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縣鳳鳴鎮:做優做強竹產業 讓竹區群眾富起來

四川新聞網瀘州3月27日訊(陳瑋 文/圖)今年以來,合江縣鳳鳴鎮著力實施竹產業發展政策,鼓勵竹區群眾對現有竹產業實行改造、補植和撫育,動員村集體公司,引進外資參與林下種植。目前已規劃實施改造、補植和撫育10000畝,金龍湖村、新洋村、雙鳳村、瓦窯村等幹部和群眾正積極主動開展此項工作。

合江县凤鸣镇:做优做强竹产业 让竹区群众富起来

到天池村學習

合江縣鳳鳴鎮地處川南邊陲,屬盆周山區鎮,北距合江縣城16公里,西北距瀘州市區62公里。縣境內與車輞鎮、荔江接壤,東南面與貴州省赤水市的白雲鄉、旺隆鎮、天台鎮毗鄰。境內竹林資源豐富,樹木繁多,盛產楠竹,雜竹產量居全縣前列,有5 個林區村20個林區社,森林面積13萬畝,其中雜竹面積4.8萬畝,楠竹面積3.5萬畝。常年竹木產量 4萬噸,其中楠竹採伐20萬根以上。

合江县凤鸣镇:做优做强竹产业 让竹区群众富起来

認真瞭解學習林下竹蓀種植

近年來,由於交通不斷改善,竹區群眾開始嚐到了竹資源帶來的收益。雙鳳村支書廖斌介紹:“該村七社劉永華去年出售雜竹達100多噸,按當時的收購價計算,收入5萬多元,除去人工工資及運費,純收入達4萬多元。今年,雙鳳村七社周國良出售雜竹80多噸,收購價為每噸460元,純收入達3萬元,一般竹農家庭竹業純收入達幾千至一萬元以上”。其次鳳鳴鎮九層村、瓦窯村、鳳凰村等竹業村年人均竹業收入在1000元左右,竹產業已成為鳳鳴群眾致富的重要支撐。

合江县凤鸣镇:做优做强竹产业 让竹区群众富起来

新洋村幹部參觀學習林下種植

伴隨金龍湖村景區的開發利用,給金龍湖村、新洋村、鳳凰村、九層村竹資源開發注入了新的生機,從傳統的出售楠竹和雜竹轉換為綜合開發利用。為配合旅遊產業發展,金龍湖村、新洋村積極實施已有楠竹林的改造和撫育,探索林下種植。3月份以來,鳳鳴鎮在縣農業農村局的組織下,林區村主任到法王寺鎮天池村考察學習林下種植。3月25日,鳳鳴鎮新洋村再次組織村社幹部到天池村實地學習林下種植、磨菇種植、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增潻了信心,決心大幹一場。目前已規劃實施第一期竹產業改造、撫育1500畝。改造、撫育完成後,新洋村將通過引資,村集體公司參與等形式,實施林下種植,打造集旅遊觀光,林下種植為一體的立體產業,讓集體經濟得到發展,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貧困戶能持續脫貧致富。

合江县凤鸣镇:做优做强竹产业 让竹区群众富起来

新洋村竹業發展戶主動員會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