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 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

汉宣帝刘询,将会挨刘邦第一个耳光。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建立,经历十二帝,被王莽篡夺,而后光武帝中兴,建立东汉,又是十二帝,终被曹丕篡汉。

汉朝二十四帝如下:

高祖刘邦 前206年——前193年

惠帝刘盈 前194年——前186年

文帝刘恒 前179年——前157年

景帝刘启 前156年——前139年

武帝刘彻 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

昭帝刘弗陵 始元元年(前86)——元平元年(前74)

宣帝刘询 本始元年(前73)——黄龙元年(前49)

元帝刘奭 初元元年(前48)——竟宁元年(前33)

成帝刘骜 建始元年(前32)——绥和二年(前7)

哀帝刘欣 建平元年(前6)——元寿二年(前1)

平帝刘衎 元始元年(1)——元始五年(5)

孺子婴 居摄元年(6)——初始元年(8)

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 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


光武帝刘秀 建武元年(25)——建武中元二年(57)

明帝刘庄 永平元年(58)——永平十八年(75)

章帝刘炟 建初元年(76)——章和二年(88)

和帝刘肇 永元元年(89)——永兴元年(105)

安帝刘祜 永初元年(107)——延光四年(125)

顺帝刘保 永建元年(126)——建康元年(144)

冲帝刘炳 永嘉元年(144)——永嘉二年(145)

质帝刘缵 本初元年(145)——本初二年(146)

桓帝刘志 建和元年(147)——永唐元年(167)

灵帝刘宏 建宁元年(168)——中平六年(189)

献帝刘协 初平元年(190)——延康元年(220)

这么多皇帝,若是在第一个群里面,刘邦首先不爽的皇帝应该是汉宣帝刘询,也称刘病已。

汉宣帝的时期汉朝达到了巅峰,可以说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期。汉宣帝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但是我为什么说刘邦最先要打的人就他呢?

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 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


因为刘病已犯下了一个错,致使汉朝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个错误就是选了一个不称职的接班人。汉宣帝很早就知道太子刘奭不足以担任皇帝,并且感叹汉“乱我家者,太子也!”,但是由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他的这种妇人之仁,最终使汉朝走向衰败。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而太子刘奭即位,即元帝。汉元帝继位之后,由于汉元帝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更为关键的是这段时间是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世家大族的政治出现萌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为汉朝灭亡敲响了丧钟。也就是从汉元帝之后,汉朝逐渐走向了世家大族的政治,这种政治趋势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面,最后即使光武中心也改变不了。

汉朝二十四帝在九泉之下相见, 汉高祖刘邦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所以可以说也就是汉元帝时期,汉朝的灭亡已经注定,但是这个责任不仅仅是汉元帝一人,汉宣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宣帝明知道刘奭没有治国的能力,但是依旧将他作为接班人,可谓是“无才、无德而居高位,社稷危已”。

汉宣帝在立太子是依靠自己对许皇后的恩情,将江山大事化作儿女私情,这是刘邦不能容忍的。而且汉朝前期之所以强盛,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继承人选择很慎重。刘邦多次像改立太子,但是最终考虑到吕后治国能力高于戚夫人而作罢,并且刘邦对后世之事做了很充分的安排,保障了江山的稳定。

汉文帝立太子,寻求各方意见,最后订立了汉景帝;而汉景帝为了保证刘协登基,不惜废除刘荣,拖死刘武,并且将身后之事,交付给窦太后,最终保证了汉室江山的稳定;刘彻晚年虽然逼死太子,但是很快反思,立刘弗陵为太子,由于担心后宫干政,杀死钩弋夫人,留下霍光等大臣辅助。

汉初的这每一位皇帝都是极为重视接班人问题,但是汉宣帝却将此事儿女情长,最终使得汉初走向衰败,所以刘邦第一个要打的就是汉宣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