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我一直對自己“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進得了菜市場,理財是好手,撰文不借槍”頗為稱道。今天母親節,當然是我下廚子給老婆來一個我拿手的紅燒鯉魚。我有10大獨門絕技,經常在下廚時洋洋自得顯示自己不是坐等老婆伺候的。閒無事,也就拿出一些與博友分享。

1、小白菜煎豆腐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我20年前在武漢讀書時學到的一道菜,後來經常向同事展示,我女兒很愛吃。一般是先煎豆腐,再炒小白菜,最後兩種混合下料起鍋。可惜去年痛風,豆製品不敢吃。

2、蔥爆豬肝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我在黃岡當老師時學會的一道菜,每次吃這道菜就想起那最艱苦的歲月。一般是將豬肝切好,猛火爆炒,出鍋前下料與蔥段即可。去年痛風后,不能吃動物內臟,於是這道菜只能炒給別人吃。

3、土豆燒雞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也是在黃岡時學會的一道菜,那就是將雞肉炒到半熟、將土豆半熟,然後一起下鍋炒,下料起鍋即可。按照我的習慣是加辣椒,可惜兩個小孩子都不吃辣,只好用青椒調顏色。

4、茄子豆角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2002年來廣州看望同學時吃的一道菜,後來就學到家,我的最愛依舊是茄子油淋、豆角清炒,然後混合紅辣椒炒拌,下料出鍋。

5、蘿蔔牛肉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蘿蔔牛肉其實是蘿蔔牛腩的變種,我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牛肉切塊、蘿蔔切塊與作料一起煲,起鍋時加上蔥花即可。

6、萵筍燒鴨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萵筍燒鴨是我在黃岡時吃到萵筍臘鴨的變種,做法如同蘿蔔牛肉。

7、西紅柿炒蛋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一道最普通的菜餚,基本所有會做菜的人都會,只是因為兩者營養豐富才被選用。本來韭菜炒蛋也不錯,只是韭菜很難洗乾淨,於是只好西紅柿代替。

8、西蘭花炒肉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我2003年從我同學(後來成了我老婆)處學會的一道菜,不過我很習慣“拿來”從而據為己有,記得當時是清炒西蘭花,被我改造成西蘭花炒肉。

9、紅燒鯉魚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這是我的壓軸好菜,曾記得在黃岡中學時,有鄰居某生物老師請女孩子吃飯,他就以請我吃飯為名讓我幫炒該菜,因為人家點名要吃紅燒鯉魚。後來還給我老婆的同事露過一手,每次都能博得滿堂彩。記得鯉魚清除內臟後,一定不要去鱗,姜蒜放入熱油後,將鯉魚裡外抹鹽放入,間或加入醬油,出鍋時加上蔥段,味道好極了。

10、辣椒炒豆角


我的“廚房”獨門絕技


辣椒炒豆角是我奶奶交給我的菜,奶奶喜歡把豆角剪成兩半,然後炒半熟,再把辣椒炒半熟,最後混合炒熟加鹽出鍋。我則喜歡用幹辣椒超出辣味後與剪成兩半的豆角一起炒,味道很不錯。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天下菜餚基本相似,只是紅燒、清蒸、爆炒、清炒有所不同而已,火候只可意味難以言傳。

後記

有好的廚藝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滿足口腹之好,有時看到廚師端上來的菜餚太差,我真想自己下廚子。記得19年前在黃岡中學做老師時,我就曾因為月收入不足2000元與同事開玩笑說,也許我們開家飯館會更賺錢,那位物理老師擅長炒菜就下廚房,我擅長跑腿就負責採購,3位語文老師儀表堂堂就做跑堂招待客人,數學老師是音樂好手就抱著吉他在門口彈奏招攬生意,體育老師五大三粗就客串保安。

許多年以後,我們歷史、數學、體育老師離開了學校,我改行做律師,體育老師進大學任教,數學老師讀完博士後也在大學而留在學校學的基本是“學科帶頭人”,時間就是一把剃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