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升官


從前,唐玄宗年間有一個少年叫呂諲,家裡窮,但人窮志不短。


同鄉富人程楚賓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將來必能出人頭地,就把女兒嫁給了他。作為岳父,他當然要提攜女婿。在岳父和舅子程震的資助下,呂諲有了好名聲,也有了去京城長安遊歷的機會。

玄宗天寶(742年 - 756年)初年,呂諲中進士,調授寧陵尉。


採訪使韋陟欣賞呂諲的才華,署任他為支使;天寶十三載(754年)三月,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邀請呂諲任度支判官,累次升官為兼衛佐、太子通事舍人。


哥舒翰注意到了呂諲的與眾不同,別人都出去玩了,他還在官署複查文件。哥舒翰部下諸將的長處、短處,他都一清二楚。


這樣勤勉的幹部,誰不喜歡?


呂諲因此累次升官為兼虞部員外郎、殿中侍御史。有個看相的叫金梁鳳也來討好他,說:判官您以後是要做宰相的,只要受一次驚嚇就可以了。


結果,呂諲還沒受到驚嚇,唐帝國先受了一次大驚嚇:在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出了昏招,哥舒翰被迫出潼關迎戰叛軍,結果大敗被俘,眼看叛軍要殺進長安,唐玄宗只能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將士擁戴下沒有隨駕,而是北上到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


呂諲沒有和老上司一起被俘,他前往靈武,並且得到了宦官朱光輝和李遵驟的推薦,有了面聖的機會。肅宗很欣賞他,越級提拔為御史中丞,對他言聽計從。奉先令崔器因為和呂諲關係好,就被呂諲推薦為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至德二載(757年),肅宗移駕鳳翔府,任呂諲為武部(即兵部)侍郎,允許他穿高官的金紫袍服。


蛻變


後來肅宗收復長安、洛陽,就以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李峴、呂諲、崔器、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韓擇木、大理卿嚴向五人為三司使,處置那些投靠叛軍的官員。期間,呂諲又推薦崔器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


呂諲和崔器果然是好朋友,一致主張嚴懲叛臣,要不是李峴據理力爭,肅宗就同意大開殺戒了。在李峴建議下,這些叛臣被分為六等定罪,很多人都活了下來。


於是當時輿論都稱讚李峴,卻說呂諲、崔器的不是,畢竟叛臣也有脅從的,怎能不問情由都一棒子打死呢?


乾元元年(758年),呂諲去驛站,責怪驛長招待不周,笞責了他。有個驛吏是武將,性情粗猛,見狀要為上司出頭,拿著弓箭就闖了進來,對著呂諲的臉就是兩箭——當然沒射中,不然後面的故事就沒有了。


呂諲跳牆逃脫,驚魂甫定之際突然想起了金梁鳳的預言,就問金梁鳳:我是不是算受過驚嚇了?


金梁鳳說:是的,您就要入相了。


乾元二年(759年),呂諲果然被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頭銜,拜為宰相;雖然他的職務還只是武部侍郎,並不在門下省上班,卻被任為知門下省事。雖然一度為母親守喪而離職,但很快就復出,又兼任度支使,封爵須昌縣伯,任黃門侍郎;上元元年(760年)初,肅宗又將他的宰相頭銜升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賜以表示威儀的門戟。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有人對呂諲說,升官是榮耀,您穿著喪服接受,不合適啊。呂諲覺得有道理,竟然真的脫了喪服,這下又成了街頭巷尾的話柄和笑柄。


其實,呂諲並非忘恩之人,他知恩圖報,推薦自己曾經的伯樂太常卿韋陟為禮部尚書、東京留守,判尚書省事,兼東京畿觀察處置等使;對幫助自己發家的岳父和舅子也不能落下,他任岳父程楚賓為衛尉少卿,舅子程震為員外郎。


如果前者還可以算推薦賢才的宰相之責,後者就完全是徇私弄權了。呂諲卻彷彿還嫌自己這個宰相做得不夠失敗名聲不夠差,竟然又和負責傳達詔命的宦官馬上言勾搭在一起。有個人想當藍田尉,給馬上言送了錢,馬上言去給呂諲打了招呼,呂諲就讓那人如願了。


不曾想,東窗事發,肅宗龍顏大怒,馬上言不僅被活活打死,連肉都被肅宗命令他的手下分吃了。


作為同案犯,呂諲當然也令曾經欣賞他的肅宗大失所望,他的宰相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


重生


有個民間故事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是一個窮小子在蛇幫助下發達做了宰相後,越變越壞,為了自己升官發財,屢次無底線地向蛇索取,最後被蛇吞了。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呂諲的前半生和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何等的相似,但幸運的是,他還能有個後半生,肅宗沒有處死他,只是貶他為太子賓客,不久外放荊州任大都督府長史,也就是荊南節度使。


從當朝宰相到地方長官,對呂諲的仕途來說當然是跌落,但卻是他人生的新起點。


荊南節度使的治所是荊州,又稱江陵,另外管轄澧、朗、夔、歸、峽、萬、忠七州。呂諲到了江陵,便奏請升江陵為府,定為南都。他發現治下缺少軍隊,又請求設置永平軍團練兵三千人駐守江陵,防備叛亂;把在泌陽帶兵的元結調來輔佐自己;選取數十個有本事的人總管牙兵,威惠並行。


肅宗全部照準。


看起來呂諲到了地方可以放開手腳幹了,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在這之前,他需要先擺平一個地頭蛇。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荊南隔壁有個衡州,按規劃屬於江南西道,本來也不勞呂諲掛念,但衡州的蠻族酋長陳希昂卻把手伸到了荊州,他既是衡州的土皇帝,又是荊州的司馬。有一回,他和前任荊南節度使張惟一的親信將領牟遂金不合,竟然率軍迫使張惟一殺了牟遂金,就這樣架空了張惟一的軍政大權。


有這樣的刺頭在,呂諲這個地方行政長官就無法說一不二。他知道自己不便直接和陳希昂翻臉,就假意討好,還推薦陳希昂升官。在呂諲推薦下,陳希昂進京當上了侍御史,又外放為常州防禦使。


從京城去常州要路過江陵府,陳希昂覺得順道拜謝一下恩公正好,卻不曾想,這都是呂諲計劃好的,呂諲的伏兵早就等著了。很快,陳希昂及其部下數十人的屍體就在江陵府門前堆了起來,呂諲也上表奏明陳希昂的罪行,從此再也不會有人懷疑荊州的事到底誰說了算了。


既然土皇帝陳希昂沒了,衡州的政治格局也要重新調整了。同年,江南西道下屬衡州防禦使所領衡、道、永、邵、潭五州、鄂嶽都團練使治下嶽州、嶺南道下屬韶連郴都團練使連、郴二州,黔中道黔中節度使治下涪州都被劃給荊南節度使管領,呂諲的轄區擴大到了一府十六州。


但接下來的事,對呂諲來說是更大的考驗,如果陳希昂只是個小怪,那麼道州軍校申泰芝就是個大怪,小怪只是手裡有兵,而大怪身後有後臺。


申泰芝原本就是個術士,因為巴結上了朝中炙手可熱的大宦官李輔國而進入了官場,大搞貪汙腐敗,向地方蠻族勒索財物。潭州(今長沙)刺史龐承鼎忍無可忍,趁有一次申泰芝來潭州,將其扣押,搜出了他的贓物,上表彈劾,卻被李輔國倒打一耙。李輔國要呂諲調查審理。


雖然呂諲有勾結宦官的前科,雖然李輔國的分量比馬上言大得多,但在派之前被自己提拔為判官的嚴郢調查了情況後,呂諲上疏肅宗,明確指出理虧的是申泰芝,佔理的是龐承鼎。


連孫悟空都知道有後臺的妖怪打不得,呂諲這回卻和申泰芝的後臺李輔國槓上了。要知道,連名望和權位都在呂諲之上的李峴,都沒有和李輔國叫板的底氣。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最後,肅宗還是被李輔國所惑,判了龐承鼎賜死、嚴郢流放。這一陣是呂諲輸了,但呂諲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卻高大起來了。


乾元二年(761年),呂諲又奏請增置永平軍一萬人,獲准。


眼看呂諲在地方做出成績來了,他曾經的同僚宰相李揆不樂意了,擔心肅宗又要把呂諲召回來拜相,於是不僅不同意給呂諲增兵,還派人來找呂諲的過失。


但這時候,呂諲已經變成良心好官了,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番辯論後,李揆下課。


李揆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呂諲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寶應元年(762年),呂諲與淮西節度使王仲昇上奏稱山南東道節度使(治襄陽)來瑱得將士之心,以後難制,於是肅宗將商、金、均、房四州從山南東道分割出來。


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叛將謝欽讓正在圍攻王仲昇,來瑱和呂諲都沒有相救,王仲昇最後兵敗被俘。


同樣是沒救,來瑱是因為懷恨而不想,呂諲是因為病重而不能。王仲昇兵敗以前,呂諲已經病故了。


志怪小說《廣異記》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呂諲夢見被地府追魂見判官,說自己母親老,兒子小,家裡無主,請求放過。這時閻王得知蒯適可以代替呂諲為地府做事,就放了他。呂諲醒後,和同住的妻兄顧況說了這件事。數十日後,蒯適攝吳縣丞,沒有疾病,顧況因而數次戲笑呂。一個多月後,蒯適罷官,在吳郡積善裡修房子,忽然有走卒衝入,說已故的餘杭縣尉丁仙芝要傳他參見,蒯適請求讓其他人代替,未果,得了病,數日後死了。


如前所述,呂諲的母親早已去世,而丁仙芝去世也在呂諲之後,封建迷信實在要不得,志怪小說也就只能看看,但是為《廣異記》作序的就是顧況,志怪小說一不小心揭露了一個八卦:呂諲正是詩人顧況的妹夫。顧況比呂諲年輕十多歲,大概呂諲原先的程夫人已經不在人世了,所以娶了顧氏續絃。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隨後不久,太上皇唐玄宗和唐肅宗兩位皇帝也相繼去世。


唐肅宗的張皇后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平時和李輔國勾結,這時候為了爭權想發動政變改換儲君,卻被李輔國挫敗。李輔國扶立太子繼位為唐代宗,處置張皇后黨羽,而被處置的人裡,就有他原本的小弟申泰芝。


申泰芝死了,龐承鼎和嚴郢的案子就翻過來了,嚴郢被召回京城任度支員外郎,正趕上朝廷商議他的老上司呂諲的諡號。嚴郢提議諡“忠肅”,但在太常博士獨孤及堅持下,呂諲的諡號被定為“肅”。


呂諲治下,號令嚴明,賦稅合理,有威信,軍士用命,境內沒有盜賊,百姓歌頌他,甚至為他建立生祠——其實從上任到去世,呂諲鎮守荊南才不到兩年。


呂諲死後一年多,江陵的將士官吏又籌集了十萬錢,在江陵府西高爽乾燥的地方大立祠宇,四時祠禱。


呂諲的老同事元結作《唐江陵尹呂諲廟碑》《唐江陵尹呂公表》表示哀悼,後來為了舉薦呂諲的侄子秘書省著作郎呂季重,他又寫了《舉呂著作狀》,稱呂諲“立身無私,歷官清儉,身歿之後,家無餘財”。


《新唐書》甚至稱呂諲是至德年間以來最有名的地方長官:


諲在朝不稱任職相,及為荊州,號令明,賦斂均一。其治尚威信,故軍士用命,闔境無盜賊,民歌詠之。自至德以來,處方面數十人,諲最有名。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呂諲用事實證明了:


哪怕是惡龍,也是可以變回曾經的那個少年的。


中唐宰相呂諲:原來惡龍也是可以變回少年的

後記

呂諲在任上發掘的人才也不止嚴郢一個,他向朝廷推薦了杜鴻漸和元載,他去世後,度支使一職就是元載所接任。杜鴻漸和元載後來都官拜宰相。


除此以外,呂諲的幕府還有其他出色的人才,如尚書郎源休。


但這幾位少年以後會不會變成惡龍,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