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hello大家好我又来啦~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不知道大家每周有没有看歌手呢^^现在已经进入第七期了哦,我是打算从第七期往后更 ~如果你们想看前面的分析 在评论里告诉我 我给你们做喔么么哒。OK切入主题!现在的歌手赛程已经到了一半了,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因为肯定要有人离开这个舞台的,所以歌手们也是想尽办法唱出“新意”。歌手能不能制造新的起点,也就成为了留下来的关键。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歌手们在《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的表现怎么样吧!


01

华晨宇《降临》

《神树》是审判者,《降临》是造物者。两首歌曲先后演唱的安排,弥漫着重塑世界与文明的史诗感。

演唱表现验证了华晨宇的人声为音乐表达服务的理念。这首歌的混声最高音为G4,整体音域突出在自然声区,花花这一次把高音、嘶吼、说唱等舞台张力强大的武器,纷纷收起,展现出了华晨宇的克制美学。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降临》的独特之处是,在创作上运用了中国的五声调式。古朴又空灵的意境,被花花唱出了一种跨时空的迷幻之感。在艺术的层面上,这首歌是本场的冠军。

在演唱上,他完全依靠口腔共鸣营造的语气,靠近朴素平实。这首《降临》赋予了华晨宇的自然声区,一层浓郁的唱诗班气质,歌曲本身的宗教感,正是需要这样子的气质,才能够完美呈现。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02

太一《玉》

唱功对于歌曲品质感的影响,在太一的表演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歌曲本身不差,但是,缺少技术的嗓音,使得人声与伴奏交融在一起的时候,竟然出现了违和感。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太一的发声问题,表现在完全不会使用混声,中声区开始大量的胸声拉扯,除了声音干涩沙哑,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光泽感。光泽感,决定了穿透力,决定了入麦度,由于太一缺少这项决定性指标,也就导致了他的声音从头至尾全部被伴奏压制着。然而,他又是竭尽全力地希望将自己的声音释放出来,技术能力跟不上也就触发了反效果。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这个表演,在听感上已经不像是在唱歌,而像是在一个嘈杂的音乐环境,用尽力气喊人。希望太一同学在未来能修补唱功的缺憾,让人声这个乐器更加能辅助到灵魂的表达。

03

袁娅维《存·不存在》

演唱水平很高的表演,表现出纯粹并且绝对的声音力量。

前段的演绎,还是比较常规的。平衡混声作为主体,气声渗入,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来回交错,构建鲜明的层次。虽然只是铺垫,但是,质感上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深不可测的余力。

随后,步入间奏,电吉他solo一响,袁娅维长音一亮,吉他与人声对话,高潮正式拉开序幕。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袁娅维完全将声带拉紧,压缩成线,但是,并没有竖向贯通传声道,显示声音的通道感。而是更加倾向于横向拉伸,将声线的紧绷感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咩咩非常喜欢这样子的质感,更加充满韧性。

高音的跨度,一浪高过一浪,E5、F5、G5、A5,不断击打着听众的耳膜,令人热血沸腾。每一个高音,都让她唱得充满了密度,充满了金属芯,充满了面罩共鸣,实在是最顶级的Belting。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最为难得的是,袁娅维并没有滥用高音,在结构上做出了非常精妙的安排。完全不急于一个高音以后,立刻就要给你一个更高音,从E5到F5,从F5到G5,从G5到A5,每一个高音的攀升,中间塞满了相当的间隔。这些间隔,增强了听众的兴奋感以及沉浸感。每一个高音的到来,随即进入压缩感极强的间隔的时候,我们都会期待会不会再来一个更高音。直到A5,积蓄已久的彻底爆发。

不够完美的是,看得出Tia演唱上还是比较吃力的,毕竟是Belting嘛。

04

徐佳莹《Last Dance》

这首歌的前段唱得非常不错,轻机能,弱混声,稳定均匀。“无助地等待”,“等”字,音高C5,依然能够使用这么平滑的弱混声,需要一定功力。虽然缺少胸腔支撑,可是,整体动态稳定,足以见得在不压缩声带的前提之下,徐佳莹的边缘振动,还是十分扎实的。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然而,到了后段,需要表现力量的时候,缺少压缩技术的徐佳莹,就只能够使用声带强撑气流的方式去硬顶这些强声。这么唱歌,存在两个弊端,一个是声音散,没有密度;一个是唱不了多高。所以,歌曲的小尾巴,即便高音仅仅到达D5,徐佳莹也只能够使用假声来予以完成。并且,由于下行的混声部分实在太过于散,所以,假声换回混声的时候,音色的脱节感,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希望徐佳莹能够增加一些重机能的训练,这样才会迎来更多的可能性。

05

萧敬腾《我只想要一个人的感觉》

不论音乐、气质、还是演唱上,这一次是萧敬腾本季歌手以来发挥得最好的一次,也是声音表现最为松弛的一次。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萧敬腾展示出来了极佳的头声造诣。跟周深那般共鸣清澈辽阔的头声不一样,萧敬腾的头声,主打的是灵活性,所以,更为注重声带闭合以后线条的延展。即便只是四组,甚至自然声区,萧敬腾头声的音量,包括丝滑性,依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首歌的声音表现,制造出极致浪漫的感觉。跟前面几期的声音拉紧和憋的发声状态相比,这一次渗入了大量的气声,实在是令人舒服。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另外,歌曲本身的质感非常好,复古与新潮并存,灵动的头声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旋律之中,很有William Robinson的味道。

06

声入人心男团《Qui Con Me》

声入人心男团的四位团员一登场,那份能量场就已经赢了。

最难得的是,声入人心男团传递的是一种干净到圣洁的音乐力量,就像是4位正能量使者,在聚光灯下,行使着天使的使命。

仝卓和鞠红川,两位团员都唱得非常稳,但是,真正考验技术的换声区,似乎并没有solo的能力或表现。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高天鹤的假声男高音,似乎猛料十足,然而,对于男歌手来说,混声永远都是最为核心的声音形态。更何况,高天鹤的假声,弥漫着喉音,并不是完全纯净化的头声。听到假声男高音,大家会自然想到周深,但假声男高音,对于周深来说,只是一种技术;对于高天鹤来说,却是一种唱法。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蔡程昱就特别厉害了,换声区,高音区的独唱,全部交由他一人完成,四平八稳,有芯有罩。即便是刁钻的闭口音,声道依然没有变窄的意思,全部极为通透地完成。真是一流的歌手。

希望声入人心男团能走得远,继续为观众们呈现史诗般壮丽的表演。

07

周深《有可能的夜晚》

《达尼亚》的全通道以后,《有可能的夜晚》终于又重现了周深一贯的高位置。

演唱十分唯美,并且,周深在高位置的基础上,将声音一定程度竖了起来,所以,音色上不像之前那么仙气盎然,反而增添了不少人间烟火气。每一个细节,都在这样的音色之中,予以完成。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玫瑰人生》的加入,非常加分。彰显了周深的演唱功力,和扎实的基本功。《玫瑰人生》的加入,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唯美度,非常治愈。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只是,《玫瑰人生》唱完,接《有可能的夜晚》的时候,间隙太短,最后一段副歌,“让蜡烛代替所有灯”,周深应该没有来得及换气,唱得比较赶,算是周深难得一见的失误了。


08

吉克隽逸《直来直往》

吉克隽逸这一次绝对是有备而来的。这首歌的编曲,太厉害了!也完全标榜出了吉克隽逸现在对音乐的高品位。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最难得是,吉克隽逸的人声和音乐的融和度非常高。这是一个歌手乐感和音乐品味的表现。每一个起落,每一个气口,吉克隽逸的人声跟乐队都是同呼吸的。整首歌,换了好几种节奏型,听得咩咩头皮发麻。

这首歌全程用“直来直往”的声音演唱,唱出一种工业的味道。非常酷!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另外,吉克隽逸的舞台表现力也很棒!她一定是想观众们抛弃掉对她的旧印象,以一个全新的吉克出发。

这种在音乐上的自信和勇敢,很值得其他的中国歌手学习。

09

米希亚《请别走》

《请别走》的中文版本《秋意浓》,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在歌手舞台上,沙宝亮,郑淳元,迪玛希也已经先后演唱过,各有千秋。

沙宝亮的版本,更多遵循着张学友中文初版的意境。郑淳元的版本,则是巧妙插入《当年情》的旋律,映衬着九十年代的韩国对于香港文化的热爱与理解。迪玛希的版本,则是改编得宏大并且唯美,充满了异域感。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珠玉在前,咩咩十分期待在歌手舞台上,米希亚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改编。十分惊喜,米希亚竟然选择将日本传统乐器筱笛渗入其中,吹奏的旋律,也是日本的古风调,如果大家看过一些日本武士题材或神话题材的电影,对于这样子的旋律,这样子的意境,一定不会陌生。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筱笛清脆而又古雅的声音,与《请别走》仿佛昭和大时代背景下物是人非的故事,相互辉映,宛如两个时代的对话一般,令人震撼不已。米希亚胸腔共鸣深厚的嗓音,更是宛如一个说书人,将这个凄婉的故事叙述出来。

作为一首已经被无数歌手翻唱过的歌曲,米希亚还能够做出如此新颖的演绎,惊艳。

《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 唱功技术分析


咩咩认为,《歌手·当打之年》第七期,是本季歌手们在Vocal上下功夫最大的一期。不论华晨宇的节制发声,还是萧敬腾的头声输出,或者袁娅维的全面爆发,都让歌手这个节目回归到了声音本质。歌手,就是应该在声音上匠心独运才是。

也足以说明,音乐作品与听众的互动,人声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感谢您的驻足观看

这里是咩咩

期待下一次见面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