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 樑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梁 宗 文 簡 介

梁 宗 文,甘肅隴西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陸抑非花鳥畫研究會會員,陳鈺銘水墨家園工作室畫家。甘肅省中國畫藝委會理事,定西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定西市“德藝雙馨”青年文藝工作者,政協隴西縣第七、八、九、十屆委員,供職於隴西書畫院。


花木山水君可識

畫家梁宗文印象

薛慶餘/文

我是早就想說說梁宗文了。我一直認為,在隴西鞏昌古城,宗文是我認為內心和我走得比較近的為數不多者之一。儘管我成天熱衷於爬格子,而他整天則沉浸於墨和色。但於做人,卻大有相近之處。

雖一直如此想,但真正要動筆,卻有些不踏實起來:於梁宗文,我究竟知多少?

是最近的幾次深談,使我有了幾分行文的自信。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於花鳥,他觀歷史,自覺花鳥畫自宋元一度達到高峰之後,於高度概括鮮活的生活、於以簡約的筆法抒寫內心世界方面,總覺得缺著點什麼?看身邊,他目睹一輩輩畫花鳥的,都是口傳心授的師徒傳承。這種傳承,不能說它沒有合理性,但更多的是一代對一代僅限於形的模仿,徒弟在可著勁學師傅的“一笑一顰”,師傅也是嚴於律人地要求,一枝一蔓都不能學走樣。以至於出現的情形是:視野狹窄,境界低下,千人一面,媚態滿紙!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梁宗文認為,求藝之路,貴在學習,學習之中,尤貴學理!學格調!當學精氣神,學大家作畫時的狀態、氣勢、心境。

在梁宗文的內心,有著天賦的炙熱如火、大氣磅礴的藝術胸襟。他需要登臨一處藝術的高地,來敞開寬闊的胸襟,感受八面來風,來獲得藝術人生的更大的快意!

這樣的情形之下,2008年,他隻身赴京,考入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何水法花鳥畫工作室研究生課程班。

到何水法工作室求學,他找到這塊高地了!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何水法老師的藝術理念主張學畫應尊道尋源,取法乎上,向歷代名家看齊;要求當大量臨摹任伯年、吳昌碩、蒲華、惲南田、徐文長、呂紀、邊景昭等明清大家、尤其是宋人作品,方能在技法、畫理上有更高層次的提升。於此,梁宗文手追心記,勤摩苦寫,加之受何老師筆墨華滋、渾然天成、厚實靈動、氣足聲暢的藝術風格所感染,其繪畫面貌為之大變。經長期寫生觀察和大膽吸納老師用色、用水的獨特表現手法,呈現出了個性鮮明、極富時代精神的新風貌。廣視野、滿構圖、大意境花鳥畫形式,成為了梁宗文打開新花鳥畫心境的金鑰匙。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於是,熱烈的向日葵、絢爛的紫藤、紛繁的梨花、溫馨的百合、細碎的丁香、怒放的梅花,無不進入了梁宗文嶄新的藝術世界!共生著大氣磅礴、粗中見細、大中見小、剛中見柔、枯中見潤、密中見疏、正中見偏、拙中見巧的筆墨情韻。尤其是其對“枯筆取氣,溼比取韻”、對“用筆用墨關鍵是用水”等至精之論的成功實踐,所形成的熱烈的色彩、飽滿的構圖、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無不是一串串鏗鏘有力的新花鳥激越音符!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佇立於他最新鉅製《報春》前,耳畔猶然是轟鳴不已的這種春之聲!

無論筆墨黑白之道的處理,色彩強烈視覺衝擊效果的選擇,還是百合、槐花、油菜花、向日葵、乃至路邊野花入畫對花卉題材的拓寬,都無不彰顯著梁宗文的花鳥具有大寫意畫家所應有的胸襟。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然而,花鳥之外,梁宗文更是情結山水。

梁宗文,山水情結不為人知!是人們讓他“家中”蔥蘢的花木遮了眼目了。在他內心,還有著千山萬壑、峻嶺巍峨!

在他藝術之旅,寄情山水,其時已久!于山水,他是志存高遠,躬身踐行!

何為明證!《千山萬壑圖》便是!長達四十米的山水長卷,從江南水鄉,一路過江北上,直抵高原厚土,戈壁大漠!浩然宏卷,皴擦點染,氣勢磅礴!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于山水,他苦臨清“四王”,更師黃公望、王蒙。從其《西秦攬勝》中可見王蒙《青卞隱居圖》的佈局與韻味;他對官鵝溝的寫生之作《蒼山自古鎖白練》中,大有范寬的筆墨韻味;《舉頭已覺青山綠》、《潮平兩岸闊》中,又有黃大痴《富春山居圖》的氣勢磅礴;面對其《春山訪友圖》和《風雨秋思圖》,不由人會讓人想到米顛山水;而於《青城攬勝》中,又讓人想起洗山悟白雲的黃賓虹......總之,梁宗文的山水“峰巒渾厚,勢狀雄強”,“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東坡)。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山水畫創作的“造化為師”精神和強烈的本土書寫意識!

近兩年,隴西美術界無論山水畫領域,還是人物畫領域,

掀起了一股曠古的師法自然、強調寫生的清新之風。

這大風中,梁宗文當屬昂然在前高唱大風歌者之一。立足本土,擁抱本土,使得他對自己此前的山水畫創作有了顛覆性的新識。以前常遇的臨稿時畫意枯澀蕩然無存,眼前具有強烈地域特徵的隴山隴水,竟然令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親切和富有人格魅力!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這不僅僅是梁宗文一人對故土情懷的變化,只不過他的身上,這種變化更為強烈一些罷了。

這是怎麼回事?是源於一個人:陳鈺銘老師。能夠幸遇陳鈺銘老師,是隴西中青年美術家們的大福氣!他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打小生於斯長於斯的隴山風物是如此壯美

自然,作為有幸於2014年被陳鈺銘老師收納為學生而進入水墨家園畫家行列的他,更是深納著這樣的福氣。

陳鈺銘老師最突出的藝術觀點是:寫生不是為了畫山、畫風景,不是進景區照抄對象,而是從內心去尋找審美感受,從內心深處追尋自我。同時,寫生又是親近自然,錘鍊筆墨的最佳途徑。它符合古人“師法自然”的宗旨,也與西方繪畫理念不謀而合。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對此,梁宗文深知:中國傳統繪畫最注重的是山水畫。因為中國人的自然觀和藝術思想的實現在山水畫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傳統繪畫如果談境界,大多是指山水畫。我們在寫生的過程中經常因山水自然的感染而激發激情,從而使筆下的山水多了幾分活潑氣韻,富有了生命。同時,天、地、人的相融,也是亙古的哲學命題,是中國古典哲學所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而事實上,山水畫至高境界亦是以“天人合一”為終極目標的。所以,人的完善,離不開天、地、人三個要素的有機統一。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這一重要思想的獲得,使得梁宗文的本土山水畫認識發生了深刻嬗變:此山此水,已然轉化成了新的符號,這符號即是人格化了的山水,這山水和他養育的子民共同著呼吸。,所以,是有血有肉有靈有魂的。每每隨陳鈺銘老師進入隴西北山深處寫生、深入陝北大地寫生,在陳老師的引領下,他一次次強烈感受到,眼前的山水樹木,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溫度的,他們的肌理一如山中父老粗糙的肌膚,可以觸摸;他們粗重的呼吸,一如山鄉母親溫馨的氣韻,深沉可感!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這樣,寫生時一次次面對山水,是與山與水的一次次魂靈交流!而一遍遍付諸筆墨色彩與宣紙的藝術實踐,則是一個隴中赤子對於這方山水輕輕的、然而又是熱烈的、深沉的愛的禮讚!這禮讚,又和梁宗文既有的磅礴與大氣相共振了。因此,即便是筆墨之下的一樹一木,一溝一岔、一梁一壘,都成了一山巍然的有機組成而不可分離。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因此,我們說,梁宗文當下山水的高度整體性和人格化,成為了他當下山水的最強烈個性化藝術符號!

一座座人格化的山水,於輕聲呼喚之中,紛至沓來。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他說 :他現在胸中畫卷太多、太多!繼本土山水鉅製《隴頭雲》之後,梁宗文的隴中山水序列之幕已然開啟。《甜水崖》正在創作之中,《莽原雪》已是在胸中飄揚得紛紛揚揚。催促著他筆下臘梅的怒放,向我們報道著他又一個藝術春天的將臨!

這是不是可以說:梁宗文當下的山水之路有足夠的寬廣、足夠的寬廣?

花木山水君可識,梁宗文,你識了嗎?


花 鳥 作 品 欣 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藝術中國 」—— 梁宗文繪畫作品鑑賞


話說牧豪梁宗文

林萬里/文

梁兄宗文,多署牧毫,隴西人也,身魁梧,性豪爽,做事為人,有君子之風。以畫侍道,尤見人望。自言世籍金城,家聲頗隆,當是風雅有自。

辛卯中秋,初識於岷州瑞昭軒,餘與之交,初見其豪邁,再知其厚道,後識其沉醉藝事,孜孜不倦。光陰荏苒,不覺言語往復近四年矣。

初至梁兄府上,談興濃處,展其山水長卷數軸,胸次縱橫四十餘米,南北物象躍然紙上,氣息連綿不絕,知其於繪事一途涉獵寬廣;花鳥作品大幅居多,畫面茂密繁華,氣壯神暢,意足無礙,揮灑有情,於敷彩的擴展上下足功夫,竊以為姿態淋漓,手筆優雅,允為亮點;小品數幀,剪枝插花,數枝疏斜,墨彩生動,咄咄逼真。

溝通漸多,解讀日深,梁兄幼得父兄嚴教,更有親友濡染,復得鄉賢點撥,筆翰勾勒,丹青點染,做青藤白陽昌碩白石門客,寫花鳥山水之氣象精神,做得江山風月真主人,十年一日,千錘萬杵,天分所賜,精誠所至,好學一發不可收,敏思精進多見效應,而立之年即成一地才俊,“梁牡丹”之稱,盛傳隴上。於長者尊敬,於前輩謙恭,於朋友仁厚,於後學提攜,德位匹配,眾望歸之,掌舵隴西書畫院。梁君夙夜勤勉,公事亦得風生水起,今日隴西美術,人才眾,根基壯,事業興,砥柱潮流,其功大焉。

百尺竿頭須更進,恐與齊梁作後塵。屆不惑之年,梁兄負笈北上,懷揣久違夢想,受教中國藝術研究院抱華樓主人何水法先生,得生機勃勃之法門,擁五彩繽紛之要訣,導師見地獨到,學生自得撥雲見天。生區別心,方能抽絲剝縷,檢點得當;有大襟抱,始得海納鯨吞,萬象入懷。於梁兄而言,此段經歷殊為難得,傳統與個性漸趨融合,敬畏與深入悄然互滲,地域文明於全國思潮接軌,個人思考與大師手筆互動,獨立自我,正視造化,學以致用,放筆繁花,腕下生香,力追筆墨飽滿之外,更見性情斑斕倪端,續源徐崇嗣,結脈惲南田,於任伯年趙之謙採擷不已,貼心正脈,神交古人,是一快也。

近日,不忘細讀潘天壽先生諸作,傳統藝術之堅守與開拓誠為不易,梁兄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情投身與執著探索瞭然於心。知己知彼,有所思,有所為,究其近年筆墨,下筆成竹於胸,亦能隨思隨勢生髮,機變與見識,才情與技術,皆於勇猛精進中自我超越。是在更思慮探索也更為成熟,與老師、同學和朋友們自覺地拉開距離。重拾山水,當見學力自信和學術自新。自省而獨立的梁宗文,耕耘於自己的藝術天地,於滄海橫流中立定心神,在十萬狂花中駕馭自如,放膽落筆,精心拾掇,追逐於筆墨夢想,徜徉於心神所寄。

近聞我兄得陳鈺銘先生青眼,榮列門牆。轉益多師,古訓有之,其中奧妙,在知人修己,在尚真惜緣,求新求變之路,再開新景。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昔賢功在不捨,萬千錘杵,真金始見;千朵萬朵,造物繁華,梁兄眼見,酣醉紙上,妙腕動,枯藤萬歲,四時瀲灩;煙霞起,河山千里,吾誰與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