念和素材,还是解决问题需要的辅助知识,只要通过关键词,从自己的知识银行里找到,这才是牛人利害之处。


03 如何记录素材

今天的这个分享,你掌握了并实践了,那么,你也可以跟你所知道的这些牛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知识银行。

我们知道知识银行是需要输入的,需要你收集并记录,这里面需要用到的记录工具是 “云笔记”工具。

云笔记工具,我推荐使用 “印象笔记“。

之所以推荐这个工具,是因为它 同时支持手机和电脑,功能比较丰富,也稳定,最重要的是我用了十来年,用习惯了。

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其他云笔记工具。

什么工具不重要,方便你记,方便你索引就好。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我们先了解一下云笔记的工具结构:

云笔记是有层级的,它分为笔记组,笔记本,笔记。

笔记组就相当于房间,笔记本就相当于放在房间里的箱子,笔记就相当于一张纸,可以装进箱子的纸。

一张纸(笔记)上可以贴多个标签,装进不同的箱子(笔记本),放到房间(笔记本组)里。

我需要用时,通过标签就能很方便,从不同的房间和箱子里找到我们要的素材。

我们前面讲到,大牛们之所以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让他们达到高产的输出,是因为他们先收集了素材,然后对素材做好了分类,打好了标签,并且进行了最小单元的微创作。

在对素材的进行收集和加工时,我建议尽可能少的使用笔记本组,笔记本,尽可能多的使用标签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我们可以把根据素材的收集加工状态来进行分类,分别为:【待整理】【整理中】【已整理】三大类,附合要素法的:完全穷尽,相互独立。

也就是用三个房间(笔记本组),分别是命名为【待整理】【整理中】【已整理】,来装所有的素材。

将所有未经加工(分类、标签、最小单元创作)的素材,全归类到【待整理】中,对于正在进行加工的素材,全归类到【整理中】,已完成加工的放到【已整理】。

然后每个房间分别都放三个箱子(笔记本),都分别有:【学习】【工作】【生活】

我们日常要记录素材时,就可以在不同房间(笔记组)的不同箱子(笔记本)下,拿一张纸记下(笔记)。

一开始记录的所有信息,都放在【待整理】这个房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其中一个箱子里。

等我们要对信息加工了,就从【待整理】的房间的三个箱子,把纸拿出来,放到【整理中】这个房间相同的箱子里。

等整理完成后,打上标签,做好最小单元创作后,就放到【已整理】这个房间里的相同的箱子里。


04如何打标签

接下来我们来讲标签。

打标签是为了方便我们后续索引。

例如你最近在看一本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你看到书里有一个很不错的片段,你直接摘抄原文记录了下来。

你知道这是一本读阅读相关的书,所以你可以加上“阅读”这个标签。

虽然这本书讲的是阅读,但当你进行微创作时,发现这里面的理论照样可以用于演讲培训,于是你还可以打上“演讲培训”的标签。

所以我们对知识打标签时,可以针对素材本身的属性来打标签,还可以根据它的延伸使用来打标签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那跟阅读同级的还有什么标签呢?

还有写作、还有时间管理、精力管理、IP打造、职场等等 它的上层还有什么呢?可以是个人成长。

跟个人成长同级的还有什么?可以是营销策划、运营推广、产品经理、市场销售、创业、企业管理等等。

标签的创建、分组层级,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建立的很准确、很完整的,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05 素材如何加工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如何对记录的素材进行加工。

构建好用的、拿来即用的知识银行,我们需要对收集的素材进行最小单元微创作。

这种微创作就是“见、感、思、行”知识卡片微创作。

见感思行,是我们将一个素材从收集记录到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通过客观记录、主观感受、思考收获、后续行动四个方面来创建知识卡片,把知识加工内化,以便后续调取知识素材时,可以激活更多的灵感。

见,就是把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如实的记录下来。 比如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电影、经历的事,等等用自己的话讲述下。 注意是客观表述,不要曲解原意,不要做任何延伸。

感 ,记录你的主观感受,引发了你哪些情绪,比如喜怒哀乐、惊讶、感动、鼓舞、沮丧、恐惧等情绪反应,具体到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动作激发了你的情绪把它写下来。

思,你的收获是什么,有哪几点是需要改进的。

行,接下来如何改进,比如列清单,自我量化等。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例如: 今天跟大半年没见的朋友吃饭,回来后,打算简单的记录一下。

于是我在云笔记的【待整理】-【生活】笔记本,创建了一个笔记,记录今天的见闻。

记录内容如下: 大半年没见了,XX这小子还是老样子,总是很能聊,一餐饭我们吃到餐厅赶人。 饭桌上,他讲了2个小时他身边的朋友很牛逼的故事,同时不断强调这些牛逼的朋友很给他面子。

因为在吃饭回程的时候,对这件事情回顾过,比较有感觉。于是决定马上进行见感思行创作,我把笔记移到【整理中】-【生活】笔记本里。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写下以下见感思行笔记:

见:今天跟大半年没见的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了他讲了2个小时他身边的朋友很牛逼的故事,同时不断强调这些牛逼的朋友很给他面子。

感:感觉朋友很缺乏自信的样子,这样跟人家社交他会不会吃亏?被别人看不起?

思: 为什么他总喜欢讲他身边朋友的牛逼故事呢? 应该是想以此说明他的社交圈广,有料,从而赢得听众的尊重,找到自信。

为什么他不断强调这块信息呢?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越缺少的就会越强调。由此看来,我的朋友很缺乏自信。

为什么他缺乏自信? 钱是男人的信心来源,这些年来没混出个样子,所以需要借助其他方面找回自信。

朋友的做法不可取,他的行为没有赢得他想要的,反而更让人轻视。所以讲别人的牛逼,无法让自己牛逼。 自已牛逼才是真牛逼,如果能从别人的牛逼中,汲取一些自己可以学到的思维和经验,然后践行之,让自己变牛逼,这件事值得一提。

行:身边朋友的牛逼事可以提,提完一定会讲从这个牛逼中反思获得的什么思维和收获,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 至于朋友“讲身边的牛逼故事”,不会去拆穿他,让他说,多引导朋友讲思维和收获,而不是牛逼的结果。

写好见感思行笔记,我为信息加上“沟通”、“社交”标签。


06 总结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

第一,先按信息的加工状态,把信息分为:【待处理】【处理中】【已处理】

第二,每一级目录下分别创建三个二级目录【学习】【生活】【工作】

第三,对信息加工时通过见感思行记录知识卡片。

第四,为信息加上标签,方便后续检索。

做好这些事呢,不管是你思考问题还是写文章,相当于拥有自己的知识银行,你随用随取,长期积累,你的知识银行的财富越多,而且为越滚越大


结构化思维: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银行,让自己文思泉涌


如果,你买了很多书,你网盘上有很多好资源,但你从未对它进行过加工,那这些资源都不是你的。

不要把收藏干货当成学习,你收藏的干货再多,也不会直接变成你的知识,它们只是信息。只有通过见感思行加工过的,才有可能内化到自己的大脑,才可以随你取用。

开始记录你的知识卡片,构建你的知识银行,享有这个开挂利器吧。

请关注 君融智享,我是君融,与你一起分享智慧,开启开挂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